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市场研究:大盘步入调整阶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 11:05 新浪财经

  1.长阴宣告调整开始

  2006 年6 月7 日,星期三,一根89点的长阴线,犹如当头一棒,将市场做多热情打散。上证指数当日5.33%的跌幅,创出了2002年1月28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看似突如其来的下跌,其实隐忧早已在市场中潜藏,只是等待爆发时机的来临。

  “五一”节过后,上证指数出现了急速的拉升,但5月15 日之后却呈现出震荡的走势,在1600点以上的相对高位出现横盘达三周之久,这种表面的强势已经透露了上行动力的不足,而此前600多点的上升,近70%的升幅,丰厚获利随时兑现的可能性,使得这种高位横盘经不起轻轻的一推。6月7日的这根长阴线宣告了调整的开始。

  2.影响市场的外部因素

  面对6月7日的大幅下跌,市场纷纷寻找原因。一般运行规律显示,当股票市场处于牛市的时候,利好消息将被放大,利空消息将被忽略;当市场处于熊市的时候,对利空消息过分敏感,对利好消息视而不见。经过4年多的大幅下跌之后,市场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转暖,可以说当前市场正处于新一轮牛市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市场的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对市场造成影响,整体上表现为长多短空,即长期向好,短期波动。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人民币升值、资金过剩等等,支持股票市场长期向好;但是短期内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出台、新股发行速度过快、QDII 即将试水、周边股市的大跌等因素均对市场构成了短期影响,由此促发了股指的调整。

  宏观调控力度加大:2006 年前4 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006亿元,同比增长29.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131亿元,增长21.3%。面对国内的投资过热,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进行调控,其中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较多。早在2005年4 月底,建设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文,专门为遏制房地产过热提出8 条指示,起到了比较显著的短期效果。然而刚刚过了一年,投机和泡沫又卷土重来,国务院又不得不重提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从调控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来看,连续出台的政策似乎并没有对股指上行产生明显的影响。4月28日提高贷款利率的政策出台后,股指出现了加速上行,后续的几个调控政策也并没有对股指造成打压,股指只是由原先的上升变为震荡,由此可见市场确实已经由熊转牛,但是6 月7 日的长阴可能预示着政策累积效果的滞后反应,短期内股指需要适当的调整。

  由于调控政策涉及房地产行业较多,通过观察房地产板块指数发现,以2005 年12 月6 日1074点为上涨起点,房地产指数与上证指数运行基本同步,截止6 月8日收盘,上涨指数上涨55%,房地产板块上涨46%。房地产股票的上涨在3 月至4月中旬上涨速度确实高于大盘,但整体上并没有超越,甚至略逊于股指,因此整体看房地产股票没有被高估,在这种情况下,调控政策可能很难对房地产股票产生明显的压制,而基于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房地产股票的回落反而提供了战略性的介入机会。

  扩容速度快超出市场预期: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停止一年的市场融资开闸。为了减缓对市场的冲击,提出了三步走方案。“新老划断”三步走速度之快捷令投资者应接不暇,短短的20天时间内,三步走已逐一迈出。

  5 月25 日全流通条件下的IPO 第一单中工国际正式亮相,并于6 月5 日发行;之后的同洲电子(6 月12 日)、大同煤业(6 月13 日)、云南盐化(6 月13 日),集中在下周初发行;而刚刚在香港发行上市的中国银行也在6 月9 日提出计划发行100 亿A 股,其发行A 股的审核结果也将在下周公布。目前A 股市场已过会等待IPO 的公司约有30家,而已在香港上市的中石油、神华集团等也都表示发行A 股的愿望。IPO 节奏的加快以及发行规模的扩大给市场存量资金以及市场心理两个方面带来压力,由此股指出现波动在所难免。

  除了IPO 之外,非流通股释放对市场也有一定影响。2006 年6 月17 日第一家股改公司三一重工(600031)限售解冻。有数据统计显示到2006 年12 月31 日,共有207 家股改公司限售部分解冻。这种影响与恢复新股发行一样,主要体现在心理压力上。从06年限售解冻的数量分布来看,8 月是比较集中的月份,在心理预期下,未来2-3个月可能会出现相应的调整。

  QDII 即将试水:2006 年4 月份,保险公司购汇境外投资获得准许;6 月7 日,上投摩根、南方、招商等6 家基金公司上报QDII 方案。QDII 制度的实施意味着隔在香港市场和沪深市场之间的资金挡板将逐步取消,即资金将逐步可以在香港市场和沪深市场中自由选择投资品种。而就国内A 股市场与香港市场的定价水平来讲,虽然部分A 股定价存在比较优势,但整体定价水平依然高于香港市场,QDII 的试水意味着A 股市场的存量、增量资金会部分分流到香港市场进行投资。

  境外股市期市走低:5 月份全球股市出现下挫,而持续上涨的大宗商品也出现剧烈波动。纽约股市道指下破11000 点,纳指创下7 个月以来的新低;欧洲三大指数均呈现下跌走势;韩国Kospi 指数短期内下跌16%,跌至05 年11 月的谷底;日经指数跌破15000 点心里关口,创7 个月新低。LME 铜由每吨8000 美元下滑到7300 元,黄金也由高点每盎司700 美元跌落到610 美元。全球股市、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虽然有经济增长以及供需紧张因素的支持,但全球资金流动性过剩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由于商品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加重了通货膨胀的忧虑,美联储保持警惕以确保通胀得到控制,可能在6月底宣布第17 次加息。而日本央行副总裁也表示,日本央行约六年来的首度生息时机将由通胀及经济增长走向数据决定,尽管日本央行依然保持零利率水平,但其经济在稳步复苏,市场预期今年内将启动加息。全球股市、大宗商品的上涨是影响我国股市的重要外因之一,它们的走弱将给国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市场需要适当休整

  任何行情的发展不是一步到位,期间需要经过数次震荡,有时还是十分剧烈的。震荡是为了洗去之前的浮筹,吸引更多的未入市的资金进入,只有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参与进来,未来的上升才能更加坚实、更加有力,因此震荡调整是上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上有调整要求:本轮上升行情到目前位置,应该说已经颇为壮观,以05 年6 月的998 点为起点,上证指数已经上升600 多点,幅度60%以上,上升时间12 个月,而从历史上看,如此幅度及时间的上升之后确实需要适当的调整。技术指标上看,在6 周RSI 进入超高位置反复提示回落风险之后,随着股指的继续上行,月RSI 也已经进入超高位置,因此下跌的风险已经十分突出,回落不可避免。

  从回落的幅度与时间来看,2245-1783 点一线在5 月被成功突破之后,其作用由阻力变为支撑,而1339-1311-1307 点一线也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两条线的围成区域在1300-1400 点,因此该区域是未来股指回落的低点所在。调整时间上,即使在大牛市中,经过一波上涨之后,即使是强势调整也需要1-3 个月的时间,如果是弱势调整,往往需要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交投处于历史天量:5 月份,上证指数呈现加速上行,价量连创新高。上证指数月K 线收195长阳,虽然由于五一节日因素,交易日较少,仅有18 个交易日,但两市成交却创新高,达到10727亿元(沪6690 亿元,深4037 亿元),日均成交596 亿元。

  历史上看,月份的日均成交金额在200 亿元以上后,下一个月份出现回落的概率很大。4 月份的日均成交金额达到360 亿元的水平后,5 月份更是接近600 亿元。目前的成交情况属于历史天量,较高的换手率预示着较大的风险,短期上升能量的释放过度将会带来适当的调整。

  获利丰厚,引致派发:以2005 年12 月6 日1074 点起算,至2006 年6 月2 日的最高点1695点,上证指数上涨幅度为55%,同期深证成指上涨了61%。从个股来看,此波上升行情中,翻番股票达到281 只,最大上涨股票幅度达到377%。

  从本轮上涨幅度最大的20 只股票来看,业绩表现出明显增长的股票并不多,有的还出现下滑,市盈率水平相差很大,有的达到600 倍。由此可见上涨幅度最大的股票,其大多数并没有业绩增长支持,其之所以能够上涨,主要是其所具有的概念得到市场的认同,但是当股价持续飚升之后,这种认同就会出现分化,业绩方面将得到更多关注,派发不可避免,由此引发股价下跌。而其中少数具有业绩支撑的股票,在经过前期的上涨之后,在大盘呈现回落的时候,也会顺势做出相应调整。

  热点完成一个轮回:行情行驶至今,市场热点已经由高价到低价,大盘股到小盘股,绩优股到绩差股,完成了一个轮回,之后需要休整一段时间,等待下一个轮回开始。

  5 月份,各类指数全部呈现上涨。A 股综合指数大于成分股指数上涨幅度。中小盘表现强于大盘股,整体获得了20%以上的涨幅,而大盘股只有13%。中低价股上涨幅度可观,尤其是低价股表现更为突出,而高价虽然也呈现上涨,但升幅已有萎缩迹象。

  5 月份,33 个行业指数(天相行业分类)虽然全部上涨,但石化、金融、地产、煤炭、有色等落后于上证指数,这些行业也是本轮行情的领涨行业。涨幅居前的行业多为前期涨幅较小的行业,如纺织服装、建材、综合等。

  由于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补涨特征,中小盘、中低价股表现突出,大盘股、高价股表现一般;重点行业落后大盘;由此意味着上升行情已到尽头,后市将出现调整。

    开来投资独家供稿,网址: www.KL178.com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