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股票
大盘分析
个股点评
新闻公告
投资文化


>> 股票 / 新闻公告 / 内容



上海贝岭:以技术创新为主旋律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1月25日 09:15 上海证券报

  11月1日,上海贝岭召开了成立十一年来的第一届科技大会,面对聚集一堂的全公司200多名工程师,公司总经 理马迈颇为动情地说:“贝岭已经跨入以技术创新为主旋律的发展新时期”。肩负着发展我国微电子产业的重任,迎接着被称 为“信息时代”的新世纪的到来,贝岭人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创新是贝岭发展进步的灵魂,只有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才能保 证贝岭在激烈的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所为有所不为

  近年来,国内微电子行业一直陷于供求关系难以统一的被动局面,尽管市场对集成电路产品的需求势头强劲,但还是 大量依靠从国外进口。据统计,去年国内集成电路产品市场总需求高达121.8亿块,但全国产量为27亿块,其中国内市 场销售的数量仅6.16亿块,这对贝岭这样的优秀企业,无疑具有极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由于微电子产业身处高新技 术的最前沿,随着信息技术一日千里地飞速发展,集成电路每18个月就有一代新品出现,技术创新已成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 。

  面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现实,贝岭要保持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缩短与国际同行的差距,必须努力提升企业 技术创新和管理的能力。贝岭走过的发展历程证明,公司的特长在于具有集成电路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全过程的开发和管理优势 ,正是这一点使公司的产品不断得到用户的认可,赢得了可贵的市场和利润。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长处,以“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原则,贝岭进一步具体明确产品发展战略,即以通讯产品为主体、金卡和电子电度表产品为两翼、MCU和DSP技术为发 展基础。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公司提出健全多形式、多层面的开发体系,培养和发展具有贝岭特色的核心技术和工艺,形成规 模化、产业化的产品开发及生产体系,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市场为导向

  其实,贝岭的这一发展战略与公司对技术创新的理解和演绎一脉相承。马迈一直强调,技术创新一定要立足市场需求 ,企业不是研究所,尤其是国内的微电子企业不可能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这就需要企业明白“自己究竟能做什么”,贝岭的 做法是瞄准市场需求并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作为最好切入点,进行技术创新,然而迅速产业化,占领市场并形成效益。贝岭也 因此构筑了自己的技术台阶,最初公司以程控交换机集成电路为主导产品,去年该产品的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70%,随着国 内信用消费的普及和大面积农村电网改造的完成,公司及时抓住市场热点调整产品结构,今年金卡芯片和电子电度表的产量大 比例增加,目前金卡芯片的月销量达到100多万片,电子电度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0 00多万元,成为公司新利润增长点。

  正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当前市场对新一代集成电路的需求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贝岭日前对募股资金项目及时进行调整 ,公司将通过低成本扩张的方式,迅速成为国内集设计、制造、委托加工为一体的,拥有多条IC生产线的微电子企业。同时 公司也深刻认识到,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贝岭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新产品和科技成果作支撑,今年公司有7项新产品已投产,明 年公司新产品开发将达到20项,从而形成销售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公司正加 速完成通信用IC、金卡芯片,MCU和电子电度表电路的消费类IC三个生产基地建设,快速开发亚微米级和深亚微米技术 的程控电路和网络通信电路,并开展ISDN、ADSL的业务。

  结战略联盟 建人才高地

  技术创新更要提倡合作,由于贝岭能够与强势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因此拥有了促进公司发展的外在动力。贝岭与上海 贝尔的合作由来已久,上海贝尔作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不仅一直是公司的主要销售对象,而且对加快公司的技术开发起到举足 轻重的作用,公司必须紧跟上海贝尔的技术升级和产品领域的拓展,不断开发出升级换代的产品,才能与上海贝尔共同发展。 随着今年贝岭加盟华虹集团,公司在等各方面将得到大股东华虹集团的强大支持,同时公司的发展地位也进一步得到提升,贝 岭正与我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整体部署紧密联结在一起。前一时期,贝岭与国际微电子行业的巨头比利时阿尔卡特微电子公司 达成了全面合作协议,目前双方的合作开发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贝岭的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更是如此。公司一直拥有行业内赫赫有名的国家级 企业技术中心,并先后从欧美等先进国家聘请了多名取得过卓越成绩资深集成电路设计专家。然而吸引人才,更要善用人才, 留住人才,在科技大会上,贝岭的领导明确表示,公司追求为每一位兢兢业业工作的工程师营造能发挥专长并与公司共同成长 的环境。贝岭正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于实行期股制度的设想,公司不仅注重经营层,还要涵盖到每一位技术人员,公司欲 将期股制度作为吸引人才的有效手段,以增强技术创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 李彬)




>> 股票 / 新闻公告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