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德良:急挫酝酿新一轮反弹

  ⊙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端午假期,消息面复杂,穆迪下调了全球15家大型银行评级,黄金原油等重挫。节后开盘,A股悲观情绪依然,低开低走,上证指数直逼2200点。其根源在于投资者已开始放弃短期估值,而转向担忧更深层次的经济下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以煤炭为代表的周期股的恐慌杀跌。

  确实,市场一直受困于2008年金融危机对传统产业的冲击。世界各国也在寻找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当前正处于一系列问题未解决且新的突破口又未形成的艰难时期。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其影响和被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影响已开始反映于具体的行业景气度的剧烈转换中。

  首当其冲的是煤炭。此前,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一直对归属于资源品的煤炭业高度乐观,然而今年以来形势急转直下,目前国内各大输煤港口煤炭库存量和重点电厂存煤量双双创出历史新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供求失衡。过去5年的产能开始持续释放的时候,煤炭需求则持续下降,今年以来火电企业发电量增长速度从两位数逐步进入负增长。当然,全球行业环境似乎也出现历史性拐点,即页岩气等新能源的替代效应开始显现。美国新规划电厂中,以煤炭为燃料的占比将从现在的18%左右快速下降至2015年的1%以内,同期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占比超五成。去年以来,美国煤炭出口大幅上升,而中国煤炭进口量则跃居世界第一。近期市场开始担忧煤炭的景气拐点,原有的“低估值”将遭遇直接冲击。过去一个月时间里,众多煤炭股的累计跌幅已超过20%,这种“低估值”下的杀跌,给市场信心带来的负面冲击极大。另一个重要行业就是银行,这也是机构投资者一直较为偏爱的配置对象,但除了宏观预期外,银行股又要受到来自于自身体制变革所带来的冲击。去年民间借贷市场的崩溃,直接推动了民间金融体系的改革试点,随后是不断推进的利率市场化。在这一市场化过程中,长期处于相对垄断状态的银行业将面临挑战,人们开始担心其传统盈利模式下的超额利润将不复存在。正是面临这样的预期,银行股的净资产或历史低估值的支持力便开始显著下降。

  因此,当传统产业的估值支撑不复存在时,很自然就会引起恐慌。而且,这种恐慌开始扩散,周一可以观察到恐慌情绪已传递至水泥、化工、机械、电力设备等周期性行业。面对众多不确定性(风险),投资者风险偏好开始继续下降,投资选择转向防御与防守。就股票市场而言,以消费服务业为核心的稳定成长股成为各类资金配置的重点。在高端白酒类股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之后,近段时间,这种赚钱效应尝试向地产、证券、保险以及医药等在内的消费服务业扩散,但配置对象扩散的时候,市场整体成交量并没有跟随,后续资金不足,很自然就会引发强烈震荡。

  短期内,有一个好现象就是恐慌情绪已扩散到大部分周期性行业,这是调整动能减弱的特征。不过,现阶段对市场影响比较大的是业绩锁定性最强的地产股,考虑到其相对涨幅较大,如果估值重心结束上移并选择大幅向下,那么对应的指数调整级别将会加大,市场不仅会打破10-12倍左右的PE估值(对应上证指数为2200-2300点)的估值底,而且会再次考验年初的2132点。当然,历史估值惯性不会一下子消失,传统产业的支柱地位依然会发挥作用,也就是说,现阶段的快速下探,已经为新一轮反弹提供了条件和契机。中长期则要看新兴产业的成长速度,虽然新兴产业相关优势公司的市场影响力还十分有限,但要使新兴产业从萌芽中成长至支柱产业,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将诞生众多市场热点。

  (执业证书:S1450611020014)张德良:急挫酝酿新一轮反弹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