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三季度弱势格局持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2日 13:42  中国经营报

  距“4·19”大跌之后不到一个月,A股再次遭遇黑色星期一。5月17日,沪深股指跌幅双双超过5%,跌破之前不少基金认为的安全线2600点。从4月19日以来的一个月内,上证指数连破3100点到2600点等6个整数点大关,下跌了近600点,跌幅超18%。

  与此同时,监管层新批基金数量逐渐增多。在目前这个时点,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是一个最佳的建仓期吗?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嘉实价值优势基金基金经理陈勤、华商产业升级基金经理胡宇权、华泰柏瑞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汪晖。

  市场估值与历史低点接轨

  《中国经营报》:最近的大盘持续暴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如何判断目前的市场形势?

  胡宇权: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政府对房地产的严厉调控,导致市场担心未来经济受到不利影响;二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市场担心紧缩政策可能过度影响流动性,导致市场资金不够充裕;三是希腊债务危机的影响,市场担心国际金融风暴第二波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再次产生影响。

  不过,市场已经消化了大部分市场信息,但仍需要时间稳定投资者情绪。经济形势仍然很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会带领中国经济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经过短暂的冲击企稳后,市场将会出现较多的结构性投资。

  陈勤:去年3季度末、4季度开始,市场就在怀疑这一波由宽松政策催生的行情什么时间结束,最后终于等来了政府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额度控制、房地产新政等调控政策,但这次调控是有保有压,单看地产政策应该说是历史上最严厉的,但像新能源、智能电网、生物医药等行业,国家是大力扶持的。这轮调整属于中国经济上升过程中的预期回落,一定要在这个大背景下正确看待本轮调整。

  《中国经营报》:什么时候才可能出现转机?投资者该如何把握调整的时间节点?

  汪晖:近期的市场调整是投资者对政策紧缩预期的自然反应。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政策的主基调仍然是从紧。之所以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市场还是维持弱势,主要是因为政策紧缩的效应还将继续发酵、悲观预期之市场反应仍可能会继续深化。

  只有在政策紧缩效应弱化之后,股市才迎来机会,我们初步判断,新一轮行情启动的时点出现在3季度下半段至4季度上半段的概率较大。之所以认为几个月后股市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机会,则主要是基于如下原因:首先,流动性在持续负面后将在几个月后趋于积极。信贷紧缩效应也将在7暂前后得到实质性弱化,按照我们的测算,8暂公布的7暂信贷增速将在前几个月持续下降的基础上到达阶段性底部并有望稳定数月(2005年998点出现在6月初,而当年6月公布的5暂信贷增速恰好到达阶段性底部)。在信贷紧缩下,货币的紧缩也在进行,8暂前后就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其次,在美元上涨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的逼近或加息的落地将有效地缓解国内的物价压力,进而缓解进一步紧缩的政策压力。

  结构性风险与机会

  《中国经营报》: 大跌之后,市场机会何在?投资中如何捕捉新的投资机会?

  汪晖:在政策紧缩效应弱化之前,我们认为防御仍是主要方向,医药、高铁产业链、部分新兴产业仍是投资的关键方向;而在政策紧缩效应弱化之后,我们倾向于均衡配置,前期超跌的周期类行业有估值修复的行情。

  陈勤:我们看好中小盘个股下跌调整带来的一个结构性的机会,同时,我们可以寻找的投资方向,还是紧紧围绕着中国长期的城镇化、人口红利以及新兴产业政策等等方面,沿着这几条主线去寻找那些未来发展空间比较大的个股。另外包括价值和价格严重偏离的这种个股,甚至包括分红率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就是业绩增长比较确定的这些个股,我们觉得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一些投资方向。

  胡宇权:我们觉得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政策的指向就是调结构,调结构的一个核心点就是让以前传统的增长模式朝现代的经济增长模式来转变。调结构是为了产业升级,在实体经济中,新能源、工业节能、移动互联网等行业的发展,都是现实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受益的公司因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扩大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实际运作中,可以紧跟政策指引,重点投资于信息网络、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