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中小企业板 > 中小企业板频道 > 正文
 

创业企业与资本联姻 大潮涌动中小企业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09:22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冯飞

  编者按:中小企业板获准设立一周年了。一年来,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政策,从而掀起了中小企业上市的热潮。为把中小企业板建设成“诚信之板”,深交所一方面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辅导,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创新监管措施。目前中小企业板已初具规模,今后将如何做大?本报从今日起推出“聚焦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板”系列
报道,敬请关注。

  一年前,承载着责任与梦想的中小企业板起航,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实现了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创业(成长)企业与资本“联姻”,这一曾经缔造了纳斯达克和微软神话的模式,能否同样在中国走向成功?

  在业界对上述问题的热烈探讨背后,我们看到,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关键步骤,中小企业板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培育、规范、引导和示范作用的积极意义正逐渐显现,而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意义也将在未来更长的时间里得以验证。

  活力元素迸发活力

  中小企业板的开市钟声,把那些曾悄然拉动GDP增长曲线和早已纳入世界级产业链的中小企业送上前台。

  民企上市后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各地政府纷纷实施重点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做强做优,为资本市场输送资源,如安徽省计划实施的“1355”工程,即从2005年起,重点扶持100户优势中小企业,实施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30个产业集群、50个创业基地,经过3—5年的努力,争取中小企业GDP总量接近全省的50%;江苏、浙江、广东、上海、陕西等许多地区通过建设工业园区、高新园区的方式,孵化、培育、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集群发展。

  在热烈的氛围下,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成为各地上市工作的重心之一。一些省份甚至提出,要将利用、发展资本市场与利用外资、招商引资、发展农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去认识,转变政府在利用、发展资本市场中的“无为”观念,如河南省提出要“抓住国家推出中小企业板的有利时机,鼓励具有成长性、科技含量高的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到中小企业板进行股票融资,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新的通道”;浙江省提出要做大做强具有特色优势的“浙江板块”,着力打造浙江“证券强省”,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股份公司数量超1000家,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额比2002年底翻一番;佛山市、泉州市则“争取每年有2—3家企业上市”。

  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领导和推动工作得到有力加强,如内蒙古设立了正厅级的金融工作办公室,统一协调发展区内金融市场有关事务;河南省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的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领导小组,并成立了金融办负责具体工作;深圳市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的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领导小组;重庆市成立了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和金融办,负责全市公司股份制改造和拟上市公司培育、初审及推荐工作。

  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扶持政策也相继出台。很多地方政府制定了对企业、企业管理者或股东等的具体奖励措施。有些地方政府还在土地出让金及其他规费、税收优惠或返还、财政补贴或奖励、优先推荐拟上市企业申请国家级地方贴息贷款和其他扶持性资金,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人才的吸引等其他各项配套措施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具体优惠措施。

  在中小企业上市风起云涌的背后,我们欣喜地看到,直接融资体制的安排推动了中小企业实现经济质的飞跃,如提高民营经济的外向发展水平;从比较粗放的经营方式向更加注重信用、质量、生态和遵纪守法的经营方式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此外,中小企业板的建立也吸引权益资本向民间资本流动,推动着我国民间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进程。

  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社会各界对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关注和支持也随着中小企业板的推出而情绪高涨,从而为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许多地区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等政策措施。

  一方面,中小企业服务工程建设呈现体系化趋势,初步形成全社会的服务体系。如深圳市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推进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扶持、融资担保、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江西省推进了中小企业五大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投资融资、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五大服务平台,并以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组织和鼓励管理咨询等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服务;浙江省则要求体改、工商、财政、税务、国资等部门密切配合,做好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工作。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金融扶持措施相继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如北京市启动了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为入围企业提供信用评估、贷款担保等方面的便捷服务,目前已有237家中小企业由担保公司担保获得了近13亿元的银行贷款,完成第一期贷款目标36亿元的33%;上海市实施了《上海市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损账补贴暂行办法》,向9家担保机构发放补贴款项,支持小企业发展,上海市政府还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签署了首期50亿元小企业再担保额度的合作协议,探索建立多层次担保体系的新途径;海南省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政府投入引导性资金,促进海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尽快成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

  拉动相关产业链

  业内专家称,中小企业板的出台,正值我国国民经济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时点,又值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其推出可能会促成我国资本市场面貌、社会财富结构乃至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中小企业板的推出让相关产业链迸发了活力,带动了创业投资对中小企业的投资。2004年是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大量新的海外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中国。海外风险投资机构新增风险资本占我国全部风险投资总额的55%以上,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现象与中小企业板的出台不无关系。

  深圳高新投有关负责人称,中小企业板运作后,为深圳创投行业回收、盘活在中小科技企业上的投资开通了渠道,大大增强了他们投资新企业的积极性。深圳创投行业近期将加紧培育后续上市项目源,迎接新一轮高新技术投资高潮的到来。

  而对于券商等中介机构而言,中小企业板的推出意味着做大了市场的蛋糕。业内人士认为,中小企业板的出台,将促进国内券业的分层,也将促使投行业务朝着大投行模式转变。

  早在2000年深交所开始筹备创业板之际,券商、证券咨询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就开始接触大量的拟上创业板公司,许多机构甚至成立了专事创业板项目的部门。中小企业板推出后,券商的争夺战正式打响,某投行人士甚至在一个论坛上直言不讳地报出中小企业板的通道费。除投行外,律师、审计、保险等中介服务机构也积极参与竞争,深圳保监办某负责人称,深圳保险业可针对中小企业板的特点,创新一些新型的险种。 

  深圳金融市场随着中小企业板的运作也开始焕发活力。业内称,中小企业板将集聚大量资金从而支持深圳银行业的发展。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