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国联证券研究早报 行业和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 10:48 国联证券

  强系璧 国联证券

  一、财经要闻:

  1、金融期货期权交易获准生证

  2、保险资金入市限制或再松绑

  3、上市公司2006年度现金分红将激增二、市场分析:

  1、市场逐渐活跃大盘报收三连阳三、公司、行业信息:

  民生银行增发事件点评

  2、天相投资国际资本商品及电力设备行业研究高峰论坛纪要——建筑材料行业

  1、金融期货期权交易获准生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审议并原则通过《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会议决定,该修订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出台后,修改后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以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细则、结算细则、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会员管理办法等将公布。《条例》就是金融期货的“准生证”,它为金融期货的推出扫清了法律障碍。

  简评:修订1999年9月施行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于规范期货交易行为,维护期货市场秩序,防范风险,保护期货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期货市场积极稳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修订后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将规范的内容由商品期货扩展到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扩大了期货公司的业务范围,进一步强化了风险控制和监督管理。

  2、保险资金入市限制或再松绑市场热议已久的放宽保险资金入市问题终于提上管理层的修改议程。目前研究考虑修改的条款主要有两条,一是保险公司不可购买其价格在过去12个月中涨幅超过100%的股票,二是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票不得超过总资产规模5%的限制。随着保险公司投资资本市场的经验积累,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生态环境的改变和改善,对于一个新兴市场而言,一些限制性的条款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可以给予切合实际的研究修改。

  简评:鉴于当时的股市非常低迷,管理层从防范风险的角度,特别提出六种不可投资的股票,其中之一是“其价格在过去12个月中涨幅超过100%的”。但在经历了多年熊市之后,国内大牛市突然到来。06年国内绩优股涨幅超过100%的比例高达90%以上,而保险机构持有的大部分重仓股去年的涨幅都超过了100%。这意味着,如果原有的《暂行办法》不做出相应调整,保险商今年可投资的股票将十分稀少,新增的保险资金将会面临无股可投、不能投资股市的局面。

  3、上市公司2006年度现金分红将激增年报披露期间上市公司的分红计划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受益于总体业绩增长、市场结构调整、股改带来的提振效应等因素,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水平在2006年度将出现激增,有望在200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694亿元、2005年度734亿元的稳步抬升基础上出现一个“大飞跃”。

  简评:持续高派现群体的涌现,首先与监管部门近几年连续出台的鼓励分红政策有一定关系。其次,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上市公司各类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回报意识显著增强。另外,近年来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促使上市公司积极实施现金分红。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高成长、高分红的上市公司成了这类资金追捧的对象,现金分红也由此成为上市公司回报投资人的一种趋势。

  市场逐渐活跃大盘报收三连阳消息面: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审议并原则通过《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为金融期货的推出扫清了法律障碍;受益于总体业绩增长、市场结构调整、股改带来的提振效应等因素,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水平在2006年度将出现激增;市场热议已久的放宽保险资金入市问题终于提上管理层的修改议程;物价上行加快,尽管是否加息还有待观察,但央行已经毫不掩饰对通胀的担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两个交易日创出汇改以来新高,继周二突破7.76后,周三又再度突破7.75关口。

  盘面:周四上证指数开盘2725.14点,收盘2737.73点,上涨21.55点,涨幅0.79%,成交704.2亿;深圳成份指数开盘7568.03点,收盘7691.46点,上涨149.72点,涨幅1.99%,成交363.1亿。

  周四大盘再度延续了前两个交易日的反弹行情,在震荡中略有上行,市场信心开始有所恢复。盘中涨多跌少,而且涨停板的股票也明显较前两日增多,可见市场资金又开始活跃起来。全天来看,在金融、地产、石化等大盘权重股调整的压力下,上证指数在今天的上攻受到了30日均线的压力较重,早盘在金融股跳水的影响下大盘一度下泻至全天最低点,此后震荡整理,最终收出小阳线。盘中网络传媒、交通运输、港口航运、发电设备等热点继续成为市场的亮点。

  近期重估以及整体上市、参股金融等题材品种纷纷活跃,科技板块承接昨天的强势,新华传媒电广传媒湘邮科技等相继涨停,其他科技股赛迪传媒、同方股份等也涨幅居前。整体上市题材火爆依旧,从前期的东软股份沪东重机再到近期的东方电机,整体上市或者注入优质资产的公告声络绎不绝,相关个股复牌也是持续涨停,从而刺激着A股市场拥有整体上市预期的个股纷纷冲击涨停。深能源A广船国际国药股份五矿发展等纷纷封死涨停,其他如泸天化中铁二局等也表现突出。

  综合看来,市场仍然处于调整的状态中,权重股的不断调整也使得股指反弹并不顺利,宽幅震荡的局面仍可能出现。

  操作建议:股指近期的反弹给了投资者一定的信心,抓住近期热点是较为可行的操作方式,可重点关注目前表现火爆的整体上市概念潜力股。但是整体上市的概念虽然炒得沸沸扬扬,但是在操作机会的把握上比较困难,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谨慎选股选时。投资者也可以选择具有较强抗跌能力的个股以及低价滞涨股,从中选择较好的投资机会,谨慎操作以期获利。

  公司、行业信息

  1.发行规模由35亿股下调至20亿股,虽然收益摊薄比例下降至20%,但净资产上升幅度亦下降,有利有弊,影响中性。

  2.竞价发行方式实现了市场化,值得赞赏。民生银行发行定价规则:向目标投资者进行询价,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对全部报价进行簿记建档后,将每一申报价格上的有效申购数量,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加总,以不超过十名申购者有效申购数量的总和,能够满足发行人董事会根据发行人的融资需要确认的目标额度的最高价位为发行价格。

  3.当前股价12元左右,我们判断最终的发行价格约为8-9元。2006年三季度末净资产174亿,预计四季度净利13亿,增发前总股本101.7亿,敏感性分析见下表。

  4.按照12元的股价、07净利润30%的增幅和8.5元增发价计算,增发后PB为4.2倍,动态PE为30倍,在股份制银行中估值处于中间水平,由于我们看好银行股的增长潜力,给予增持评级。

  研发部华立辉天相投资国际资本商品及电力设备行业研究高峰论坛纪要——建筑材料行业..建筑材料(水泥行业)

  法国分析师首先分析了“建筑材料”行业的一些主要特点,世界水泥市场处于一个适度的有机增长阶段,消费增长在0-5%之间,而水泥的用量受下游建筑市场影响很大(主要是住宅的,非住宅的和民众工厂),并且水泥的价格和用量之间弹性非常有限。目前世界水泥行业的发展战略主要是合并现有企业,其中以Lafarge(拉法基)为首的5个全球集团约占世界43%的市场份额.通过不断大量合并,使得这些国际水泥巨头不断扩大自己的产能,提高产品议价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进入世界各地不同的市场来规避水泥行业的周期性。

  他们认为,建筑材料行业的股票是属于防御性的软周期性股票,这些股票在周期循环中将能起到缓冲垫的作用,原因是他们的定价能力和地域性的分布广泛,而这种定价能力和规模效应在周期性上升期又会有放大作用.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和玻璃行业中需要大量的投资,一个水泥工厂,在国外,对于1.5m吨的生产能需要花费$150m到$200m之间,并且折旧是长期的,一个水泥工厂的生命期限大概是25年,这些都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很高的进入壁垒.而我们的法国同行们特别强调了关于环境的约束和能源的挑战.他们认为生态的压力是逐渐增加的,这样就会导致更多严格的规则和程序获得通过,从而使得企业生态学的设备投资增加,而CO2的排放则是欧洲生产商们真正的考验,尽管包括Lafarge和Holcim等水泥生产商已经采取了许多行动,并且承诺到2010年CO2的排放将减少到1990年排放水平的20%,但是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CO2的处理仍是一个长期的负担.而随着近年来能源价格的大幅增长,水泥生产企业的成本也不断增加,这是他们面临的又一个挑战,不过它们通过成功的转嫁成本、技术更新及替代燃料的使用,尽可能地减少了能源问题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对于全球水泥厂商创造价值的投资战略,他们的理解是:纵向整合在成熟市场更适用;而掌握下游市场能够进一步加强水泥的市场要价能力,其中混凝土是水泥的关键分销渠道;跨国企业通过上下价值链的疏通可以获得更大的增值.他们同时认为水泥的消耗以东方为主,现有市场占全球水泥市场的80%(中国约占46%),并且具有长期的增长潜力,而新兴市场厂商增长快速并有潜在的价格优势(例如能源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也导致了世界范围的产能急剧扩张,在2005年到2010年间,由于项目数量的明显增加,产能增量达到6.8亿吨,中国、印度、越南和中东是产能增加的主要推动者,预计2008年可能全球产能过剩,出现惨烈的价格战风险。对于水泥市场的前景预测,他们认为,由于美国市场需求的减少,将会导致2007年行业增长速度减缓,并将回到次行业的有机增长速度3%~5%。美国市场价格由于货运业增长而使其价格提高,但亚洲价格走势减弱。

  对于中国水泥行业,法国分析师的理解是,第一,规模巨大、产能扩张,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11亿吨-2006年),远远领先于印度(1.5亿吨,世界第二位),占当今世界水泥市场的46%,按照中国水泥协会的预计2010年将会达到14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2005年到2010年期间会在4%~7%之间。总生产能力达到13亿吨(2005),大约为世界水泥总产量的50%。第二,产能过剩、面临调控,在2000年到2010年之间,中国已经或将完成约6亿吨新产能的建设,当前产能已经过剩,出口量预计从2004年的600万吨激增到2006年的3500万或4000万吨,因此政府也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整。第三,行业分散、面临整合,虽然中国水泥行业规模巨大,但是却非常零散,有超过近5000家水泥生产企业,而其中60%的小规模企业生产技术落后。在2006年前10强企业生产总量仅占整个市场份额的14%,政府预计到2010年有3500家生产企业,其中龙头企业海螺水泥的产能现约为620万吨,不到5%,其2010年产能目标为1亿吨,但是这些企业的整合进程需要维持若干年。第四,出口威胁、外资并购,中国出口量已经占据了世界20%的水泥贸易总量,中国水泥产量的多少可能对世界上的一些市场造成价格上的压力,例如拉法基在韩国的企业曾经有35%的利润率,但是去年由于受到中国水泥出口的冲击,首次出现亏损。中国的水泥出口被看作为全球水泥参与者的一个“威胁”。为了应对这种威胁,外国水泥生产企业纷纷进入中国,他们首选的方式是与中国企业进行合资的方式进行合作,而且是地域战略而非全国战略,他们进入到新兴市场中,首先可以享受到潜在市场的高速成长,以规避自身市场的周期性,其次可以规避中国水泥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威胁,最后还可以使用中国的技术到其他新兴市场中来减少资本性支出,这是因为中国水泥技术平均比欧洲技术要便宜30%到40%。

  通过会后与法国分析师沟通和交流,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他们更多的关于对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认识和思考,他们认为在中国实现重组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因为从5000家整合到3500家是件非常巨大的工程,他们预计10年内中国不会出现一家占市场20%的大型水泥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中国的水泥厂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控制的,因此并没有多少动力自己去进行并购,并且目前中国的水泥市场也较为繁荣,因此,大部分厂家更有兴趣去发展和扩大自己的产能。他们同时对海螺水泥在香港市场接近40倍市盈率感到惊讶,因为在欧洲市场对水泥厂商的市盈率大部分都是在12~14倍左右,但他们也承认这些水泥生产企业已经达到了

天花板,很难再高速发展所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