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市场研究 > 正文
 

北京首放:2006年掘金四大投资主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16:05 证券时报

  ● 在外资可逐步投资A股的背景下,金融、资源类行业、地产和商业等资产类行业、低行业壁垒等四大板块,有望在外资并购预期下引发大机会;

  ● 3G牌照发放的强烈预期,将促使3G成为2006年的一大核心投资主题,其中必然蕴涵着丰富的投资机会;

  ● “十一五”期间的铁路建设将投资1.25万亿,为铁路相关行业个股带来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 酝酿已久的中国资源调价大幕拉开, 天然气、水、电、煤炭、石油、土地等资源价格调整,将助推各类资源股价值重估。

  外资并购:国际视野机会浪涛汹涌

  告别波澜不惊的2005年,2006年伊始,中国证券市场就呈现了5连阳的强势逼空走势,热点的扩散和量能的放大,激发了投资者积压多年的牛市情结。

  本轮行情呈现从护盘资金推动指标蓝筹引发小牛缓慢爬升,到板块热点扩散进入快速上扬的特点。但是,在经过一个月的上扬之后,不同个股板块的强弱已经明显分化,加之春季长假将至,当此之际,思考、备战、布局2006年年度重大投资机会恰逢其时,投资者可重点关注2006年度四大主题投资所带来的机会。

  实质性并购机会多多

  

商务部、中国
证监会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明确了外资可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中长期战略性并购投资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和股改后新上市公司的A股股份。

  《办法》的出台,在使中国股市的大门再度向外资敞开的同时,也兑现了“入世”承诺,更为重要的是为市场带来了可观的增量资金。我们相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行情中,外资并购事件将层出不穷,并相应地为市场提供丰富的炒作机会。换言之,在未来几年的行情中,外资并购将成为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条重要脉络。 

  从有关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兑现来看,我国的商业服务、分销零售、证券、铁路公路运输、旅游、建筑、音像业和教育业等产业已经逐步全面对外开放,银行、保险、电信等行业也将部分对外资开放。而随着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势必会有更多的外资并购案例发生,比如纽卡斯尔入股重庆啤酒、百威啤酒战略投资青岛啤酒、乐凯牵手柯达、佳通收购桦林、DSM战略投资华北制药、凯雷投资入主徐工科技,等等。最为重要的是,新的外资并购具有实质性重组力度,外资控股比例明显提高,这对于提高上市公司整体素质和规模、尽快形成竞争优势甚至垄断优势十分有利。

  我们预计,未来的外资并购题材将逐渐升温。其发展趋势可能是:首先,市场对外资并购题材还仅仅停留在一些对外开放产业的朦胧炒作之中,那些近期即将全面对外开放的产业都可能会得到市场的积极炒作,并且这些产业可能是被轮番进行炒作;其次,随着行情的进一步深化,外资并购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实质性的内容,那就是纯粹预期性质的炒作将逐渐退潮,而那些发布外资并购公告的公司将成为市场进一步追捧的对象;最后,不管是开始时期的朦胧炒作还是随后的实质性运作,各行业的龙头公司都将得到市场的积极追捧,理由很简单,这样的公司最容易成为外资并购的对象,相应的市场机会也更丰富。

  重点目标风生水起

  从本轮行情活跃的品种来看,无不属于绩优蓝筹股范畴,其中不乏行业龙头,尤其是资源类、金融、房产等行业更是资金追捧的主角。这种盘面特征无疑是外资大举介入前的一次预演,代表了主流机构未来的择股方向。而且相当一部分个股就属于外资并购板块个股, 如外资持有的海螺水泥、G华新等连创新高;拥有境外法人股的生益科技、凌云股份强劲冲击涨停,等等,就是市场中做多力量的集中体现。外资并购题材股的高位走强乃至创出新高,以及各类机构资金的积极跟进,意味着会有更多相同题材的个股趋于活跃。 

  对于大部分外资而言,它们进入中国并不是为了投机套现、获取分红,它们更注重长线目标的投资渗透,并购的主要目标将不再是业绩差的上市公司,“壳”不再是以前那样的稀缺资源,并购的目标将是绩优公司或行业龙头,它们有更多吸引外资的市场资源、管理人才、产能和市场准入资格。而汽车、金融、钢铁、水泥、机械等具备蓝筹性质的行业,必将成为外资并购的多发地带。同时,具有稀缺性的行业,也将成为外资的的主要垂青对象。

  一是金融板块,尤其是银行板块。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除积极筹备在华设立营业机构外,明显加快了购并中资银行的步伐,参股、控股中资银行,已成为外资银行占领中国市场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对于国内银行来说,为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壮大自身规模,适应未来的激烈竞争格局,国内的各家银行纷纷寻找外引内联的新路子,做大做强已经成为国际金融舞台的潮流。近期银行板块的走势也显示,中长线资金进场运作明显。

  二是资源板块。这其中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类上市公司。2005年铁矿石涨价、石油价格创多年来的新高,2006年黄金价格大幅飙升等等,都昭示着一个资源稀缺时代的到来,资源的价值性更加得到体现。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资源自给率较高且2006年矿产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的资源类企业,以及成本趋于下降或有收购矿山规划的冶炼类公司。此外,受益于生产要素改革的资源类个股也值得中长线关注。预计2006年生产要素及资源等价格市场化改革将逐步推进,这也将引导市场对资源价值的重新认识,经营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电力、煤炭等上市公司也值得投资者中线追踪。 

  三是资产类板块,如房地产和商业零售板块。随着世界流行的以大卖场形式出现的企业被中国消费者接受,拥有绝对网点数量及分布优势的企业将成为外资并购的目标。另外,商业零售板块还具有地产增值价值,该板块也是机构资金认同程度最高的板块,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四是行业壁垒低的板块,如水泥和工程机械等。这两大行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属于典型的规模型经济产业,并且目前行业正处于低谷,在这种大环境下,兼并重组必然成为市场竞争手段,以整合行业资源,增加市场份额,获得更多利润,以此来淘汰竞争对手。

  3G概念:领航2006科技股行情

  展望2006年的股票市场,3G牌照发放的强烈预期将促使3G成为2006年的一大核心投资主题,其中必然蕴涵着丰富的投资机会。

  科技大年 3G领衔

  在2005年大盘和各板块成功构筑中期大底之后,2006年将是部分板块充分活跃展示魅力的一年,沉寂多年的科技股有望在2006年跑赢大势,2006年有望成为科技大年。“十一五”规划强调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这意味着中央高层近年来一再强调的“自主创新”将由理念上升至运筹层面,并将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进行部署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在诸多关键领域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综合科技力量相对不足。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我国的情况恰好相反。我国主要支柱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目前大部分依然要依赖从国外引进。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变,自主创新能力跟不上,将会严重掣肘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政府提出发展自主创新将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重点,这将给技术密集型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证券市场中的高科技板块将面临重新定位。

  到目前为止,经过长达5年的持续调整之后,科技股的高定价风险已经得到充分的释放,投资价值开始显现。尤其是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政策上面临重大突破,如经过多年的酝酿之后,3G牌照发放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一个历史性机遇正在走来,3G相关科技股无疑将成为今年机构主力关注度最高的一个投资主题。相比网络科技、数字电视等前期热门题材,3G无疑更具想象空间,3G概念股也有望成为科技股板块的领头羊,成为2006年行情的最大亮点之一。

  三类公司将成大赢家

  3G对很多投资者来说虽然已经并不陌生,但3G市场的巨大蛋糕到底由谁来分享、哪些上市公司会从3G产业革命中受益,也许很多投资者还不甚了解。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相结合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是现有2G技术的全面升级。从价值链的角度来讲,3G的链条上包括内容提供商、增值集成商、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终端制造商以及上游元器件厂商和半导体、材料供应商等,不同的厂商其投入与产出的大小与时间段各不相同。目前沪深两市有近百家通信类上市公司,但在3G启动之后能够真正从中受益并推动业绩出现实质性增长的却不多。根据3G的逐步推广,相关产业链的盈利机会也逐渐显现,在三个不同阶段各有部分通信类上市公司将从中受益,成为3G赢家。

  第一阶段:3G启动前期受益者为测试设备、系统集成商、软件服务商在3G网络中,由于运营商数量的增加,且增值业务、数据业务将比2G有很大的增加,网络运行的可靠性、服务的多样性会成为运营商主要的竞争手段。以提高网络运营性能及增值业务、数据业务为主要市场目标的软件及系统集成类企业,将从中直接受益。相关上市公司:华胜天成、欣网视讯、中兴通讯、亿阳信通、东软股份、新大陆、浪潮软件。

  第二阶段:中期持续推进阶段受益者为系统设备商、电子元器件制造商随着我国3G牌照的发放、电信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升以及出口的持续增长,主要通信系统设备的生产经营将呈回升态势。据预测,我国2005至2009年3G主设备投资接近2000亿元,系统设备、终端通讯设备的需求将拉动对上游通信类半导体芯片、线路板、电容器等电子元器件需求快速增长。相关上市公司:G中兴、大唐电信、动力源、烽火通信。

  第三阶段:后期受益者为终端厂商、运营商、内容制造商我国3G推出将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将胜出,3G将成为未来电信运营业重要业务的增长点,据CCID预测,2006至2010年,3G占移动业务收入的比重将由7%上升到50%以上,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则会达到30%左右。相关上市公司:夏新电子、G中兴、TCL、波导股份、中国联通。

  资源价格调升助推资源股价值重估

  “价改”成重要影响因素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今年经济工作八项主要任务中,很重要一条就是“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手段,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形成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资源性产品价格作为基础价格,涉及面尤为广泛,资源价格机制改革将成为影响2006年中国经济和股市重要因素之一。随着2005年12月26日起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范围内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根据不同油田供气情况不同,各油气田供工业和城市燃气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至150元人民币;化肥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至100元人民币。业内人士评论认为,酝酿已久的中国资源调价大幕已至此拉开。在天然气价格上调之外,水、电、煤炭、石油、土地5大资源价格也同样面临: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资源价格改革在二级市场影响方面,由于煤电联动预期被市场消化较为充分,煤炭景气度虽然因为全国安全治理整顿和市场需求而后移,但价格相对处于高位,价格上行空间有限,部分行业龙头个股有可能在一季报公布后股价出现阶段性高点。电价方面如果出现上涨,对于具备环保、成本优势的水电企业较为有利,但对于大部分火电企业而言,对业绩改善可能将较为有限,更多影响可能将会起到间歇性刺激短期超跌反弹的作用,难以形成大的中期行情。

  在地产价格改革方面,有关方面提出:完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使土地价格真实反映土地市场供求和土地价值,反映土地资源的稀缺状况。严格控制行政划拨用地范围,扩大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的范围,减少协议出让土地的数量。一旦实施地产企业获得土地的价格可能将会进一步上涨,地产股走势将会分化,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一些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企业,中期价值重估走势仍然值得期待,其中不排除会跑出一些涨幅较大年度牛股的可能。

  三类股票机会涌现

  在资源价格改革中,除了煤炭、石油、电力、土地等老生常谈价格调整改革之外,水务、天然气、矿产资源三大类在2006年值得重点关注。其中矿产资源股在近期黄金、铜等有色蓝筹纷纷上演反弹主升浪之后,部分在去年已有较为充分表现的矿产资源股,不可避免在一定阶段将会随有色金属价格的回落而出现阶段性调整。2006年更多机会将来自于拥有矿山资源储备重新估值,以及新增广阔赢利前景企业的价值挖掘,比如一些企业投资矿产资源项目,带来新的价值定位预期。重点关注G承钒钛(600357)、G新钢钒(000629)等。

  在水资源方面,价格改革第一步就是要全面推进水价改革。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推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逐步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尽快把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调整到保本微利水平;合理提高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价格等。2004年以来,各地水价持续上涨,进入2005年,伴随政府部门对水价上涨的支持之声,水价上涨有加速的趋势。2006年是水价改革启动之年,水务板块中主要上市公司都将在水价上涨中获得实利。不过作为公用事业其获得暴利的可能性很小,只有那些具有区域垄断性的龙头型企业,以及具有扩张、环保创新特征的中小板次新股具有较多中线机会。重点关注首创股份(600008)。

  铁路跨越式发展蕴涵巨大“升”机

  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而且国内人口分布、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极为不平衡,这就决定了通畅便利、运力强大的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于重工业化的过程中,具有安全快捷、成本低廉、运力较强等因素的铁路行业就成为我国运输系统中的主要力量之一,其发展水平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息息相关。

  铁路进入跨越发展期

  正是在这种局面下,全国铁路工作会议2006年1月6日-1月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06年及“十一五”期间的铁路建设进行了规划。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会上宣布:今年铁路建设计划投资1600亿元,从2006年到2010年,中国将投资12500亿元人民币,建设17000公里铁路新线,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列车时速将达到200至300公里。

  据铁路统计公报的数据,2001到2004年,铁路的基本建设投资为500-600亿元,而这次会议提出的06年铁路建设计划投资达到创记录的1600亿元,是此前投资规模的3倍。未来5年中国将投资1.25万亿元用于铁路建设,平均每年的投资规模为2500亿元,而2006年的投资规模是1600亿元,这就意味着今后几年铁路建设投资规模还会逐年大幅增加。如此大规模的投入无疑将给相关行业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相关行业受益匪浅

  这次会议对未来5年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提出了六大目标:第一,发达铁路网初具规模;第二,基本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第三,运输效率和经营效益跃上新台阶;第四,运输服务质量达到新的水平;第五,铁路投融资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第六,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大的改善。这些目标的实施,将对相关子行业带来强劲的拉动。

  铁路建筑行业:需求大幅增加,进入门槛较高。2006年,全国铁路计划新开工项目87个,续建项目38个,收尾销号项目38个。全年计划投资1600亿元;新线铺轨376公里,投产1436公里;复线铺轨1028公里,投产1214公里;电气化铁路投产3860公里。2006年铁路建设比2005年又有明显的提速,新开工项目数目增加了50%,计划投入资金增加了60%。如此大规模的增量给铁路建设类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订单。而根据我国的情况,铁路建设项目是一个门槛很高的领域,以前只有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下辖的10个局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下辖的15个局具有承揽铁路项目的资格。为大力促进铁路的建设,今年1月,铁道部下文规定在高速公路、水电、水利有特级资质的公司可以特级资质的身份竞标铁路项目,这样有资格参与铁路工程项目竞标的公司增加了大约几十个,但这些公司尚缺乏铁路建设工程的经验,还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短期内该行业仍是一个垄断竞争的局面。我们认为,该行业的上市公司有望在铁路建设任务提速的背景下进入高速成长期,而目前此类上市公司只有中铁二局一家,建议重点关注。

  铁路整车制造业:货车与客车技术含量差别较大。在客车、机车制造技术上,国内和国外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国家重点发展的城际高速列车上,差距最为明显。由于客车、尤其是高速客车的技术含量较高,而且目前高速列车核心技术基本由国际大企业所控制,国内企业竞争力有限。国内企业关键是看谁能和外方合作,利用外方技术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分一杯羹。为了加快中国铁路高速化、动车化进程,国务院对机车车辆制造业提出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行业内三大龙头企业南方四方机车、长春客车公司和唐山机车厂分别引进日本法国和德国的成熟技术,将成为竞争的胜出者。而货车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基本上是国内企业的天下,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公司将获得较高的收益。其中军工企业北方创业在货车新车制造业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铁路货车整车制造业中值得重点关注。

  铁路配件制造业:收益情况好于整车,出口决定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我国铁路的现有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在受资金约束的情况下,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是提升铁路运力最为有效的方法,而客车提速、货车重载将成为当前铁路技术层面改革的主导方案,零部件行业收益大于新车制造业。跟踪我国各月的机车整车和机车配件销售收入的增速发现,由于旧车改造加大了对配件的需求,机车配件销售收入的增速明显高于机车整车的销售收入增速。另外,在我国铁路面临技术飞跃,产品频繁更新换代的情况下,拥有技术开发优势意味着公司获得高毛利的机会远高于竞争对手。该行业我们建议重点关注车轴生产企业晋西车轴。

  铁路运输行业:增长来源于提速、提价和新路扩能。2004年实施的第5次大面积提速,铁路客运能力增加了18.5%,货运能力增加了15%。配合铁路基建项目的推进,2006年10月我国铁路将迎来第6次大提速,预计届时客货运能力将再次获得两位数的提升。从价格上看,我国铁路基础客货运价格仅为公路运输价格的1/4-1/5,客运最后一次上调价格在1995年10月1日,至今已有10年,改制铁路运输价格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虽然我国计划到2010年铁路营业里程仅比目前增加1万公里,里程增长仅有13.3%,但由于计划是将繁忙干线铁路改造为电气化(净增1.5万公里)、建造复线(净增1万公里)和客运专线(净增5000公里),将大幅提高主要运输需求地区的能力。由于这些干线是我国铁路运力最紧缺的,我们预计铁路实际运输周转量将在2008-2010年随着主要干线建设的竣工而成倍放出。

  铁路通信及电气行业:受益于电气化建设和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投资2万亿元进行铁路网建设和改造,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达到50%。随着国家对铁路电气化建设与改造步伐的加快,以及对国产化设备制造企业的扶持,电气化铁路中的牵引变压器项目将拥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本轮电气化铁路建设和改造,要求国产设备的使用率达到70%(以前是不到10%),因此国家鼓励国内设备制造企业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以迅速提升生产技术水平。

  第6次提速计划在2006年10月1日实施。第6次大提速涉及的铁路里程和技术变动最大,6将为铁路通信及电气行业带来更大的商机。该行业我们建议可关注涉足铁路牵引变压器的G卧龙。   

    北京首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82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