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市场研究 > 正文
 

以做市商精神启动中国多层次证券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14:51 第一财经日报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谈华尔街与中国资本市场

  现代证券市场的基本精神是做市商精神。中国目前的交易所垄断制度客观上创造了垄断的利益主体,来限制做市商,这是问题的关键

  本报记者 冉学东 陆媛 实习记者 张冰 发自北京

  “七十年代,农村煤矿;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九十年代,投资投行;21世纪,海归还乡,这是我的四十年。”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先生这样概括他的传奇式经历。

  ——1970年,金岩石在开滦煤矿井下做矿工;1976年唐山大

地震,大难不死,劫后余生;1977年高考入学,次年越级考取首届硕士研究生;1984年考取首届博士研究生;1987年由投资大师索罗斯资助赴美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论文;1991年他进入美国证券业;1994年创办三普证券公司;1997年在纳斯达克市场挂牌上市。

  让这位在华尔街浸染十多年,又熟谙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银行家来比较两个市场,肯定别有特色。“做市商”精神

  《第一财经日报》:你在华尔街工作、生活这么多年,您现在也直接投身于中国的证券市场,在目前的情况下,你认为中国的证券市场和美国的证券市场有什么本质不同?

  金岩石:中国证券市场当初建立的时候是为了帮助国企脱困,所以是计划经济体系中的证券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的管理层是中国最大的做市商,因为他一手把上市公司拉上市,一手把投资人拉进来。这和美国证券市场的形成很相似,美国的做市商,也是一手拉公司上市,一手拉投资人入市。

  在中国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由政府来设计,另外一种则是由券商、投资机构、上市公司在彼此之间的博弈当中形成。原来我们没有选择,只能靠政府来做市,现在有了第二种选择,特别是在《证券法》修订和股权分置改革出台后,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做市商”精神启动中国多层次市场建设已经有可能了。

  美国证券市场本来先有股,后有商;先有商,后有所;先有所,后又规;先有规,后有法;先有法,后有会。所以美国市场是券商主导的,这是中美证券市场最本质差别。(注:股,股票;商,做市商;所,交易所;规,规则;法,法律;会,证监会。)打开三大边界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政府在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时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

  金岩石:在中国,要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首先要打开三大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资金边界。在原来的体系中,中国证券市场只是一个交易所现货交易市场,而且产品仅限于股票和少量公司债券,特别滑稽的是在原《证券法》的界定中,没有真正合格的投资人,国企不能炒股,上班族不能炒股,上市公司不能买卖自己的股票,银行资金不能入市等。结果真正合格的投资人只能是社会闲散人员,或者说是社会闲杂。

  所以,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核心问题是先界定广义的投资人,以交易所为基础,放大证券市场的空间,然后再把合规入市的资金源头打开,市场自然就出来了。多层次的证券市场已经存在了,只是我们没有打开而已。当初引进的权证交易,谁也没有想到炒得这么热闹,这就说明多层次证券市场已经存在,蓄势待发,关键是有没有合格的机构和规则来做市。

  做市商的精神就是开放性、多元化和多样化,这种精神已经写入了新的《证券法》,所以多层次证券市场的建设,要靠政府也要靠券商,因为证券市场都是被做出来的。做市商制度的关键:开放性

  《第一财经日报》:美国的证券市场上做市商制度是什么?能否引进中国市场?

  金岩石:照搬肯定是不行的,美国的做市商制度是1971年建立的,因为纽交所垄断了市场,中小券商没有“场子”,所以美国的证券业协会搞了一个报价平台,叫纳斯达克市场。这个市场当时是非主流市场,进不了纽交所的可以在这里上市,是“穷人市场”。但是任何其他交易所的股票,包括纽交所的股票都可以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以它是开放式的——我们要学的做市商制度关键在于这个“开放性”。

  许多人说做市商制度在电脑时代已经过时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狭义地理解了做市商制度。做市商的本源“dealer”——美国的证券公司的法律名称叫B/D(broker/dealer)——做市商做的市场包括:差额、差时、差场、差价。现在做买卖差价(spread)的业务确实萎缩了,但交易品种却从股票延伸到了债券、货币、商品和各种衍生产品。从这种意义上说,做市商市场的空间迅速放大了,做市商的另一个概念是流动性提供者(liquidity provider),只要能流动的都有人来做。

  中国的银行间市场是做市商制度,人民币一浮动,以人民币浮动的做市商产品就出来了,所以,现代证券市场的基本精神是做市商精神。中国目前的交易所垄断制度客观上创造了垄断的利益主体,来限制做市商,这是问题的关键。真正的主营收入在表外

  《第一财经日报》:根据美国证券公司的生存之道,你对中国证券公司的生存有什么建议?

  金岩石:问题的关键是现代证券业主营业务究竟是什么。在传统金融分业的概念中,证券做投资,银行做存贷,多年走下来的实践证明,证券靠投资活不了,银行做存贷活不了,现在大家都做

理财

  很多人看不懂国外证券业的报表,其实美国证券业一半的收入是证券关联交易收入,这些收入在证券业的收入里有,但在证券公司的监管收入中没有。如果这是证券公司的表外收入,我们就会发现,真正的主营收入在表外,多层次证券市场的收入在表外,其中最重要的是银证关联交易。

  换一个角度再看

商业银行的报表,你也会发现,银行的主营收入也在表外,商业银行为什么靠存贷活不了,因为存款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傻。简言之,钱多人傻,而贷款的人,特别是贷款的企业,是越来越少,越来越精,所以,靠存贷必然是赚小钱赔大钱。倒掉一个德隆就是几百亿,而靠存贷差,这几百亿要几十年才能赚回来。几十年又不知道要出现多少个德隆,所以我说现代金融的正根是混业经营,在分业体制下,打通混业经营,才能够解救中国的证券业。如果不这样做,久而久之,中国的证券业可能只剩下交易所能活。去年证券业全行业亏损,交易所独家赚10亿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