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国信证券2季度投资策略 轮涨指针将转向蓝筹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15:24 证券日报

国信证券2季度投资策略轮涨指针将转向蓝筹股

  本报记者 申林英

  国信证券最新出炉的2季度投资策略认为,经济景气带动企业效益上升必将推动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金融、钢铁等权重行业出现业绩惊喜日益明确,加上推行股指期货的政策预期,市场的“轮涨指针”将重新回转到蓝筹股,2季度市场重心仍有抬升空间。

  国信证券首席估值分析师汤小生博士认为,在估值压力下,06年4季度以来领涨市场的蓝筹股在今年1季度陆续进入休整状态,在蓝筹股上涨到高位之后,其估值压力开始显现,内在价值驱动力量衰竭,并有可能透支未来的业绩增长。因此,市场需要寻求突破口,重组并购题材因有效突破“估值束缚”而备受市场追捧,个股表现远远胜出指数,只有通过这种“投行创造价值”的行为才能有效打破估值上的束缚。而题材股的炒作最终引发“低价股革命”,虽然这含有极大的投机成份,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牛市氛围下的资金行为,而经过3个月左右时间的横盘调整的蓝筹股又将重新跳回“轮涨指针”,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则是经济景气下的业绩惊喜,催动蓝筹股抬升市场重心。

  “预期泡沫”下题材股面临阶段性休整

  国信

证券认为,全流通背景和流动性过剩下的资产价格泡沫必然吸引未上市资产加速挤入资本市场,在监管不到位、信息不对称的客观条件下,内幕交易暴利将驱使相关利益者实施各类“投行创造价值”的行为,资产重组、整体上市以及内外资并购将成为市场的一个重要投资主题。但市场对于这类题材股的“预期泡沫”已经出现,股价大幅上涨后,年报和季报业绩的考验、大小非解禁高潮期的扩容压力以及监管风声趋紧均将对股价构成不利影响,题材股至少面临分化,只有那些具备实质性题材和有基本面支持的个股方能跑赢市场。一方面是由于年报/季报业绩进入集中披露期,不少题材股不具备业绩支撑,基本面的实质性改变短期内不可能发生,长期而言重组过程复杂且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则是监管风向趋紧,暴利驱动下的各类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正受到监管层越发严厉的查处,个别案例的曝光必将打击整个市场的投机气氛;限售股解禁高潮更多地对绩差股构成压力。虽然大小非解禁流通有利于市场并购行为的发生,但已经历股价大幅上涨之后的股本扩容,对于绩差股而言更多地是压力。据统计,06年度限售股解禁公告前后公司股价的相对表现,分析师投资评级越低的公司其股价表现越差。

  5月预期:股改“收盘”备战股指期货

  对于今年5月份重大市场政策预期,国信认为将是金融期货管理条例和中金所发布各项交易规则和股指期货细则,6月中下旬股指期货有望正式推出。而在此之前则是股改“收盘”,未股改公司全部停牌等待完成股改后再恢复交易。如果市场因预期股指期货即将推行而出现新一轮指数繁荣的话,“融券先行”推出做空机制将是管理层给市场降温的策略手段。此外,国信认为,股指期货上市初期的3-6个月交易量将相对有限,被大资金重仓投入的可能很小,并不足以影响到证券现货市场的正常运行。而当证券现货市场与股指期货达到合理的相互影响和联动架构后,将可以看到证券现货市场中确实会出现部分资金分流,但会有更多因前期市场没有保值机制而未进行证券市场投资的新增基金进入市场,对中国股市起到长期的促进作用。

  市场趋势判断与投资策略

  国信证券坚信,经济景气下的企业利润增长将是2季度市场行情演绎的主线。金融、钢铁、机械装备等部分06年下半年以来领涨市场的板块在经历了1季度的整体高位箱体休整后,将明确其业绩超预期增长。这些主流权重行业上市公司新一轮的上涨必将带动市场重心抬升;在股指期货推行的预期下,大盘蓝筹股将进一步吸引资金介入。因此,在“轮涨指针”转回蓝筹股的过程中,市场有望保持振荡盘升格局。与此同时,题材股将出现分化,“预期泡沫”过大、没有实质性题材的个股将面临业绩考验和股价下跌。

  汤小生说,新一轮的上涨是在业绩惊喜的良好基本面推动下进行的,因此行情的走势有其更加健康的一面。虽然市场在创出新高后不时出现“习惯性跳水”,其结果是减缓指数的上升节律,而持续深幅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市场受股指期货推行预期出现非理性繁荣的话,则“融券先行”的利淡政策将会实施以给市场降温。因此,在2季度市场出现急速上升时逢高兑现、适当控制仓位是战胜市场的现实策略。

  国信继续看好与消费相关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包括金融、商业、传媒、生物医药、交运设施、汽车等;长期看好受益于国内重工业化趋势和国际产业转移以及全球需求强劲的,并有望培育成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客车、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化工新材料、软件外包);并建议积极配置景气向好的钢铁、水泥等行业,并密切关注下半年煤炭、电力等

能源原材料行业即将出现的景气拐点。

  在资产配置方面,国信建议采取相对均衡的配置策略,但适度超配金融、钢铁、机械装备。鉴于电力行业业绩提升、估值水平合理和资产注入题材较为集中,提高其行业评级至谨慎推荐,建议增加配置比重;

房地产业由于利空政策的落实尚待明确,建议短期内标配。在个股选择层面,除了侧重大盘权重股之外,基本面良好同时又具备资产注入或集团整体上市等“锦上添花”题材的公司应是重要方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