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行业构成应多元化
本报记者 李亚 发自深圳
近来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小企业板有望率先实现新老划断。中小板实现全流通,是走向创业板的关键一步,但毕竟全流通后的中小板,仍是主板的一部分,距离海外成熟市场
真正意义的创业板仍有距离。全流通对中小板的意义何在?接下来的第二步该如何走?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香港著名投资银行家麦格理证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温天络、香港软库金汇投资银行部负责人温天纳兄弟。温氏兄弟在香港从事保荐工作多年,领导的上市保荐团队在过去7年里是香港地区最活跃的团队,上周三刚获得中国人民大学荣誉讲座教授的委任。
“通过中小企业板实现全流通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温天络认为,“这无疑是内地股权分置改革的里程碑,问题迟早要解决,如果把问题拖下去,将来处理的难度将更大。”他说,过去一年很多国内外学者不断讨论A股、H股的折让问题,“其实A股本身不通过全流通,其真正的价值根本无法得到充分的反映。”
对于全流通后的中小企业板,温天络指出,“其纵深发展应逐步降低上市门槛,但要注意,新上市企业的规模不应过小,过小不利于吸引基金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另外,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温天纳则对全流通后中小板的发展有另外的观点。他认为,“实现全流通后,对公众持股比例应该有一定的规定,以免大股东损害小股东的利益。”
资料显示,中小企业板一年来发展顺利,50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人民币515.15亿元,流通市值约为人民币143.1亿元,平均市盈率为26.13倍。其总市值已达到了香港创业板总市值的75%(截至2005年5月,香港创业板共204家上市公司挂牌交易,总市值637.88亿港元,平均市盈率为19.79倍)。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创业板近年疲态已显、交投不活跃,中小板如何在未来发展中避免重蹈其覆辙呢?
香港均富会计行新公布的《2005年全球第二板市场指南》显示,香港创业板2004年的新上市公司数目有21家,新上市集资额有近27亿港元,比2003年的不到21亿港元要高;但2004年成交额则连续两年下降,成交金额占总市值的比率下降到3%,比2003年的6%要下降了一半。进入2005年,前5个月创业板只有2家新公司上市,募集资金仅为8200万港元。市场认为,香港创业板作为一个集资平台的吸引力明显下降。
“原因是多方面的”,对香港创业板吸引力的下降,过去7年中香港最活跃保荐人之一的温天络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香港创业板推出的时间是1999年11月,正处于互联网热潮的高峰时期,早期上市公司的背景大多为计算机和网络性企业。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其融资和业务发展计划大多停顿并受到大的影响。“因此,创业板的行业构成应多元化,以免受到单一行业景气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