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国金证券:2007年度投资策略临时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 14:21 国金证券

  陈东 国金证券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部分(回顾、目标、计划内容、关注难题)与去年进行了比较,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并没有改变,我们认为重要的变化在于,对于当前主要问题的重视,已经由短期的产能过剩、生产安全等问题,更多的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之上:一、经济结构矛盾;二、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品不能充分满足民生需求。

  而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特点,可以用两个方面来概括:一、经济发展上实现节约型增长;二、社会发展上实现民生的促进。这两大发展目标正是解决当前两大矛盾的关键。我们认为促进民生与节约型增长共同构筑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节约型增长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增长“又好又快”的总体要求以及对节能、减排、土地等指标的硬约束。而促进民生主要体现在社保、教育、卫生三大关键领域中增加政府供给:保障体系扩大对农民、低收入人群的覆盖范围,增加公共服务品的提供,向“和谐社会,保障人人”目标努力。

  我们认为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清晰表明了在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需要进一步的调整,这种调整已经不同于在经济过热阶段解决短期矛盾,而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次调整,同时将对国内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促进民生,带动内需:消费型行业的机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

  节约型增长成为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节能环保产业将获得发展契机。

  对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视将推动医疗体制改革,从而给医药行业带来健康的增长环境以及快速增长的市场空间。

  一、2006-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比较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部分(回顾、目标、计划内容、关注难题)与去年进行了比较:

  1、回顾部分比较:宏观调控手段趋于市场化、立体化2005年的政府工作重点主要强调对经济运行中突出的问题的解决,而当时的棘手问题是经济增长过热,固定资产增长过快,煤电油运等行业遇到瓶颈环节供给紧张,因此,主要采取的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调控措施具有一定行政色彩。

  2006年宏观调控的主要基调是加强与改善,主要为了防范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因此,在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中更为强调法律与经济的措施。2006年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突出问题,宏观调控采取了土地、信贷、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财税、新项目审批等综合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目标比较: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保持连续性2007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GDP、CPI、就业、失业率、国际收支)与2006年基本一致,体现出主要经济发展政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同时,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作重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来,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关注难点问题比较:重视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关注的矛盾与问题与2006年相比较,有所变化:

  2006年关注的产能过剩问题与安全生产形势问题,是当时经济运行过程中突出的矛盾,在2006年发改委等部委加大调整力度,情况出现明显好转,因此,在2007年报告中虽有提及,但没有突出强调。

  2007年更为关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主要指:经济结构矛盾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矛盾等。

  一、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主要体现在一二三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投资消费之间比例不协调。

  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没有完成。

  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没有很好解决。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收入分配、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未能根本解决。

  4、主要工作计划比较:注重节约型增长与促进民生2007年的工作计划与2006年相比,有鲜明的特点,主要在于更为注重节约型增长以及促进民生。

  “又好又快的增长”。2006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被2007年“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替代,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集约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提高质量,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突出强调节能、减排、土地管理等硬约束。节能减排是2006年未能完成的约束性指标,虽然政府并不支持将“十一五”的指标平均分摊到每一年,但由此带来的压力不会减轻。严格执行节约集约使用土地,不能突破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的政策红线。

  再次强调国有企业改革。2007年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在于继续通过股份制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通过调整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国有资本的整合,将给资本市场带来较大机遇。

  教育、卫生、社保将取得较大进展。2007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做实个人账户扩大试点工作。

  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2006年工作计划中新农村建设成为重要发展目标,2007年的重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

  二、对2007年产业增长的重要影响1、促进民生,带动内需:消费型行业的机遇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的重视,是重视民生的最好体现,我们从社保、教育、卫生三大关键领域的工作计划中可以清晰看到政府的推进方向:扩大对农民、低收入人群的覆盖范围,增加公共服务品的提供,向“和谐社会,保障人人”目标努力。

  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范围大为扩大..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做实个人账户扩大试点工作。

  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

  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2007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举措。

  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比去年增加58亿元。

  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

  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

  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将采取两项重大措施:一、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助学贷款制度;二、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我们认为收入增长与社会保障体系是内需难以启动的关键约束,在收入方面,2007年政府准备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合理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落实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落实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及调整相关人员待遇。

  在收入增长以及保障体系完善的不断推动下,我们相信内需将逐步启动,随着消费拉动在经济增长中比重的提高,消费型产业,包括消费品与消费型服务业都将形成长期增长的良好趋势。

  2、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2006年产业结构调整集中在对产能过剩集中的原材料以及少部分消费品行业,发改委制定并实施钢铁、煤炭、水泥等11个行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已经明显回落。为了促进制造业加快产业升级,政府制定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措施,推进关键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

  2007年产业结构调整在继续加快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调整的基础上,重点主要在于:

  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尤其要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咨询、旅游、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替代能源。

  我们认为在装备工业、高技术产业以及可再生能源方面都已经有产业政策支持,而对于服务业而言,市场开放不够,缺乏明确的产业政策的支持,如果能够降低准入壁垒,并辅之财税鼓励政策,将有助于导入社会资本,提高服务业的效率水平。

  3、节约型增长成为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节能环保产业将获得发展契机200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前三年分别上升4.9%、5.5 %、0.2%,转为下降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上年分别增长5.6%和13.1%,减为增长1.2%和1.8%。但是,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虽然政府不再把5年指标简单平均分配作为年度指标,而是把5年作为一个整体。在“十一五”最后一年,如实向人民代表大会做总体报告,并且,温总理强调:“国家确定、人大通过的5年目标是严肃的,确定了就不能改!而且要千方百计完成”。

  在节能环保方面,报告要求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二是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四是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五是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六是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七是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八是认真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

  其中尤其需要关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趋于严厉:“十一五”期间,要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今年要关停1000万千瓦;五年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亿吨、落后炼钢产能5500万吨,今年力争分别淘汰3000万吨和3500万吨。

  加大淘汰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节约型增长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环节,出于对此的重视,我们已于2006年8月28日推出《节能策略专题报告》,主要认为:

  政府干预是节能市场启动的契机,通过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等一系列法规,配合出台强制节能标准以及相关部委的具体要求,有望在较短的时期内建立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节能机制,从而改变原有节能市场发展迟缓的局面。预计我国节能市场将在“十一五”期间成长到1000至2000亿的规模;而据海外能源机构预测,中国将在2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节能市场。

  我们看好:一、利用节能技术大幅降低成本的企业;二、提供节能装备的企业;三、提供节能型消费品的企业;四、提供替代能源的企业。

  4、对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视将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其中重要途径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部分,提到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而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直接谈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问题。我们认为,这可能只反应了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的最后方案细节并未敲定,但

卫生部负责人透露,医改方案今年一定出台,这说明卫生事业整体推进,依然需要医改率先实现突破。

  我们认为国家卫生体系将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而只有理顺药品的生产与流通以及

医院的管理体制才可能使整体构架有效运转,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今年医疗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但依然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我们预期今年这一难题将得到解决,从事药品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将摆脱原有扭曲体制下的经营模式,而获得健康的发展环境,而由保障体系大范围扩大所带来的市场空间,对于医药行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