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股票
大盘分析
个股点评
新闻公告
投资文化


>> 股票 / 新闻公告 / 内容



焦点透视:析券商的债券融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1月2日 09:02 上海证券报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期宣布,允许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券商进行债券融资。该项措施对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 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券商债券融资的意义1.有利于建立和健全证券市场良性竞争的环境,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 在证券市场中,券 商之间的竞争主要是资金竞争。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构建券商正常融资渠道(如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等),既有利于券商 作为企业的正常发展和业务创新,也有利于建立和健全证券市场良性竞争的环境,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2.为券商持续快速 发展提供中长期资金保证券商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措中长期发展资金,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等非法违规行为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券商拓展业务规模和范围,加快业务创新,为券商持续快速发展提供资金的保证。3.有利于债券市场与 股票市场的共同协调发展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是直接融资的两个主要渠道。券商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进行融资,既有利于市场的 发展,也有利于促进社会资金在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间融通,同时也丰富了投资品种,满足了广大投资者的需求,推动债券市 场与股票市场共同协调发展。4.有利于对券商实施有效的监督对券商的有效监督是证券市场安全运行的一个关键环节。建立 完善的法制体系、加强政府监管和投资者监督是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券商发行公司债券,需要公布其财务报表和资 产评估报告等有关财务资料,这样券商就必然会把自己置于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中,有利于券商规范经营行为,减 少经营风险。

  二、当前券商进行债券融资的有利条件1.市场上资金比较充足,有利于券商的债券发行,融资空间较大。①银行存 款虽然安全性高,但经过连续七次降息后,其存款利率已降到历史性的低点,再加上国家即将开征利息税,其实际收益率更低 。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资者对储蓄存款的投资需求,导致银行存款的分流。②国债发行规模过大,发展潜力有限。19 98年我国国债实际发行额创历史之最,达6383.6亿元,1999年的发行规模可能会更大,考虑到目前我国国债的债 务依存度的国际惯例,发行国债分流资金的规模已经不会太大。此外,同期国债的年利率一般都低于同期公司债券的利率,而 券商资信等级颇高,这也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选择。③股票市场风险相对较大。股票既有高收益的一面,但同时亦伴随着高 风险,对风险承受力较差的投资者而言,股市势必成为其投资的禁区。④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风险较大,规模亦较小,目前金融 市场上资金存量的影响也较小。2.近年来利率多次下调,券商通过债券融资的成本相对较低,既节约了财务费用,也提高了 券商的盈利能力。3.券商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信较高,与之相联系的债券发行利率和发行成本也较低。

  三、开展券商债券融资应注意的问题1.发债主体应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九条 和第一百六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 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才能发行债券。同时,对发行人的净资产额、近三年可分配利润、筹集资金的投向等也有严格的规定 。2.风险控制问题在证券市场中,券商的自营业务风险很大,而承销、经纪和财务顾问等业务风险相对较小。为保障投资者 的利益,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券商应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制度(如投资决策委员会,投资项目负责制,偿债基金 制等),对券商发行债券所募资金的投资范围和结构进行调控。3.券商的资信评级问题债券的信用等级与债券的发行利率、 发行成本、流动性、发行顺利与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针对券商特有的经营范围、经营特点和财务结构,应尽快组织权威 部门,制订相关措施对券商进行资信评级。4.债券的利率期限设计债券的利率期限设计既要考虑到当时的宏观环境、市场资 金的供求状况、银行利率,也要注意把利率设计与债券的保护条款相结合。借鉴其他国家债券发行利率期限结构设计的成功经 验,适时采用浮动利率制度,以保护发行主体和投资者的利益,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此外,券商在发行公司债券时,如何 协调好它作为证券经营机构和证券发行主体双重身份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注意研究的问题。

  (周宗华)




>> 股票 / 新闻公告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