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QFII额度开闸遭泼冷水 A股短期难见外资大举入场

2013年04月19日 08:57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

  昨天,市场传出RQFII额度月底开闸以及MSCI新兴市场指数加入A股权重的消息,引发了投资者对于市场资金面改善的憧憬。或许是利好传闻给投资者带来了信心,昨天A股低开高走,沪指最终微涨收盘。多位业内人士昨天对记者指出,如果消息属实,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近期疲弱的中国股市,但资金是否会大举进场取决于外资对A股的判断,目前对于其实际效果不能有过高的估计。

  RQFII额度月底开闸

  据报道,外管局将最快于本月底启动新的2000亿RQFII额度,中资金融机构仍将获优先批核,外资大行要等下一轮受理。

  多位业内人士昨天向记者表示该消息的可靠性较大,一家总部在上海的中资券商人士向记者透露,为申请新一轮的RQFII额度,公司目前正在研发新产品。

  对于该消息对市场的影响,海润达资产总经理仇天镝昨天对记者表示,“该消息如果属实,显示了管理层呵护市场的态度,对市场无疑是正面的,但是中长期看股市上涨还得靠自身因素如经济的复苏程度;短期看,股市还受制于很多因素比如新股发行改革、IPO重启等。”

  今年3月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和《关于实施的规定》。此次修改RQFII法规后,境内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香港子公司或注册地及主要经营地在香港地区的金融机构将可以参与试点。此外RQFII试点初期只能发行债券类产品或A股ETF产品,修改后的法规放宽了对RQFII的资产配置限制,允许机构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产品类型,这也意味着取消了投资股票的比例限制。4月2日,建设银行宣布,旗下建银国际资产管理公司的RQFII资格日前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准。

  上述券商人士透露,新的RQFII产品可能会有类似国内主动管理型的公募基金,而不完全是去年初第一批的混合基金和后来的ETF基金,这将是对机构投资能力的真正考验,未来收益较好的主动型基金将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据了解,RQFII总投资额度已达2700亿元人民币。目前,已有27家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香港子公司获得RQFII资格,合计获批投资额度700亿元。

  MSCI新兴市场指数或纳A股

  昨天网上有消息称,摩根士丹利昨天下午与证监会、外管局就其MSCI新兴市场指数加入A股权重正式沟通。一旦双方达成协议,并得到中国政府批准,必将带动跟踪该指数的指数基金大量配置A股,QFII总量和单一QFII规模的限制都要突破。对此,记者经多方求证,但未能得到有关人士的证实。

  据悉,MSCI新兴市场指数权重股市包含中国、巴西、印度等。MSCI在全球不同市场都编制有当地市场指数以及全球综合指数,该类指数是绝大多数投资于全球市场基金选用的基准指数,基金公司会根据MSCI指数中的公司权重来配置股票,以使其基金表现不会与基准指数表现有过大偏差。

  “不排除MSIC新兴市场指数加入A股权重,这显示了外资大行对A股的重视程度在加强。” 国泰君安国际研究部研究员古乔艺认为,“但该指数基金由于此前已大量配置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因此具体权重和会配置多少A股尚难预料,其对A股的影响最终还是取决于外资对A股公司的偏好。”

  值得一提的是,号称“小摩”的摩根大通投资业务部门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上周四表示,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在2013年下半年将迎来大涨走势。

  消息若属实利好资金面

  RQFII额度月底开闸以及MSCI新兴市场指数加入A股权重如果属实,对市场影响如何?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昨天表示,上述消息若兑现将对A股有所提振,但是其实际的效果不能高估。

  国泰君安国际研究部研究员古乔艺认为,从春节前几只在香港挂牌的RQFII基金出现溢价,到最近一个多月出现折价,显示了资金对A股态度由乐观转向悲观。额度如果获批当然是好事,但是不代表资金会大量地进入A股,目前外资机构对A股的分歧较大,短期看不到有大量外资将入场的迹象。

  昂诺投资胡红伟对记者表示,上述消息如果兑现,更大程度上是体现了管理层引入中长线资金的一贯做法以及对稳定市场的决心,但是目前市场的低迷更多的是对经济和金融风险的担忧,因此其实际效果难以立竿见影,毕竟资金是追逐利润的,而目前市场既缺乏信心,也缺乏明显的热点和财富效应。

  “RQFII额度开闸的消息对A股会有心理上的提振作用,但是具体有多少资金进入尚未可知,毕竟从拿到额度、发行产品再到投资A股需要一定的过程。”金麒资产总经理陈宝东昨天对记者说:“根据过往其他新兴市场被纳入MSCI指数或权重提高后其股市会上涨来看,未来MSCI中国指数如果纳入A股,将使得该指数基金配置A股相关蓝筹股,会推动A股市场的上涨,该消息对银行等蓝筹股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具体效果还要看权重到底配置多大,昨天银行股探低回升或和该消息有一定的关系。”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夫妇入选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人物
  • 体育李娜入围《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物
  • 娱乐台57岁作词人急办爷孙婚 嫩妻父欲告诱拐
  • 财经地方密集拜会铁老大:盼加大铁路投资
  • 科技中国雅虎邮箱之死:终生承诺变终结
  • 博客吕令子大学生活照(图) 戴旭回应南周访谈
  • 读书正说六宫:后妃们的"工资"差别有多大
  • 教育精英入围城 在港内地生的“七年之痒”
  • 育儿去香港抢不成奶粉抢纸尿裤?(图)
  • 姚树洁:H7N9疫情的初步分析
  • 叶檀:地方债危机倒逼改革
  • 郭世邦:小微企业融资出路在哪
  • 于晓华:黄金价格崩溃只是一个短期现象
  • 张明:中国不应低估去杠杆化风险
  • 刘杉:中国经济需要去除三大病症
  • 章玉贵:中国的地方债风险及其治理
  • 冉学东:金价下跌必然预示着房价下跌吗
  • 袁一泓:呼吁彻底断绝福利分房
  • 姚树洁:撒切尔夫人鲜为人知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