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股票
大盘分析
个股点评
新闻公告
投资文化


>> 股票 / 大盘分析 / 内容



刘鸿儒担心新基金出现一批“国企”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2月10日 10:28 中商网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日前在一次研讨会上指出,中国加入WTO后,基金业中 外合作势在必行。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国已发展起10家基金管理公司、20家证券投资基金,发行规模近450亿元,约占市 场流通市值的6%至7%。刘鸿儒援引有关人士的评论说,投资基金业将是中国金融业的又一次革命,这种革命有着深刻的体 制变革背景,以及坚实的理论、政策支持,因此基金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他指出,中国“入世”后基金业中外合作将势在必 行。下一步基金工作的研究重点,一是做好“嫁接”——国外的东西,哪些能为中国所用?看准了,就要勇敢试验,精心操作 。他认为中国基金业未来的主师将是开放式基金,尽管新兴市场有大起大落的问题,但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会有波动,等到 市场直接上升时再发展开放式基金不可行。现在走开放式之路,难是难,但必须走。

  刘鸿儒提出另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基金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他说,老基金的问题是业务方向偏了,现在担 心新基金的问题是出现一批“国企”。研究基金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已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假如沿用非市场化 方式进行基金管理人员的配置,就形不成专业理财队伍,基金人才构建走市场化道路是必由之路。




>> 股票 / 大盘分析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