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跌之后是否加仓良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6日 23:59  北京晚报

  整个8月份,A股累跌近22%,创15年来第二大单月跌幅,也令A股成为8月份全球跌幅最大的市场,市值一个月蒸发5万亿元人民币。

  来自市场的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长期国债收益率隐含的股市潜在升幅已经提升到50%的水平上。8月28日最新发行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54%。对应当前A股相对于2009年的市盈率为18.6倍,隐含股市当前收益率为5.38%,远远高于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水平。

  根据这一数据,如果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收益率重合,意味着A股市场将上涨52%,A股的动态市盈率将上升到28倍左右的水平。

  另一个不容置疑的数据是,A股已进入全球低估值市场行列。据统计,此次暴跌之后,沪深300指数相对于2009年和2010年预期收益的市盈率分别为18.6倍和14.9倍,对未来12个月预期收益的市盈率为15.8倍。当前,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为17.2倍,摩根AC世界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为17.1倍。也就是说,中国股市的动态市盈率已经进入世界平均水平。

  那么,A股700个点的暴挫之后,是否带来投资良机呢?请看身处市场之中的投资者如何说?

  逃顶人士

  寻找确定性

  3400点前选择清仓,从而顺利躲过此次调整——北京私募人士张可兴一时成为市场争议的焦点。

  不少股民询问本报记者,私募们是否有什么内幕消息,或者是有何方法?张可兴的回答值得多数投资者深思:并非预见到了市场的调整。

  “这次幸运,绝不是来自对于市场短期走势的判断正确,也不是缺乏独立思考的盲目操作,只是验证了这次市场的逻辑和我们恪守的投资逻辑相一致。”张可兴对记者说。

  并非通过预测大盘而买入和卖出,而是遵守投资纪律,因认为市场估值过高而卖出,这是张可兴的逻辑。

  从7月27日清仓A股至今,上证指数从3435点跌至2700点,跌幅已达20%多。张可兴曾持有的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平安等部分股票跌幅已经超过30%多。这位私募人士表示,从现在的价格到其卖出价,需要上涨40%至50%左右,然而,能做到40%至50%的年收益率,对于一个优秀的投资经理是相当困难的。

  “事实上,只要能够高确定性的创造投资回报的投资方法都是可取的。投资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时间投、投什么,而是为什么投,背后确定会获取回报的依据是什么。”张可兴补充说,只要是利用股票价格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差距进行的投资就是价值投资,背后的根源则是依据一个股市中的“确定性规律”。

  在张可兴的眼里,确定性即“短期内市场是无效的,股票价格会偏离企业价值;但长期而言,市场又是有效的,股票价格终将反映企业价值”。

  而在此次暴跌之后,张可兴又公开表示,目前个别股票已经出现了安全边际。

  “捂股”一族

  到底谁错了?

  “钢铁股跌得真狠,30%就这样蒸发了。还有远洋、金融、保险股,半年的利润就这样没了!看来市场对经济见底还是采取怀疑态度,所谓的‘纠错’行情开始了?”面对此次市场调整,不少始终坚持“捂股”的股民开始怀疑:到底是市场错了,还是坚定持有者错了?

  有人质疑,也有人开始反向操作。网名昵称“牛排”的个人投资者告诉记者,他在8月28日这一天就开始加仓宝钢,价位是6.9元。

  “牛排”说,他个人的看法是钢铁股在这次的调整中大幅下跌非常不正常,钢价下跌也只是暂时的现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缺少不了钢铁行业。他预期宝钢明年能恢复正常经营,每股收益达到0.7元,在7元以下选择加仓是个正确的选择。“牛排”的说法是“最近我看到人人在抛售钢铁股,大家唯恐避之不及。股市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因为最终大多数人是错误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予才是股市的投资之道。”

  不过,选择加仓宝钢,除了大幅下跌带来吸引人的价格外,“牛排”更重要的理由主要还是看好调整后的A股,下跌释放了大量风险。

  “风险释放后才有后面更精彩的行情。我不知道调整的具体点位在哪里,也不知道后期还有多大的涨幅,我只知道按自己的操作原则进行买卖。”他最后说,“任何人无法改变我的原则,权威不能,市场不能。”

  “牛排”强调,暴跌只是市场的正常调整,而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只有用市场未来的走势来证明。

  闪电来时你必须在场

  股市动荡,各个股票吧里也纷扰不宁。这不,两名小散正就A股这次700点的调整在搜狐论坛里争论不休。

  散户A:大师说过,闪电打下来的时候你必须在场。因为你不知道闪电何时会下来,也就难于判断你是否应该离场。所以,很多时候,只能在市场里呆着。

  散户B:这个也很好判断啊,闪电来临之前必定是乌云密布,那时候还不回家歇着还等着在外面淋雨,等闪电劈自己啊?不要告诉我什么时候乌云密布都不知道啊,如果你在六七十倍市盈率的时候或股指半年大涨100%多,企业盈利同比还在下滑的时候都看不见乌云,我也没办法了……

  散户A:大概不是那么容易的吧?我看到18倍市盈率的时候没乌云密布,闪电已经来了呢,我应该15倍市盈率就卖出吗?

  散户B:那要涨到多少才能看见乌云呢,4000?5000?创新高?扣除10家利润贡献最大的公司,上半年两市企业的盈利同比下滑36%,这个数据能支撑100%多的涨幅吗?

  散户C:争了半天,“闪电”的意思好像是指股价上涨的那个时期吧?

  实际上,小散的争论代表了当前不少投资人的困惑。

  “闪电来临时你必须在场”——这一说法,来自查尔斯·艾利斯在《投资艺术》一书中,针对美国股市标普指数的一段论述:

  “拿掉市场表现最好的10天,平均投资报酬率就会少掉1/3,从18%降为12%,这10天占整个期间的比率不到0.5%。拿掉次佳的10天后,几乎又使投资报酬率再少掉1/3,降为8.3%。去掉表现最好的30天后,这30天占整个期间的1.5%,投资报酬率就会从18%掉到5%。”

  查尔斯·艾利斯在文中引述说,从1926年到1996年,在这段漫长的70年里,股票所有的报酬率几乎都是在表现最好的60个月内缔造的,这60个月只占全部862个月的7%而已。如果投资人能够知道是哪些月份,获利无法想象,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如果错过了这些表现绝佳但不算太多的60个月,就会错失掉整整60年才能积累到、而且几乎等于所有的投资报酬率。其中的结论就是:“闪电打下来时,你必须在场。”

  你何时扣动扳机的?

  “办公室的一大姐死守一个月中信证券,今天狂哭割肉了!”9月的第一天,安波在QQ里悄悄给几个朋友传递着消息。

  “大姐上月初35块多买后一路下跌,开始不舍得割肉,后来曾信誓旦旦地说要死守到底,今天突然精神崩溃,心灰意冷,全部割了,亏了32%呆坐在那里暗自抹泪。唉,早知今日,当初何不早割?唉,既然已经守了一个月,何必在今天又大跌时割掉?又不急用钱,中信又不会倒掉,怕什么呢?”安波写完这段话,自己也不禁叹了口气。

  安波想想自己,不久前买入的兴业银行,也是30元买,35元抛,40元又重仓,本想不抛了,一直捂股,结果却一头跌到30块。

  和安波这样的小散户相同的是,老股民周建强在这次调整中选择了持股不动。由于主账户内均为金融股的原因,这次调整老周的账面盈利从最高位下降了接近50%。

  但与众多散户不同的是,老周的“捂股”时机是从去年10月开始的。尽管账面盈利下降了50%,但还有约100%的空间才到达他的建仓成本线。

  “我自认没能力高抛低吸,也没能力把握波段,所以只能一直持有。”老周承认,他确实从资金的动向已经预见到了调整的来临,但并不知道调整的幅度和时间。但最重要的是,老周认为自己手中持有的企业并未明显高估,因此仍然决定持有不动。

  “我投资收益的对比标的只是指数的增长率,目标是长期战胜指数。”老周说,他只选择“大象出现的时候才扣动扳机”。所以,只在去年10月熊市最低迷的一段时间才出手买入。

  那么,卖出手中股票的条件又是什么呢?“一是价值确实高估,或者是价值相对高估。二是宏观经济明显恶化。还有如行业竞争过度,企业资产质量有恶化趋势等。”老周回答说,不管闪电来临时市场是上涨还是下跌,他只关注手中的企业状况。

  便宜货还是垃圾货?

  当前的股票市场,究竟是不是捡便宜货的时候呢?

  《大巧之门》的作者、投资人陈宏杰有过这样一段精彩论述:“从惊慌的旅鼠手中接过便宜货,是投资成功的第二步。但惊慌比较容易实质化,便宜不便宜就有讲究了。从貌似惊慌的人手里自以为捡了个大漏,说不定是打眼。所以便宜不便宜,与对方是否惊慌没有必然联系。”

  陈宏杰说,可以认为惊慌的人可能会恶意压低卖价,却也不能排除他没有压价的可能,这个或许是源于其一时小聪明,更有可能是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合理价。

  确实,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合理价,“便宜货”很可能又会成了烫手山芋。

  在另一位投资人士郭焱眼中,市场也并没有足够的便宜货出现。他的态度是:等待。

  郭焱认为,从6000点到1664点,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市场先生是有些悲观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报出让人咋舌的低价。而从3400点到2700点,市场先生确实做出了一副悲观姿态,但市场上似乎并没有出现“让人心仪的价格”。

  郭焱打了个比方:“一个一米八的成年男子,我们不用知道他具体有多重,而只要看一眼,或者听一个数字,就大概知道他是胖还是瘦了。比如如果他在100斤以下,我们就会说这个人有些偏瘦了;而200斤以上,就可以算做是个标准的胖人了。其实股票估值也是这样。”

  “就拿最简单的市盈率来说,弱周期行业在10倍以下,就可以看出是低估了,如果是5倍市盈率,连最普通的投资人都能明显判断是绝对低估了。所以,低估与否是看出来的,而不是算出来的。”郭焱说。

  “不要忘记,等待,其实也是一种投资。”他最后提醒说。

  本报记者 丁文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