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市场或等待最后一击

2013年04月20日 04:5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周五成交量放大让不少投资者对未来行情重燃希望,有关海外机构将增加A股配置的说法也受到市场关注,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复苏力度?股市在二季度又将如何表现?本期财经圆桌邀请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滨、巴克莱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瑞银证券研究部副主管陈李三位嘉宾,共同展开讨论。

  ■ 财经圆桌

  增长放缓 通胀温和

  中国证券报:从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分析,经济增速是否令人失望?宏观经济处于复苏哪个阶段?

  朱海滨:从整体来说,一季度GDP7.7%的增长远远低于市场预期。7.7%,从数字上来看应该还是不错的,至少从全球来看中国经济增长还是最快的,但是纵向对比的话7.7%这个数字应该是令人失望的,基本上是2009年以后最低的一个季度。

  一季度到底差在哪里?两个最主要原因,都来自于内需。第一是零售,零售消费一季度增长12.3%,比去年四季度跌了2-3个百分点。第二是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摩根大通由此下调了对今年GDP全年增长的预期,从此前的8.2%下调到7.8%,

  黄益平:第一季度GDP增长同比降至7.7%,但仍在政府的舒适范围之内。产出虽然低于普遍预期的7.9%,但仍高于去年第三季度的7.4%。我们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增长将保持在7.5%-8.0%之间。我们认为政府对目前的增长速度感到舒适。当前“中性”的货币政策上半年将倾向于宽松。

  我们认为,自2012年以来经济减速本质上更多表现为结构性而非周期性,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已降至7%-8%。PPI和通胀的减速反映出商品价格的下降和行业产能过剩。

  中国证券报:货币政策是否会改变?

  黄益平: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环境在上半年有可能持续。尽管市场担心近几个月政策会收紧,但我们认为当前的宏观环境表明政府不希望出现大幅紧缩的货币和融资环境。随着GDP增长企稳,我们认为央行将把全年新增贷款目标定为9万亿元(2012年为8.2万亿元)。

  朱海滨:今年财政跟货币政策的搭配整体上应是“松财政、稳货币”。我们认为今年的财政空间要超出货币政策,财政可以做的领域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在服务业营改增方面的结构性减税,还有增加社会保障投入。

  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

  中国证券报:二季度影响市场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弱复苏”还是流动性紧缩?

  陈李:哪个因素存在最大的预期差,哪个因素就是主导的关键因素。当前的情况是市场一致预期经济弱复苏,即企业盈利只有季节性的环比回升,不会出现同比增速的连续上升。市场普遍认为,流动性高点已过,资金价格逐渐上升,资本市场估值持续回落。

  在经济增速和企业盈利方面,二季度可以观察到从4月到6月盈利持续改善。一是此前投入的“4万亿元”进入了基建和地产项目投资;二是政策预期将越来越稳定,政府决策将在长期可持续增长和短期经济稳定增长之间寻求平衡;三是社会产成品库存下降到历史新低,“去库存”结束,“补库存”启动的概率越来越大。投资者对“弱”复苏的定义是模糊的,只要盈利能够持续改善,“弱”预期可以转变为“不弱”、“正常”。

  在流动性和估值方面,二季度可以观察到资金处于“正常”局面。

  黄益平:新一届政府或看重中期目标,我们认为7.5%的增长速度很可能是他们的“底线”。政府回避以城镇化的名义推出大规模投资计划,而是大力开展反腐败和反浪费运动,这无疑将在短期内减弱消费需求。总体而言,我们判断新一届政府将努力在经济减速和中期结构性变化之间寻求平衡,即允许适度低速增长,通过制度和经济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因为只有通过提升效率、优化升级以及不断创新才能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市场或等待最后一击

  中国证券报:二季度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陈李:二季度市场会上行,但上行幅度有限。我们预计二季度流动性不再继续宽裕,这将制约估值上升的空间。但经济增速环比上升,或将支持企业盈利复苏。我们认为二季度市场将在业绩预期回升的基础上缓慢爬升。由于市场对流动性的敏感度大于业绩提升,二季度市场只能是温和复苏,不会重复2012年12月到2013年1月因流动性显著改善带动的大幅上涨。

  未来一两周可能集中体现负面信息。一季报业绩披露期间,非金融行业的2013年盈利预测继续下调;IPO重启传言不绝于耳;5月初检验流动性悲观预期;银监会“8号文”出台导致投资者怀疑,自4月开始表外融资将快速萎缩,社会融资总量可能大幅下滑。

  中国证券报: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房价继续上涨,这对未来政策影响有多大?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能否持续?

  朱海滨: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将遇到较大阻力,因为各地市场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例如,近期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较快,原因是这些城市过去几年实施的调控政策越来越严厉且新增供应越来越少。因此,我们认为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可能因地而异,未来2-3个月将是观察政策效果的重要时间窗口。我们认为今年房价将会温和上涨,全国房价将上涨3%-5%,一线城市涨幅则更高。这有利于经济温和复苏。但是,房价不太可能大幅反弹,因为政府将重点控制房价上涨,而且短期内市场供应将大幅增长(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内陆地区)。

  中国证券报:二季度有哪些可以关注的领域?

  陈李:战术上选择周期,战略上配置大众消费。一旦反弹窗口打开,与投资相关的中游行业有望成为亮点。水泥、机械、重卡,都有望出现反弹,但幅度有限。其一,投资者对经济盈利复苏的“弱”预期转变为“正常”预期,耗时较长。其二,流动性恢复“中性”,制约周期股估值上升空间。其三,进入三季度后,有关改革预期升温,经济转型预期继续主导市场。从中长期来看,投资者仍然会对经济转型后的长期机会更感兴趣。

  我们认为大众消费景气周期即将兴起。看好耐用消费品(汽车、家电),持续看好医药、食品。其一,大众消费直接受膨胀的流动性推动;其二,决策层的政策改革方向是有力地推动大众收入提高。即使中国GDP增速下降,投资/出口增速可能出现系统性下滑,但消费增速可能得到政策保障而延续,消费在经济中的权重会越来越大;其三,政策指引中,压制政府消费能力,但可能有力保障大众消费能力;其四,汽车、家电的景气周期显然没有结束。

  我们预计,最后的坏消息可能在未来2-3周内兑现。当前市场运行态势与去年10月、11月相似,投资者对越来越多的正面信息感到麻木,看空周期股,但是股价跌不动。或许,市场还在等待最后一击。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决定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体育中超-周挺替身救主国安1-1人和 舜天0-1
  • 娱乐港媒曝曾志伟和妻长期分居 20年没行房
  • 财经地方密集拜会铁老大:盼加大铁路投资
  • 科技工信部:智能手机不得预置五类恶意软件
  • 博客朱令律师声明 吴征:投资电影入围戛纳
  • 读书邓蓉详解:1968年邓小平专案组成立记
  • 教育高校命案让人惊愕:同窗相煎为哪般?
  • 育儿5岁男童遭女幼师掌掴全身多处挫伤(图)
  • 张化桥:企业分红的坏处
  • 李罗力:国五条错在哪里
  • 谢百三:美国人打仗的第二天买黄金
  • 占豪:反弹目标在清明节前缺口
  • 股市风云:突破长阳为主升启动创造条件
  • 股锋:反弹无法动摇股指继续探底
  • wu2198:下周股市将加速上涨
  • 罗天昊:铁路提速不可因人废事
  • 姚树洁:H7N9疫情的初步分析
  • 叶檀:地方债危机倒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