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2007中国经济增速将略有放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19:14 证券导刊

  2006年,中国经济经总体增长强劲,但是结构日趋失衡。由于中国经济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因此,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略有放缓。短期内,股市可能出现技术性调整,但从中长期看,这种调整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介入机会。

  

  中金公司 哈继铭

  一、中国经济增速略有放缓

  我们预测中国经济2007年将增长10%。中国经济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受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拖累,全球经济增速2007年将放缓0.5个百分点。我们的宏观经济模型预测显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将放缓0.7-0.8个百分点。但是考虑到我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进口替代能力的增强,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略小于模型预测结果。

  我们预计2007年投资增速为23%,比2006年的27%略有放缓。目前企业利润快速增长,而且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保持高位并且有所改善,企业投资需求旺盛。中国未来5年工作年龄段人口尤其是35-54岁人口(主要的储蓄者)占比将进一步提高使居民储蓄率将维持高位,而高储蓄率将为投资的高速增长提供资金保障。自然资源行业和某些制造业将凭借有利的融资条件和较好的盈利能力继续吸引民营投资。此外,政府主导的在基础设施等瓶颈行业的投资可能加快,尤其是在运输、能源方面。例如中国计划2010年前投资1.5万亿(相当于2005年GDP的8.2%)用于铁路运输建设。

  预计出口增长23%,进口增长20%。外贸顺差将扩大到GDP的7.5%。出口弹性分析显示,全球经济放缓0.5个百分点将降低我国出口约3个百分点。我们估计进口增速在2007年与2006年持平。预测社会商品零售名义增速为14.5%,实际增速12.5%,与2006年的水平基本持平。考虑到2007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预测消费增速保持平稳是考虑到近年来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长和政府鼓励消费的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将使社会商品销售保持快速增长。另外,股价的大幅上涨和

房价增幅的下降也将增强消费者信心。

  物价水平将稳中向上,CPI增幅达到2%,但是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通货膨胀预期可能高于CPI。近期粮食价格的上涨将提高2007年CPI增幅,而且对低收入阶层生活成本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能提高某些家用设备价格的增幅。但是总的来说,中国的通货膨胀将更多地表现在资产价格的变化上。

  短期来看,我们认为2007年一季度中国实体经济活动趋稳,2006年四季度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速大幅下降的趋势将有所改变。首先,2006年四季度没有出台新的行政性调控政策,2007年的宏观政策环境比较宽松。其次,一些领先指标(包括信贷和货币供应量、OECD领先指标等)预示2007年初经济运行将保持平稳。

  就市场流动性而言,2007年初货币和信贷增速可能出现一定的反弹。2006年四季度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到10月末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11月基础货币增速明显反弹,达到16.4%。银行通常年初放贷意愿较强,而且最近流动性的增大使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出现回升,11月末达到2.78%,比三季度末提高近0.3个百分点。自12月11日起,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全面展开人民币业务。而外资银行贷存比率远高于中资银行,其人民币业务的全面开展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货币乘数。实体经济活动的趋稳可能使企业利润增长超出市场预期,而流动性的充沛将继续对股价上涨提供资金面的支持。但考虑到1月5日人民银行宣布再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对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可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宏观政策展望

  我们认为央行可能将广义货币和银行贷款余额增速控制在16%和13.3%,意味着新增贷款为3万亿人民币,比2006年有所紧缩,但这与预期的经济活动增速放缓一致,而且贷款余额增速依然高于2005年的12.8%(当年经济增长10.2%),不至于引起经济的大起大落。

  2007年初货币指标的反弹将引起货币当局的高度重视,可能触发包括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和票据定向发行等紧缩政策的出台。我们在2006年底预计央行在2007年将再提高法定准备金率3-4次,每次0.5个百分点。加息的可能性将视通货膨胀的变化情况,CPI增幅突破2.5%则可能触发一次加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将是央行2007年货币工具的重点。市场上通常认为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是为了节约调控成本。而我们认为,与发央行票据相比,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对于抑制中长期贷款更有效,因为银行在持有大量央票之后为了平衡资产期限将增强发放中长期贷款的冲动。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速度将明显加快。我们判断2007年汇率升值幅度增大不仅是因为外贸顺差的扩大,而且美国经济放缓引发的美元贬值压力也要求人民币对美元有更大的升值。我们预计200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7.4,升值幅度为5.2%。

  财政政策将进一步向消费倾斜,医疗和教育开支的增长将按照“十一五”规划的既定目标增长,即年增速为GDP的0.4-0.5个百分点。三农支出与2006年14.2%的预算增速相比将明显提高,以鼓励农村消费和建设新农村。2007年国家预算总财政赤字与GDP的比例将继续缩小。两税并轨改革将如期推进,于2008年初生效,估计税率将统一为25%左右。建设新农村对市场(尤其是建材和通讯行业)是利好。

  房地产调控难有新的重大举措。政府可能会通过税收政策进一步抑制对大

户型的需求,但是我们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分析显示人们对大户型的需求是理性的,而且未来小户型房价下降的压力较大。

  近期股价的大幅上涨将令当局加快公司上市步伐,谨慎引入做空机制,扩大和拓宽QDII的投资规模和范围,包括允许商业银行经营股权类QDII,允许国内合格机构投资者集合国内人民币资金购汇后进行境外股权和债权投资。

  三、短期风险

  投资者应当密切关注目前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后以及股指期货推出后可能出现的股价技术性调整。另外,美国经济的走势是2007年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一旦美国经济因房地产价格的调整出现超出人们预期的下滑,不仅全球经济基本面走弱,而且国际流动性可能因为亚洲和石油输出国外贸顺差的减小而明显下降,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股价的调整。但从中长期看,这种调整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介入机会。

  四、长期展望

  人口结构为资产价格上涨提供长期支持。保守估计,2010年前

中国经济将每年保持8-10%的增速,而且资产价格有可观上涨空间,人民币将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升值。这些都是人口结构变化所至。2010年前工作年龄段人口(主要储蓄者)的占比依然将持续提高。这将使居民储蓄率继续保持高位,压低市场利率,而由此产生的外贸顺差将令货币持续升值。宽松的劳动力市场条件将继续提高资本回报在产出中的占比,支持企业利润增长。这些都为资产价格的上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人口红利”在2010-2015年间将转化为“人口负债”,届时资产价格将出现下降的压力。政府加强“社会安全网”的编织将有助于降低资产价格大起大落的程度,但难以改变其变化轨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