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次探底的熊市猜想 沪指下穿年线后偏离18%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5日 22:17  华夏时报

  华夏理财研究中心

  M1被称之为狭义货币供应量,它的主要构成是流通中的现金+企业活期存款+机关事业单位及农村存款,可以说这部分活钱是进出股市的主要来源,是推动股市上涨与下跌的重要因素。

  在对过去10年间M1月度同比增速与上证指数走势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两者呈现出正相关性,并且M1在股市见顶与见底的诸多时刻有着领先指标的作用,即M1会先于大盘见顶或见底。

  华夏理财研究中心通过对2010年M1增速阶段性见顶与股市下穿年线的研究,来对股市是否将二次探底进行分析。

  2010年1月M1增速在持续上涨一年多后见顶,并在随后的数月内连续走低。与M1增速出现拐点预警熊市来临相呼应的是,4月22日,上证指数下穿年线并大幅走低,在20个交易日内偏离年线幅度高达18%。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M1增速下降的趋势与上证指数大幅下穿年线两因素共同存在的情况下,上证指数短期内出现反转行情的案例,近十年中未曾出现。

  或许我们正经历证券市场本世纪的另一个熊市。

  沪指大幅偏离年线

  短期恐难反转

  2008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后续影响的不断显现,上证指数高位回落,至2008年10月28日最低跌至1664点。上证指数在1664点见底后随即开始出现反弹行情,并于2009年8月4日创下反弹最高点3478点,随后大盘高点逐步降低并于2010年4月22日下穿年线。

  截至5月21日,上证指数在下穿年线后快速下跌,并在20个交易日内创出阶段性低点2481点,偏离年线幅度高达18.09%。

  而从近10年的历史经验中可知,牛市行情中,调整一般不会下穿年线,即使上证指数出现调整并下穿年线,偏离幅度也不会太大,均呈现出下穿后短期重回年线上方的走势。而下穿年线并大幅偏离,且短期内无法修复的状况则全部出现于牛转熊的阶段之中。

  在1999年5月至2001年7月的牛市行情中,上证指数大幅上涨,在上升过程中出现过两次下穿年线的情况,但股指在下穿年线后即出现短期底部并大幅反弹,上升势头得以延续。

  1999年12月24日,上证指数在连续调整3个多月后下穿年线,但在之后的第5个交易日中便出现了报复性反弹,当日股指大涨2.91%,一举站稳年线上方,并在随后的交易日内持续上扬。此次牛市行情中的下穿年线,最大偏离值仅为1.7%。

  2001年2月21日,上证指数再次出现调整并下穿年线,而这次仅用了两个交易日就重回年线上方并在随后继续保持上升趋势,这次下穿年线后的最大偏离值同为1.7%。

  2005年至2008年的牛市与2008年底至2010年4月的两次牛市行情中,上证指数均未在上升过程中下探过年线。而下穿年线后并且大幅偏离的情况只有在牛市转熊市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2001年7月27日,上证指数下穿年线开始了熊市之旅,在下穿年线后的20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偏离年线最大值为10%;2008年2月22日,上证指数下穿年线并在之后一路走低,20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偏离年线最大值为20.8%;2010年4月22日,上证指数同样下穿年线,而此次20个交易日内的最大偏离值为18.09%,略低于2008年但大幅高于2001年。

  虽然不能用年线对于股指的支撑效果简单判断此次下穿年线后大盘已经进入熊市阶段,但是从历史经验可以看出,18.09%的偏离幅度,在近10年来,没有一次大盘可以在这种走势下短期反转重回牛市。

  M1增速见顶疑似拐点出现

  M1月度同比增速在2010年1月的见顶回落似乎也已提前3个月预示着熊市的到来,此时的情形不难让人联想起2007年8月M1增速见顶后上证指数在2个多月后的见顶回落。

  结合对1999至2007年股市几个阶段中M1月度同比增速对于股市的影响,我们也可以看出,在2008年下跌——2009年反弹——2010年下跌的三段过程中,M1增速与股市走势呈现出正相关性与先行指标的特性。

  2007年8月,M1月度同比增速见顶并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内逐步走低,同期,上证指数在2007年10月见顶6124点后持续走低,其中,M1增速先于上证指数2个月时间见顶及出现拐点。

  在随后的时间内,上证指数由6124点回落到2008年10月的最低1664点,其间,M1增速与上证指数走势保持了高度的相关性,并一同于当年11月探明底部区域。

  2009年2月,M1月度同比增速拐头向上,当月大增10.87%,相比前月大涨4.19个百分点。

  从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M1增速均保持了持续上升的态势,但从2010年2月以来,M1增速持续走低,使得2010年1月的M1增速成为了近一年上升过程中的最高值。在M1增速拐点出现的3个月后,上证指数在震荡盘升了一年多后首次下穿年线。

  这与2007年8月M1增速出现拐点后,上证指数2个月后见顶并跳水体现出了相同的特性,即M1月度同比增速拐点对于股市反转的先行指标特性。

  估值合理、流动性拐头向上、政策向好后市场预期企业盈利增长三重因素促成了2008年底至2009年股市的上升行情。

  进入2010年,估值因素在经过了股指的大幅下跌后已进入合理区间,这是支撑短期股指不再深幅下跌的一个原因,但是M1增速在今年1月阶段性见顶后出现回落走势,这不得不让人担心,为期12个月的流动性上升趋势将随之改变。

  4月开始,国家对于房地产的铁腕调控使得市场人士普遍担忧经济增速将因此受到影响,从而对企业盈利预期普遍下调。在估值合理、流动性存疑、调控政策未转向的情况下,股市未来仍将保持弱势格局。

  观点

  ●中邮证券策略分析师程毅敏:M1增速的涨涨跌跌反映在证券市场的趋势性变化中是比较明显的。M1中,居民存款占比55%,企业占比为40%左右,两者对于资金存取的变化反映到股市就会出现趋势性的波动,可以说在大趋势下M1增速与股市走向是有相关性的。

  ●长城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腊博:从指数上看,目前已经处于牛转熊的过程当中。现在将股市定义为熊市为时尚早,因为在指数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仍然有活跃的板块,因此并不符合真正意义上熊市的特征。我国的资本市场与M1增速的环比相关,未来如果M1增速能够在近几月的环比下跌后反弹上涨,并保持上升趋势,股市的问题就不大。

  政策

  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

  2007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8年的宏观调控任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7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2008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是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一保一控”。

  8月初,央行调增了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

  9月16日起央行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核准了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建设项目。

  10月25日,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国已经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同时兼顾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

  历史回放

  2001年7月-2005年12月的熊市周期

  从2001年7月27日上证指数下穿年线开始,我国证券市场开始了近十年来最长的一段熊市经历。至2005年12月29日,上证指数上穿年线结束熊市,此间共运行了1069个交易日,累计跌幅44.13%。

  在这轮熊市周期内,M1月度同比增速与上证指数走势呈现出高度相关性,几次顶部与底部的出现几乎在同一时刻。

  2002年1月,在连续下跌近40%后,上证指数在阶段性见底1339点后出现反弹走势,而同期M1增速的见底再次扮演了预言者的角色。2002年1月,M1月度同比增速仅为9.5%,但从2月起开始的震荡盘升再次与上证指数走势呈现了正相关性。

  在2002年2月至2004年4月的两年多时间里,上证指数走出了宽幅震荡格局,从2002年1月见底至2004年4月反弹见顶,涨幅达30%。在此周期内,M1月度同比增速也出现了触底-反弹拉升-高位波动的形态。其同比增速在2004年4月见顶后开始震荡回落,而同期上证指数也走出了相同的走势。

  在M1增速与上证指数同期回落一年后,M1增速数据再次成为了熊市中的底部预言者。

  2005年3月,M1增速触底反弹,至6月出现了高速增长。同期上证指数在6月6日触底998点,随后震荡盘升。至2005年12月29日上证指数上穿年线结束熊市,M1月度同比增速与上证指数走势保持了高度的相关性。

  2005年12月至2008年2月的牛市周期

  在长达一千多个不眠之夜后,上证指数迎来了2005年底至2008年初的大牛市,其间共运行518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277.72%。

  2005年3月,M1增速见底后持续走高,3个月后上证指数见底998点,随后大盘持续反弹并于12月底上穿年线开始了牛市行情。

  在这轮牛市行情中,M1增速与上证指数走势呈现了极大的相关性,两者大体方向呈相同走势,并且,M1增速在2007年3至5月的阶段性放缓与上证指数2007年的5·30暴跌形成呼应,8月M1增速的见顶及随后的增速回落也对上证指数10月见顶后回落形成了先行提示。

  自上证指数2005年12月底上穿年线后,大盘保持了持续上涨的态势,至2007年5月30日前并未出现过大级别调整。虽然5·30暴跌中印花税因素成为导火索,但是M1增速在持续反弹了近30个月后后续乏力,M1月度同比增速在2007年2月阶段性见顶及随后3个月的持续走低也许才是5·30暴跌的根本原因。

  2007年2月,M1增速在持续上涨了两年后阶段性见顶,当月增幅为21%,随后的3月至5月增幅分别为19.8%、20%、19.28%,持续三个月的M1增速全部低于2月的情况是此轮牛市行情两年来第一次遇到。

  在5·30暴跌之后,上证指数重回升势,而M1同比6月的增速也出现了5月之后的反弹并持续走高,并于2007年8月触顶并开始了缓慢的回落过程。此后上证指数于2007年10月见顶6124点后大幅回落,M1月度同比增速指标再次领先上证指数两个月见顶。

  2007年8月,M1增速22.8%,为本轮牛市行情以来最大值,之后,M1增速明显呈现出回落走势,并在2008年2月环比大幅降低,同期,上证指数在2008年2月22日下穿年线,结束了长达518个交易日的牛市行情,开始了2008年的熊市。(本专题撰文 郝英)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