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市场研究 > 正文
 

长期调整市中的投资策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 17:17 证券导刊

  深圳市徐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张东伟

  一、股价水平的含义

  1.历史收益率的启示

  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从股价指数的历史记录看,深圳综合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是一个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指数:它既没有超级大盘股对于指数杠杆的作用,也没有新股发行价计入指数对指数虚增的影响。以该指数作为市场平均收益率有其客观性的一面。考虑92年年初的100点,3个月前该股指曾跌至45点,而几个月后又涨至320点,以之作为一个不太极端(过高或过低)的初始点是可以接受的。如此,至目前,这一指数的年平均上涨速率为7.2%. 如果市场30年的股市长期平均收益率确实可以收敛于Sigel常数的话,可以计算出未来市场16年间的长期复合收益率为7.3%。这一收益率的确已经超过了目前长期国债的收益率。这也是价值投资目前有其用武之地的内在原因。

  产生长期牛市的条件目前并不具备

  长期来说具备投资价值,并不意味着熊市就会立即结束。只要承认自2001年以来的调整为中国A股市场的总调整,那么目前的股价水与一个高级别熊市的历史收益率并不相配,或者说还不足以支撑起一个长期牛市应有的未来收益率。

  2.价值指标的提示

  从指标特性来看,市净率要比市盈率对长期走势和趋势的引导作用更明显。下表是我们统计的目前国际几个股市的市净率比较:

日本

香港

韩国

美国

H股

A股

市净率

1.8

1.1

0.85

2.3

10年中大部分时间低于1.

1.7

  日本香港韩国美国H股A股

  市净率1.81.10.852.310年中大部分时间低于1.1.7

  可以看出,即使以目前的A股定价水平来看,其市净率也并不低。说中国股市的股价目前“严重低估”并没有切实的根据。这也与前面历史收益率的启示是一致的。那么,A股为什么在历史上长期处于高溢价?在04年年初本人在本刊所写的《2004:风险防范仍是第一要务》一文中,对此有过阐述。简单说,我认为有两点:(1)A股的高溢价并非是对企业的超额能力和扩张潜力的反映,而仅是对国企占用资源的一种溢价预期。.(2)对于处于转型期和追赶型国度的国企业,其无形资产在企业资源中所占比例更低,对于那些以投资做为主要发展动力的企业来说,市价低于帐面净值是正常的现象,而与其某时业绩的高低并无关系。

  二、趋势与价值观

  1.熊市的基本原因

  自2001年以来,宏观经济起起落落,但并没有改变市场调整的大趋势。要准确把握市场的趋势,必须认清市场调整的内在基本原因。我们认为,首先应破除一个“不证自用”的想当然“理论”:宏观经济指标的的变化是推动股市趋势的动力。对此,本人曾在几篇文章中对此有过质疑。简单说,本次熊市的基本内在原因乃是中国股市真正市场化、国际化趋势下市场封闭的价值标准崩溃后股价的重新价值定位。认识到这一点是重要的,市场趋势不会受宏观经济起伏或者所谓“股权分置”“全流通”等政策的影响而改变。能改变的只是调整的方式。

  2.投资观

  对市场的理解,也决定了投资观。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深度更决定了长期投资业绩。我们的投资观可归纳如下:

  a. 市场波动是一种有序的波动而非随机漫步。走势图型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市场趋势转折的分析方法,是证券研究的高级手段。脱离于市场的“价值”是虚幻的、没有意义的。趋势与价值是统一的。

  b趋势的动力在于价格与价值的背离,而非经济景气的变化。

  c.“市场先生”是不听话的,但至多在4年总会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

  d.价值不是由经营景气衡量的,而是由公司的竞争优势及其持久力决定的。不以行业变化而以公司品质的把握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不预测宏观和行业变化是价值投资的高境界。

  三、价值投资内涵的演变

  1.2002年以来投资主题的演变

  “价值投资”并不是从03年开始的。实际上,自有股市以来,市场一直为围绕价值展开波动,只不过衡量价值的形式、价值观不断变化而已。从价值的构成方式来说,眼前业绩是最容易发现的,但占价值构成的比重很小,02年下半年开始的汽车、钢铁、石化、航运、能源……等等,只不过是对构成价值的比重很小部分的反映——以行业景气为主要炒作特征的“价值投资”,但这是最原始和最初级的价值投资;04年下半年以后,以中集、中兴、茅台、中药等股的炒作,则更加着重了“永续价值”(占价值构成的比重较大),而与行业景气并无太大关联。这是价值投资的进一步深化。

  2.新市场环境下的投资策略

  在长期调整格局下,要么离开市场耐心等待,要么去不断发现新的投资品种和时机。在股指处于投资价值区域时,价值投资仍有其用武之地,且是主要的投资获利方法。但价值投资的形式在不断改变。狭隘地理解价值投资并拘泥于一种形式必然受到市场的惩罚。近期来说,以基金重仓股为代表的“成长股”的大跌预示着这种价值发现过程早已过头,它与某些行业的景气下降关联,但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而价值投资的形式必然有新的变化。我们认为,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估值仍是发现投资品种和时机的主要工具,2005年面临的新投资课题是:如何对眼前业绩不佳的公司进行估值,如何在经济景气的下降期进行投资。

  顺便一提的是,股权分置试点其实是加速了市场化的进程,加速了调整的过程。不过,游戏规则的变动一点也不解决公司价值的问题。所谓的“对价”、“补偿”并没有什么意义。建议有关部门还是扎扎实实地在加强监管、提高市场公正性、严把上市关等上面多下功夫。十多股市的历史并没有错,也没有多少比国外股市更特殊的地方。市场正在按其自身的逻辑正常发展。

  近来市场持续暴跌,这充分印证了经典分析家如艾略特等对市场的精辟描述:“……除了抛售求现,别无它法……”股市是什么?不外乎是人性的一种反映。该来的总会来,该有的也总会有。风平浪静与狂风暴雨正是这个市场存在的必然过程和形式。

  注:本文是作者在深圳市徐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2周年暨投资研讨会上的演讲稿。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