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市场研究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后股改时代路线图 变革的机遇和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13:21 和讯网-红周刊

  唐智

  每年的岁末年初,阅读浩瀚纷繁的各种年度投资策略报告,已成为许多投资者的一种生活方式。今年我建议大家换点东西读读,可能会有新的收获。

  “后股改时代”有了路线图

  两年前的此时,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虽然被普遍理解为证券市场的长期利好,但当时的认识大多滞留在增加资金供给、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显性层面,而对“积极稳妥地解决影响市场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却普遍感到信心不足。当然,一切疑惑与不解而今已被“开弓没有回头箭”化为历史,中国证券市场正在从制度层面恢复其市场的本来面目。

  最近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在《求是》杂志刊载,那就是尚福林主席撰写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下简称“尚文”)——这也是我为投资者推荐的今年最需要阅读的证券文鉴。

  大家且莫简单将其视为一般的官样文章,应该说,它为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的中国证券市场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能否正确领略路线图的方向,将直接影响我们今后的投资成效。

  以新思维迎接新制度

  最近颁布实施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无疑会对“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夯实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见“尚文”,下同),产生积极深远的作用。外资并购事件将会伴随相关公司股价的涨跌,成为最受投资人关注的热点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股价较大波动的往往不是强强并购,而是强弱并购;外资感兴趣的公司不一定是现在外资介入较多的汽车、设备制造等行业,更可能是零售、房地产、金融等以前开放不足的行业;由于管理水平低下造成企业持续亏损、但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上市公司,也会是外资低成本并购的重点。

  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实施,使得上市公司最高可以拿出股份的10%,用于激励公司高管和相关人员,这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经理层对公司

股票市值的关注,从而提升经营管理的绩效。也正因为如此,投资者须对实施股权激励后业绩离奇增长的公司多一分警惕,谨防当年的“蓝田股份”重出江湖。

  “继续推进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发行规模和发行价格的市场约束机制。”其根本是要建立市场化的证券发行体制,这意味着IPO、再融资等门槛将降低。监管将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及时性,而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将更多地由投资者自己来判断;在适当时机,决策者一定会将现在的证券发行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

  我们并不担心发行市场化后,高速扩容引起的供需失衡现象会长期存在,因为随着市场的根本制度性缺陷的消失,股票作为一种金融投资品,将更多地反映其投资属性,市场化的发行价格将会抑制“倾销式”发行的大量出现。但我们必将面临对以后大量上市公司参差不齐的质地判断所带来的挑战。

  “进一步推进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不断完善证券经营机构规范运作的基础性制度。”对此,我们不仅要看到政府对证券公司规范化运作的决心,也要看到与证券公司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创新纷至沓来——各种权证、融资融券、T+0回转交易、扩大集合

理财规模、定向资产管理、扩大股票涨跌幅限制等,其现实意义似乎更在于鼓励强势证券公司做大做强。看看那些一年以后基本上将要成为废纸的所谓权证现在还价格不菲,不知广大的投资者是否真的做好了迎接这些琳琅满目的金融创新的准备?需要警惕的是,投资者一定不要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来成全证券公司做大做强。

  股权分置改革要在今年基本完成,大量的绩差公司将陆续面临股改与否、以及怎样股改的问题。我们认为,绩差公司群体将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具备条件的公司以资产重组的方式支付对价会成为一种趋势,不排除政府会推出一些最后一次为绩差上市公司买单的政策,以推动重组式股改。当然,也会有一些实在无望的公司会永远告别证券市场。换言之,政府可能会在股改预期基本稳定后,制定更加严厉的退市政策,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将更加完善。

  总之,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一个轰轰烈烈的制度变革时期,让我们以新思维和新视角迎接新制度。

  (作者为云电财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