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牛市之下 中小板造就129位亿万富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 01:42 经济视点报

  随着股市持续走牛和中小板扩容提速,一批中小板上市公司创始人和流通股股东的“身家”也水涨船高。

  据最新统计,中小板上市公司目前持股市值超亿元的大股东共129人,超千万元的公司股东也超过200人。

  然而,不少中小板公司的创业者却一直看淡这种市值增加所带来的“纸上富贵”。

  经济视点报记者 姜华山

  谁也不会想到,成立3年来多次更名、一直处于尴尬定位的中小板今天会如此引人注目。

  随着股市持续走牛和

中小企业板扩容提速,中小板上市公司今年平均累计涨幅高达166%,远远领先于大盘同期涨幅,而一批中小板上市公司创始人和流通股东的“身家”自然也水涨船高。据WIND资讯最新统计显示,中小板上市公司目前持股市值超亿元的大股东共129人,较2006年年底几乎翻了一番。其中,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仍以持股总市值超过281亿元稳居榜首。此外,据不完全统计,中小板持股市值超千万元的公司股东也超过200人。

  人均1.88亿

  截至9月9日,据WIND资讯统计,以中小板上市公司2007年半年报披露的高管持股数量计算,中小板持股市值超亿元的自然人股东多达129人。尽管2007年上半年中小板共8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总计452位公司高管的持股情况,较2006年年底的411人仅略有增长,但高管持股总市值却高达848亿元,较2006年年底的361亿元增长约135%,人均持股市值高达1.88亿元。

  从中小板富豪分布的行业来看,商业与机械行业仍稳居前两位,而此前居第三位的信息技术行业被传统的金属行业取代。虽然高管持股的机械类上市公司数量仅由2006年年底的18家增至20家,上升幅度不大,但持股高管的数量由65位增加至83位,接近持股高管总数的两成左右,成为高管富豪“扎堆”的行业。尤为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以来,7家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的约40位高管,持股总市值由2006年底的262亿元骤升至744亿元,一举超过8家信息技术企业的高管持股市值,该板块于是成为第三大富豪“集中营”。

  流通股东再续神话

  事实上,除公司高管外,因投资中小板而暴富的自然人流通股东也有很多。据WIND资讯统计,中小板非高管的十大自然人流通股东排名中,鑫富药业自然人股东吴彩莲因持股429万股,个人财富已超过1.6亿元,成为持股市值最高的非高管股东。公开资料显示,吴彩莲自2006年三季度购入公司337.5万股A股,以当时3元左右的复权价计算,截至昨日资产增值超过13倍。

  此外,位列第二的七喜控股流通股东关玉婵持股1511万股,资产总值也接近1.2亿元。而据本报不完全统计,除以上两位身家过亿的非高管人员的流通股东之外,山东威达美欣达盾安环境、大港股份、京新药业、新海宜、飞亚股份、三钢闽光、恒星科技、瑞泰科技等公司的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市值均已突破1000万。

  中小板企业高管持股市值排名前十中,苏宁电器一家就占了三席。

  牛市放大财富效应

  中小板的“造富”离不开A股市场的厚积薄发。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小板指数涨幅明显超越同期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进一步刺激了这一新兴板块财富效应的展现。相对于一年前的总市值水平,大族激光董事长高云峰现时身家已由10.8亿元迅速增至20.22亿元,苏宁电器张近东的身家更是在近90亿元的基础上猛增3倍多。

  一些人士感叹,今年是一个“造富”年。房价上涨、股价走牛、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推动了财富增长,中小板上市公司也赶上了好时候。一个佐证是,去年以来上市的中小板公司所创造的亿万富翁数量,远远超过前50家中小板公司的“造富”成果。

  中小板公司的良好成长性和强劲的盈利能力,也有力支撑了财富效应的展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小板公司平均主营业务增幅达28.92%,高于主板公司的28.56%,净利润增幅超过25%,使得市场能够继续给予中小板公司以较高的估值水平。目前,中小板创业者身家涨得最快的公司,往往也正是成长性和经营业绩比较好的公司。

  造富“双刃剑”

  中小板的这种财富效应,对于吸引更多的优秀民企进入国内资本市场,显然起到了强烈的示范效应。这一效应告诉未来的创业者,通过勤劳创业,通过规范运作,资本市场会给予超乎想象的回报。事实上,上市之前规范成本的提前支出,使很多创业企业在上市问题上犹豫不决,而中小板财富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他们的顾虑。更为重要的是,中小板的“造富”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扭转了国内民企的选择。此前海外股市的“造富”效应,曾是吸引这些企业通过各种模式到海外上市的重要原因。现在,创投业也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国内中小板市场。

  如今,不仅创业股东身家暴增、市场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中小板公司员工也开始通过股权激励制度享受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中捷股份、苏宁电器等公司,已经通过了股权激励方案,从而开始利用这一制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打下良好基础。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造富”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已上市或拟上市的中小企业来说,需要抵御资本市场财富效应所引发的财务造假诱惑。创业者应当把公司各项业务做实,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不少中小板公司的创业者一直看淡这种市值增加所带来的“纸上富贵”,这应该是件好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