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海通证券:大盘振荡加剧 低价股备受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 10:03 海通证券

  单开佳 海通证券

  2月(20070131-20070228)上证指数节节攀升突破3000点大关,节后第二个交易日大盘几乎跌停,创10年来单日最大跌幅,月末呈宽幅震荡走势,上证指数收报于2881.07点,上涨3.40%。牛市的三大基石仍然没有动摇,我们对中长线行情的看法依然谨慎乐观。

  各类综指与成指均上涨,涨幅较上月明显下降,深市好于沪市,大盘蓝筹表现相对较弱。大盘蓝筹股继上月大幅攀升后放缓脚步,而其余股票相对表现强劲。与前几个月类似,在大盘涨幅下降或者宽幅振荡时,ST股表现异常突出,说明市场的投机性较强。

  与美国、香港、日本市场相比,A股市场本月涨幅最高,但是波动明显大于其他市场。美国、香港市场出现了下跌,日本微幅上涨,A股市场的涨幅远超其他市场,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在牛市行情中,新兴市场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但是从波动来看,成熟市场的走势比较平稳,而A股市场波动明显。道琼斯指数涨跌幅的波动约为1.11%,香港市场的涨跌幅波动约为1.75%,日本市场约为1.18%,而A股市场的波动为3.27%。可见,新兴市场的风险较高。

  股价整体仍有上升,中高价股占据了大部分成交金额,而中低价股收益较高。从价格分布变动来看,大于5元的各区间股票数目增加,小于5元各区间股票数目都减少。从成交金额看,大于5元的各股票区间集中了大部分成交,且分布均匀。各区间全部盈利,且中低价股票盈利较高,高价股的关注有所降温,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了中低价股。

  流通市值也有增加,高流通市值的股票成交金额最多,而中低流通市值的股票收益最高。流通市值在10亿元以下的各区间股票数目减少,而大于10亿元的股票数目增加。从交易金额看,20亿元以上的股票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且优势较上个月更为明显。所有区间的股票都获得了不错收益,尤其是中低流通市值的股票,收益均超过20%,说明中小盘股更受关注。

  市盈率明显提升,高市盈率股占据了大部分成交且成交放量,高市盈率以及业绩亏损的股票收益较高。小于40倍市盈率的各区间股票家数减少或增加极少,大于40倍市盈率的股票数目增加。股票数目增加的区间成交放量。由于ST股本月表现出色,因此业绩亏损的公司收益最高。

  涨跌分歧加大,暴涨的股票明显减少。除涨幅超过10%的股票数目减少了12.64%外,其余区间的股票数目均增加,显示出一致上涨的趋势有所改变,择股能力较为重要。

  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增加,市场的大部分成交金额集中在中高等换手率区间。超低换手区间以及高换手的股票收益较高,一些不活跃的个股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有色金属近期涨幅位于前列,其原因可以从三方面分析:首先,有色金属价格经历了长期调整后,开始回暖,从而带动有色金属二级市场表现;其次,有色金属板块市盈率较低,资金为了规避风险,加大了对其的投资;再次,中金黄金传言整体上市,刺激其股价攀升。

  1. A股收益强于其他市场但波动很高

  2月(20070131-20070228)上证指数节节攀升突破3000点大关,节后第二个交易日大盘几乎跌停,创10年来单日最大跌幅,月末呈宽幅震荡走势,上证指数收报于2881.07点,上涨3.40%。从历史来看,股市的崩盘似的下跌具有全球性,从当前外围股市的走势来看,不支持A股市场再次出现大幅度跌幅。我们认为支持牛市的三大基石仍然没有动摇:企业盈利快速增长,中国流动性过剩,股改带来流通股东与原非流通股东利益的一致。虽然市场整体估值水平有所偏高,但是仅就这一个因素不支持A股市场出现连续大幅度下挫(30%以上)的走势。我们对中长线行情的看法依然谨慎乐观。

  各类综指与成指均上涨,涨幅较上月明显下降,深市好于沪市,大盘蓝筹表现相对较弱。从涨幅的绝对数字看,深证综指、海通综指涨幅靠前,超过10%;海通六成和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位居其后,分别上涨7.35%和6.68%;而沪市的大盘股涨幅最少,只有2.11%。从近两个月各类指数涨幅变动看,上证50、海通六成、沪深300以及上证180指数的涨幅减少最多,均超过10%;海通综指的涨幅变动最小,只下跌了0.74%。综上,大盘蓝筹股继上月大幅攀升后放缓脚步,而其余股票相对表现强劲。

  与前几个月类似,在大盘涨幅下降或者宽幅振荡时,ST股表现异常突出。2月,ST股指数收益最高,涨幅达25.49%;QLT股、小盘股、完成股改的股票和上海本地股收益位于其次,分别上涨14.96%、13.52%、11.13%和10.73%;海通红利股以及海通海外股指数较弱,涨幅分别为0.98%和-0.04%。说明市场的投机性较强。从近两个月风格指数的收益变化看,红利股收益缩水严重,超过20%,QLT指数的收益减少10%以上;ST股收益减少最小,只有4.18%。

  与美国、香港、日本市场相比,A股市场本月涨幅最高,但是波动明显大于其他市场。美国、香港市场出现了下跌,跌幅分别为2.80%和3.32%,日本微幅上涨0.65%,而A股市场上涨了3.40%,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在牛市行情中,新兴市场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但是从波动来看,成熟市场的走势比较平稳,而A股市场波动明显。道琼斯指数涨跌幅的波动约为1.11%,香港市场的涨跌幅波动约为1.75%,日本市场约为1.18%,而A股市场的波动为3.27%。可见,新兴市场的风险较高。

  2.低价股本月较受青睐

  本月中低价股、中低流通市值、业绩亏损、超低以及高换手的股票给投资者带来丰厚收益。

  股价整体仍有上升,中高价股占据了大部分成交金额,而中低价股收益较高。从价格分布变动来看,大于5元的各区间股票数目增加,其中5-7元区间的股票数目增加最多,为6.61%;小于5元各区间股票数目都减少,3-5元区间的股票数目减少的比例最多,为16.33%。从成交金额看,大于5元的各股票区间集中了大部分成交,且分布均匀,5-7元的成交金额增加最多,达7.74%。各区间全部盈利,且中低价股票盈利较高,高价股的关注有所降温,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了中低价股。

  流通市值也有增加,高流通市值的股票成交金额最多,而中低流通市值的股票收益最高。流通市值在10亿元以下的各区间股票数目减少,小于5亿元股票数目减少最多,为7.99%;而大于10亿元的股票数目增加,其中大于20亿元的股票数目增加最多为5.54%。从交易金额看,20亿元以上的股票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且优势较上个月更为明显。所有区间的股票都获得了不错收益,尤其是中低流通市值的股票,收益均超过20%,说明中小盘股更受关注。

  本月市盈率也明显提升,高市盈率股占据了大部分成交且成交放量,高市盈率以及业绩亏损的股票收益较高。小于40倍市盈率的各区间股票家数减少或增加极少,其中10-20倍市盈率的公司数目减少最多,为3.65%;大于40倍市盈率的股票数目增加,为6.57%。股票数目增加的区间成交放量。由于ST股本月表现出色,因此业绩亏损的公司收益最高。

  涨跌分歧加大,暴涨的股票明显减少。除涨幅超过10%的股票数目减少了12.64%外,其余区间的股票数目均增加,其中涨幅在5%-10%区间的股票数目增加最多,达4.17%,显示出一致上涨的趋势有所改变,择股能力较为重要。

  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增加。换手率小于5%以及换手超过10%的各区间股票数目减少,其中,换手率在3%-5%的股票数目减少最多,为9.10%;换手在5%-10%区间的股票数目增加,为14.30%。市场的大部分成交金额集中在中高等换手率区间。超低换手区间以及高换手的股票收益较高,一些不活跃的个股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

  3.有色金属成为本月热点

  有色金属近期涨幅位于前列,其原因可以从三方面分析:首先,有色金属价格经历了长期调整后,开始回暖,从而带动有色金属二级市场表现;其次,有色金属板块市盈率较低,资金为了规避风险,加大了对其的投资;再次,中金黄金传言整体上市,刺激其股价攀升。

  从成交金额的变化情况看,化工行业的成交量变化幅度最大,明显放量上涨。此外,信息设备、汽车配件、钢铁、建筑工程、公用事业、造纸、建材、商业贸易、机械、农业、非金属、纺织服装、医药健康、信息服务行业都放量上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