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市场策略:短期内市场将会有惊无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 12:41 西南证券

  闫莉 西南证券

  经历了2006年的单边飙升之后,2007年开局的两个交易周中,股指上窜下跳,其惊心动魄让市场感到不安,神经也处于紧绷状态。

  上市公司业绩是研判公司股价的重要依据,但市场上涨到目前的阶段,业绩增长以及市盈率等估值评判标准已经不能给出满意的解释,应该说当前的上升更多是资金过剩与牛市预期所主导,由此未来行情的判断重点也应该放在这两方面。

  当前市场资金充裕,情绪亢奋,虽然出现了一些波动因素,但短期内有惊无险,后市应该还有加速上冲,直到市场进入疯狂状态。但疯狂之后的结果是什么?有人欢笑有人忧。

  惊险一:分歧加大,泡沫论再现

  本轮的牛市行情从2005年6月的低点998点启动,之后一路飙升,到2006年收盘价2698点,累计上涨1700点,累计涨幅170%;2007年指数高调开局,最新高点为2870点,在06年基础上再度推升172点。

  在指数一路上涨过程中,受前几年熊市思维的束缚,上证指数曾经在1300点、1600点出现过上行暂停,但支持市场走强的种种因素最终化解了疑虑,之后的上行便一路顺风。新一轮牛市开始,黄金十年,得到市场认同。

  进入2007年,市场意见出现了明显的分歧,这很可能是市场变盘的前期征兆,毕竟牛市也需要调整。意见分歧造成股指波动,而股指的波动反过来强化意见的分歧,市场上涨到目前位置,博弈加剧,未来需要关注分歧的程度以及双方力量的对比。

  经济学家中,言论最具冲击力的当属谢国忠(前

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的观点,他认为“…股市泡沫已经出现苗头,未来可能会经历一次痛苦的调整,如同2001年后所发生的那样。这波牛市将与以往一样,由于政府的干预而结束。这一轮主要是金融股带动的,基本面肯定不支持这么高的股价,完全是资金带动的…”。曹凤岐(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认为:“…股市目前投机还是非常厉害,且现在的投机并不是散户投机,实际上是机构投资者在投机。因为没有做空机制,所以机构投资者这个时候都去做多…”。当然看多看好股市的经济学家大有人在。

  谢国忠的言论似乎并没有引起市场的敏感反应,看来这个泡沫还要继续吹,也许真的要到政府出手干预才能退潮,而市场预期一旦转变,言论的作用就会发挥。

  机构投资者中,最具市场分量的基金公司,在2006年赚得盘满钵满的情况下,多数公司已经调低了2007年的投资收益预期,认为在20%左右。我们简单的按照指数推算,以2006年收盘价为基准,上证指数的高点将在3200-3500点,沪深300在2500-2700点,深证综指在660-700点,深成指在8000-8600点,而当前高点分别为2870、2393、661、8044,已经开始或即将进入预期高位,但后市还有一定上冲空间。基金对后市看法趋于谨慎需要引起关注,尤其是指数达到预期高位后,更要小心。

  券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申银万国与海通证券。申银万国认为,春节前保持强劲上涨,一季度上证指数有望超过3300点;海通证券则认为,本轮牛市的中期顶部正在形成,目前已经进入收官阶段。从表述上看,申万看多,海通看空,但实际上两者均表达了短期内市场还将保持强势特征的意思,而多数券商估算的07年的上证指数的高点将落在2800-3500点范围,而当前高点为2870点,似乎还有一定上行空间。

  惊险二:资金缺口论

  本世纪初出现的一轮前所未有的全球同步减息,造成了历史罕见的超高资金流动性,这种流动性过剩首先体现在国际原油市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飙升当中。2006年,国际市场流动性逐渐退潮,但中国A股市场的流动性过剩现象却越来越突出。在国内A股市场缺乏做空工具的情况下,在股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在资本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投资标的价值已经不是评判的主要依据,充沛的资金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主导因素,未来只有当资金的过剩出现明显的减退时,市场才会降温。

  近期,招商证券一份报告认为2007年市场将出现250亿资金缺口,这个结论给火热的市场泼了一盆冷水。市场扩容的马不停蹄,众多大型企业的等待上市、限受股份的解冻等等可以预期的压力,多多少少带给市场一丝忧虑。但从M1的增长率、开户数的激增、新发基金入市、市场成交量等等方面,可以明显感觉到当前市场资金的充裕,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状态明显存在使得市场保持强市,当不平衡得到缓解时,市场运行将会转变。而市场的微妙与变化莫测,增加了判断的难度,有时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因素就使十分强劲的市场发生扭转,而有时看似微弱的市场却不断上行。

  M1增长与股市运行

  最新的金融数据显示,2006年12月份M1增幅超越M2增幅,大量的资金转向了交易活跃的M1。早在2006年1月,M1、M2喇叭口就开始收拢,11月份M1增长速度已经赶上M2。

  历史上有这么几个阶段出现过M1超越M2,分别是2000年初至2001年4月(M1增长速度明显高于M2,时间很长);2002年6月至2003年初,M1与M2增长基本同步;2004年2月至5月与2005年1月,出现了短暂的超越。

  M1增长速度加快说明什么?从M1与股票指数的运行对比发现,在1996-1997年、1999-2001年、2006年至今的几段时间内,M1的增长与上证指数显示了良好的同步上涨;而在2002-2004年,存在明显差异,该期间M1增长速度很快,但上证指数持续走弱,而这个时期房地产行业快速增长;在M1增速下滑的时候,股指呈现明显的下跌调整。

  综合分析,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未来M2增长速度保持稳定,而M1增长速度持续高于M2,那么这部分活跃的资金很有可能流入股市,股市在资金的推动下将继续走高,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如果未来M1、M2两者增长速度大体相当,资金可能流向股市,也可能流向其他领域,股市可能会出现震荡;如果未来M1增速持续减弱,股市回落的可能性很大。就短期来看,M1继续增长的可能性很大,资金的充裕为股指保持强势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开户数持续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股市的上行吸引了大量新增资金的进入,2006年全年,股票帐户总数月月走高,存管的流通市值也不断增长。从新增开户数来看,2006年5月是个高峰,而指数也在当月达到一个阶段性高点,06年8月新增开户数再度开始上升,指数也节节走高,截止2006年11月份数据,月度新增开户数还没有达到5月的水平,后市还有增长空间,而最新的相关报道显示,06年12月开户数已经超过之前的5月,07年1月份开户火暴的局面依然持续,如果是这样的话,新增资金为指数的继续上升提供了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当开户数激增到一定程度后,之后增长速度的减缓可能会带来指数上行的停滞或回落,由于数据的滞后性,给我们的判断造成一定的影响,只能通过动态报道来感受新增开户的冷热程度,应该说短期新增资金入市热情依然高涨,因此股指有望继续上行。

  基金能量释放未完毕

  统计显示,2006年全年共发行66只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占到基金总发行规模的八成以上,达到3244.79亿元,其中11、12两月是基金发行的集中期,按照通常的3-6个月建仓期,以及最低的建仓比例要求,这部分资金的能量释放将会持续到07年上半年。

  基金发行的火热引起了一些担忧,有关报道称中国证监会已推迟批准数只基金的发行,该举措可能会减缓A股市场资金的流入,但是由于前期新增基金的能量释放还没有完毕,因此短期内,至少春节前,市场资金还是相当充裕的,因此短期市场不会出现大的风险。当这部分资金能量释放完毕后,将会出现一个资金的空档期,股指运行有可能会受到影响,这个时间可能发生在二季度,也可能是三季度。

  紧缩政策影响有限

  2007年初,央行果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9.5%,这是自06年以来的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流观点认为,本次的举措目的与前几次不同,在于吸收过剩的流动性,而不是针对经济过热。

  众多机构预计未来还有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且有1-2次小幅加息(每次0.27个基点)

  的可能。之前的几次调整准备金效果不明显,回笼的资金有限,而金融机构超额储备在06年12月末高达4.78%,资金十分充沛。而加息选择,更多要看CPI数据,如果CPI增长加快,加息的可能性就加大。

  从市场角度看,紧缩政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预期。如果未来出台的政策在预期之内,那么政策实施的效果就不明显,因为已经提前消化;如果超出预期,影响就比较显著。当前市场对未来的紧缩性政策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预期,因此即使未来再度上调准备金率,或是加息,只要幅度不大,对市场均不会造成大的震荡,最多是短暂的波动。

  惊险三:指标股异动

  数据显示,2006年10月份以后,指数的上涨主要来源于指标股的拉升,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二八现象”,但正当市场从“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抱怨声中向逐步接受“蓝筹股溢价”理念转变时,市场风向突然扭转,前期上涨的指标股出现的急促下跌,而与此同时,其他个股开始活跃。指标股的由强转弱,甚至出现跌停走势,带给市场不小的冲击。可见,一方面没有绝对正确的投资理念,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市场已经进入明显的博弈阶段,可能预示着阶段性顶部已经不远了。由于指标股的权重优势,需要给予重点关注,它们的走势很可能就是未来市场的运行方向。

  金融股转弱

  金融股在06年10月至12月期间,上涨幅度高达67%,位居涨幅榜首位,将大盘指数、其他行业远远抛在身后。通过细分统计得知,06年底的上涨主要是银行类股票与券商股票,代表就是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证券等。2007年初,银行类与券商类股票出现明显的回落,而保险类股票飙升,由于目前两市只有中国人寿一只保险类股票,因此涨幅就是该股创造。

  从05年业绩来看,金融板块业绩处于市场中等水平,随着大型银行及金融公司的加入,该行业的质地与数量不断提升,而且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市场给予了较高的市场溢价,但即使这样,06年末几个月的上涨幅度也已远远超出基本面所赋予的含义,今年初的走弱实际上是对前期过度上涨的修正。从市场的角度看,由于该行业具有权重优势,而且机构持有大量筹码,而未来股指期货的推出也为机构提供了风险对冲工具,因此机构无需获利派发,这类股票经过前期的调整之后可能会保持震荡的格局,但再现之前的飙升有难度,只要该类股票平稳股指风险就不大。

  中国人寿作为中国第一保险股,关于该股的估值争议颇大。按照中国会计准则,中国人寿以2005年利润为基础,摊薄后发行市盈率为97.8倍,上市后市盈率接近200倍。有观点认为以盈利为基础的估值方法不适用于保险公司,应该用精算价值法,即精算价值=内含价值+新业务总体价值,但新业务总体价值判断也非常复杂。而中国人寿A股股价较其香港上市的H股溢价50%也是对股值观点的一个挑战。其实从市场的角度很好解释中国人寿的高调发行与上市,主导因素就是该股的独特性使之成为稀缺,而当前市场追捧蓝筹的风气更使该股受到资金的关注,由此造成了该股的强势,而强者恒强的特性进一步加强了市场对该股未来的上涨预期,对于该股的股价能够有多高,研究员的分歧颇大,但该股有望成为继工商银行、中信证券之后的行业风向标,也是市场的风向标,仅这一点就值得重点关注。

  其他指标股表现

  除了金融板块之外,中国石化宝钢股份中国联通中国国航、深万科、贵州茅台等股票也需要重点关注。中国石化走势明显转弱。宝钢股份、中国联通也出现了适当的调整。中国国航作为新发大盘蓝筹股的代表经过前期的飙升上涨乏力开始显现。深万科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在升值、业绩多方面利好的刺激上股价已经翻番,上涨能量充分释放,在行业的紧缩的压力下该股可能顺势调整。近期表现最好的当属贵州茅台,成为近年来股价破百的股票,但该股曲高和寡的特性,观赏性更强。

  惊险四:市场情绪激动

  随着股指的剧烈波动,市场看法也忽左忽右,近期市场给人的感觉是情绪异常激动。

  其一,表现为市场成交量的活跃。沪深两市连续多日日成交在千亿元之上。随着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大盘股的不断加入,市场成交放大属于正常,面对当前8万多亿的A股总市值,日千亿的成交并不算什么,“天量天价”需要修正,而成交的放大也表明当前市场人气的旺盛。

  其二,市场涨停股票增多,市场活跃度很高。虽然近期指数上下震荡,但涨停股票急剧增多,有一日达到90多只,上涨幅度大的股票更是满眼全是,赚钱效应明显存在,市场做多氛围浓厚,如此市场短期不会出现逆转。

  其三,期货市场上窜下跳。虽然当前股指期货处于模拟交易阶段,有失真的成分存在,但是通过期货市场可以感受人气与预期的变动。此前股指期货合约品种一直呈现稳健的上行,但近期多次出现:涨停熔断-再张停-开板急跌-封跌停。涨停到跌停的迅速转换,反映了市场的异常情绪,一般来讲这种情绪出现意味着行情接近阶段性顶部,由此造成投机气氛加重。由于目前四个合约品种仍呈现升水状态,表明后市依然看涨;但合约品种的升水幅度有缩小之势,预示后市的看涨预期减弱;而波动的加大也在提示风险。由于期货对现货具有提前预示作用,因此近期以及未来的变化需要特别关注,可能提前发现股指逆转的信号。目前仍可谨慎看多。

  惊险五:业绩带来的波动

  近期年报已经开始披露,业绩预增的股票也频现报端。从历年来看,年报期间市场均围绕年报展开或大或小的行情。如果市场本身处于强劲上升中,年报行情就不明显,如果行情本身较弱,年报行情就成为亮点。由于本轮的牛市超强,因此今年的年报的行情不会十分抢眼,更多表现为个股的跳跃。

  有媒体报道,2006年沪深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有望突破4000亿,与2005年同比增幅达到40%以上。2005年净利润为2825亿,06年的增长主要来自新上大盘股的贡献。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上港集团大秦铁路、中国国航、广深铁路、大唐发电、招商轮船、北辰实业等新上市的06年将创造1166亿,由此推升06年整体净利润。

  如果将业绩的增长与市场上涨幅度对比,可以发现,市场的上涨幅度已经远远超越业绩的增长,业绩增长因素早已在价格上涨中体现,甚至已经透支,如果是基于业绩上涨判断股指上涨,那么有可能业绩公布完毕就是上涨的结束之时,但如果认为是资金过剩及牛市预期推动上涨,那么未来上涨可能还将继续。

  个股方面同理,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早就一目了然,06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已有显示,股价也已大幅飙升,由于业绩公布与股价的时间差,业绩公布之时,可能预示着股价将要下滑,即所谓的见光死。值得关注的是那些之前没有明显征兆,业绩出现突然转变的股票,业绩的转变主要是由新会计准则带来,或是资产重组效益体现,这类股票业绩公布会推升股价。

  投资策略

  经过2006年的大幅飙升,近期市场的波动加大,提示风险,但综合来看,短期市场有惊无险,震荡之后还有上行动力。结合我们对2007年全年的运行判断,年初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操作阶段,至少春节前股指没有大的风险。操作上应该胆大心细,既要顺势积极参与,又要时刻感受市场的预期变化。将指标股作为观察市场动向的风向标,但操作不宜激进;参与品种选择涨幅适中,成交活跃的股票;对于弱势股应尽量规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