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市场点评:暴跌之后将是更健康的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 14:06 兴业证券

  张忆东 兴业证券

  投资要点:

  一、历史的重演:中国A股再现美国1987年10月19日“恶搞式”股灾..附录图中的大阴线是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股灾所为,当天美国股票下跌了23%,成交量也达到当时美国前所未有的天量,由于连续数年的大牛市有没有像样的调整,投资者获利丰厚,普遍存在着担心调整的“焦躁”心情,这种心情在当天集中释放,市场上弥漫着“末日”性的恐慌。

  1987年10月20日,就在市场一开盘就大幅波动,但是,就在证券交易所的主席考虑全面认输、停止所有交易时,股市开始报复性反弹,到了星期三上午,这场暴风雨全部结束,一切恢复到原来的轨道上。1987年崩盘式股灾时出现的是一种自发的、集体性的恐慌,是一种有序的牛市趋势中的突发性事件,至今没有任何重要的属实的新闻来解释的,而当天加速市场下跌的各类谣言,后来也证明是自己吓自己的“鬼故事”。

  行为金融学对于这种“股灾”的解释似乎更加容易被接受,首先,框架模式,我们的决策容易受到外界输入信息的影响。其次,群体性行为的非理性,作为个体的人也许是理性的,但是在群体之中就常常成为白痴,当我们对于某个事物难以理解时,常常使用别人的行为作为资金的信息来源,群体性恐慌发出了别人对于市场的信号,常常容易影响投资者进行理性判断。第三,图形的自我实现性。在通讯设备,特别是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所有的人都使用类似的图形分析软件,它的效果很容易反映出群体性行为的“白痴性”,导致自我毁灭。

  中国A股周二的下跌和美国1987年的那次股灾很相似,周二A股市场上演“股灾”,早晨快速的放量下跌引发了各样的利空谣言,进而又引发更猛烈的抛售。理性思考之下即可发现所谓的利空传闻多数是无稽之谈,或者是无法影响基本面的杂音,投资者恐慌性抛售的行为显然是2006年A股大幅上涨、获利盘巨大、资本市场规范化背景下的非理性行为。

  二、展望后市,坚持结构性牛市的判断,长线买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蓝筹股..相比较目前的市场传闻,影响2007年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在于IPO大扩容、“股改”禁售股解禁、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宏观调控措施及股指期货等,但是,这些因素不是杀鸡取卵,不是为了打压股市,而是为了使得股市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而且这些措施将在4月份开始陆续出现。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暴跌之后,投资者经历了一次投资风险教育,但是,不应该过度恐慌,相反,更加勇敢地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暴跌产生了长线投资的好买点,基于

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的流动性过剩格局难以逆转,而“和谐社会、科学发展”为新特征的中国宏观经济更加健康,A股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快速增长的趋势明显,海外蓝筹股的回顾等,我们更有理由对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抱有信心,

  3月份行情将体现出较强的板块轮动性,我们看好处于“价值洼地”的贵金属有色金属类股、钢铁股,特别看好我们看好铅锌、电解铝、镍和黄金等细分子行业;我们继续长线看好相关行业的龙头股:科技产业(以3G为核心的通信产业链、计算机硬件、软件、集成电路、新型的电子元器件、生物科技等);衣食住行(食品饮料、

房地产业、旅游酒店、汽车、交通运输等)、医疗保健、金融服务业、传媒;环保(污水治理、空气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农用工业以及疫苗、兽药等医药子行业等;先进制造业(包括机械设备、铁路装备相关、汽车汽配、航天军工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