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000点攻坚战正以另类方式悄然展开

  继上日上摸2995点回落后,昨日沪市仅仅摸高至2988点后即回落,尾盘下跌21点,低收于2946点。然而与3000点屡攻不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个股涨跌比却是584:288,且有27只个股涨停。由此可见,3000点攻坚战正在以另类方式悄然展开。

  ⊙世基投资 王利敏

  3000点看似成了“拦路虎”

  沪市自上周三急跌至2761点止跌企稳后,次日一根百点长阳拉开了反弹序幕,持续的三连阳,使大盘本周一最高上摸至3004点,但当日尾盘仅低收于2993点,随后大盘再也没有上摸过3000点。

  我们注意到,本周前四个交易日中,在周一上攻3000点未果后,市场上关于大盘将二次探底的说法占了上风,以至于周二在类似中国铝业江西铜业半年报业绩大幅度滑下和浦发银行将大规模再融资等利空作用下,市场再度出现恐慌性抛售,最后虽然经多方主力极力拉升,大盘还是下跌了2.59%。尽管众多投资者惊魂未定,但周三大盘低开后却一路上扬,并在盘中上摸了接近3000点的2995点。而昨日多数投资者都认为大盘有望再去挑战3000点时,大盘却出现剧烈的盘中震荡,仅仅上摸2988点就掉头向下。

  从理论上看,自2761点的反弹其第一目标位是补去8月17日留下的3039点到3020点向下跳空缺口,然而如今3000点的整数关却成了上补缺口的“拦路虎”。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如果人们细观盘面就会发现,与6、7月份大盘一路逼空时权重股大幅度上涨不同,如今这些股票不但不上涨,还屡屡成为拖累大盘上行的“空军”部队。

  大盘低调小盘高调的玄机

  自2761点反弹以来,人们发现,市场出现“大盘低调、小盘高调”的奇特现象。

  所谓“大盘低调”,其一是指大盘表现疲软,其二是指大盘股表现疲软。而“小盘高调”包括,一是大盘走弱时,个股行情活跃,二是小盘股表现活跃。

  据统计,尽管本轮反弹走势始终摇摇晃晃,但个股一直异常强势。以沪市为例,8月20日起日线出现三连阳。从阳线实体看,分别为126点、49点和32点,看起来实体越来越短,但涨停的个股分别达到21只、29只和35只。也就是说,尽管大盘涨幅越来越小,但涨停的个股反而越来越多。本周二,沪市虽然大跳水,尾盘跌了77点(跌幅为2.59%),但仍有17只个股涨停,而本周三、四,大盘虽然分别涨51点和跌21点,但涨停板的个股却分别高达42只和25只。

  耐人寻味的是几乎所有涨停股都是中小盘题材股。与此同时,前期风光无限的金融、地产以及煤炭、钢铁、有色等基金重仓股却成为近期暴跌的“重灾区”。本周二的暴跌中,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A中国太保等居然出现盘中跌停。

  正是这种奇特现象,使得沪市3000点屡攻不克。如果我们对各类指数作一下比较,便十分清楚:沪综指还在3000点下方,深综指已差不多补完缺口(相当于沪市3039点位置),中小板指数早已彻底补掉缺口。所以只要权重股稍稍发力,局面就大不相同。

  维护股市稳定各方有责

  如果说,原先频频走出逼空走势的市场,明显有过度投机、过度疯狂的成分,那么近期股市转眼间变成了一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弱势市场,同样也已经不太正常。

  平心而论,近期大盘(尤其是大盘股)弱不禁风,虽然有前段时间涨幅过大、过快需要调整的因素,但近期的跌幅明显已经有点过度。以大盘为例,指数跌到120日均线附近,等于说,半年内买进股票的投资者都已经面临套牢的危险。从大盘股看,众多金融股,例如平安、国寿、招行股价等已经低于其H股股价。据媒体报道,到本周三,AH溢价指数已经跌破历史均指,表明A股的疲软不是因为估值的问题。

  其实造成当前疲弱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近期巨大的扩容压力。一是这些权重板块本身的再融资压力,例如近日万科、武钢、浦发和招行分别提出增发或配股要求,而且融资额往往都在百亿元以上。二是大盘面临巨大扩容压力。中国建筑光大证券分别融走了501亿和109亿资金。近期推出的中国北车和中冶融资额都在百亿以上,至于今年以来提出增发的公司更是不计其数,而市场的资金面却由于出现“微调”而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大盘从6124点开始走熊,很大程度上与中石油上市首日天价、中国平安天量融资计划有关。所以,当务之急是及时改善市场的供需矛盾、积极维护股市的稳定发展。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