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沉着应对IPO重启预期 行情在犹豫中上扬

上证指数

  随着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的结束,对IPO何时重启的预期不绝于耳,市场波动有所加剧,投资者的担忧再度浮现。其实,融资是股市的正常功能之一,丧失融资功能的市场是畸形的。IPO固然有其利空的一面,也应看到其利多的一面,只有双向供给(股票和资金)源源不断而来,股市才能健康发展。我国经济复苏的迹象非常明显,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行情不会坏到哪里去,坚持长期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完全不必理会IPO重启预期导致的市场波动。当然,由于市场已处于相对高位,短期震荡难免,短线投资者回避一下可能的风险也在情理之中。

  一路“抖豁”一路涨

  应健中

  面对如今诡异的股市走势,有个朋友在MSN签名栏上写道:一路抖豁一路涨。所谓“抖豁”,是上海话的俚语,意思是指犹豫和彷徨,在上海话中,这两个字的语境比犹豫彷徨恐怕更生动些。

  今年以来做股票的人好像没有一个不“抖豁”的。这种“抖豁”不是发生在现在,在年初时大家就“抖豁”得一塌糊涂。现在时隔半年,如果我们将当初大多数机构对2009年市场的报告拿出来读一下的话,是会贻笑大方的。那时大家都认为上半年没有行情,行情在下半年,下半年即便有行情,行情也不大,有些经济专家甚至认为2009年股市不跌到1000点已经是上上大吉了。“抖豁”也就罢了,关键是相当多的人将筹码清在地板价上,那才是最痛苦的。时隔半年,金融危机依然还在肆虐,PPI、CPI指标仍没有什么起色,可股市却涨了1000多点,人们也许会指责这市场不规范、不理性,其实市场永远是正确的,股市的走势永远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市场永远是顺势者赚钱、逆势者赔钱,如此而已。

  股市走势历来有三段式——行情在绝望中产生,在犹豫中上扬,在欢乐中死亡。1664点时的绝望我们经历过了,6124点时的欢乐我们也经历过了,如今我们正行进在三段式中的第二段,即行情在犹豫中上扬,这种犹豫就是上海话中所说的“抖豁”,或者说,大家都不“抖豁”,行情就结束了。正因为“抖豁”,行情就越抖越高。所谓犹豫,所谓“抖豁”,实际上是多空角色的不断转换,大多数人在这段行情中属于买进后小套,一解套就跑,或者买进后有盈利就跑,见跌不下去再买进,买进后有盈利再跑,就像“猴子掰苞米,抓一个丢一个”,击鼓传花般地将股票炒来炒去,这样反而使成交量放大,夯实了股价。所以在今年的市场走势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奇迹,大盘在暴涨暴跌中上行,每创一个新高就引发一波杀跌行情,然后再创新高,上证指数出现了翻山越岭般的走势,未来很可能沿着行走了半年的上升通道继续行走下去。

  面对如今翻山越岭般的市场走势,持股仍是明智的选择,有短线经验的投资者完全可以在这种翻山越岭的走势中追波逐浪。踏空行情的人在操作上可如下应对:第一,趁市场回调之际入市,今年的市场回调频频,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踏空者切入,分段建仓,现在应该说还来得及;第二,选股没有感觉的话,可以去买点基金,让专家们去选股,您可以获得市场的平均利润;第三,买入还处在打折状态的封闭式基金,现在股市涨了,基金的折价率也下降了,但打八折的基金还是蛮多的,这类品种进可攻、退可守,是一种防守型的品种。

  年底“冬播”者该分批“春收”了

  李志林(忠言)

  去年年底,市场在1800点一线缩量横盘,绝大多数基金和机构认为2009年股市是“前低后高”,即上半年往下走,下半年才往上走。我则大声疾呼“元旦前大胆冬播,必能成为大赢家”。而今,当股市5个月内上涨了53.4%,基金普遍满仓看多时,我则主张,年底“冬播”者该分批“春收”了。

  中国股市20年的历史证明了“冬播丰收”的正确性,1998年我在《走进赢家》中谈到:自然界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国股市的运行却是“春升、夏不涨、秋割(肉)、冬套”,遂提出了“冬播、春收、夏歇、秋抢”的八字方针。“冬播”的期限在元旦,“春收”的期限在5月底,“夏不涨”的原因一是中国人喜欢大跃进,“春生”时将“夏长”一并完成;二是因为每年从6月份起因半年报因素总是搞突击扩容,导致供大于求,所以需要“夏歇”。眼下正值去年年底“冬播”者春收、保证胜利果实、准备夏歇的时段。

  中国股市20年中月线六连阳以上只有两次,一次是在2000年1至7月,另一次是2006年8月至2007年5月,那是出现在特大牛市中,而目前六连阳的基本面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难以达到前两次的水平。与此同时,目前指数离5月均线2464点过远,有强烈的回探要求。

  狂拉大盘蓝筹股标志着上半年行情进入尾声。从5月25日以来,中石油、中石化、工行、建行、中行五大权重股涨了15%左右,有色金属、煤炭、钢铁、银行等板块群体飙升,几乎吞吃了200点涨幅的大部分。而基本面和资金面均不支持大盘蓝筹股爆发大行情,只能视为弱势股补涨,是前五个月跑输大盘的基金抢利润做账面的行动,这表明行情离波段顶部不远。

  沪市2月16日上冲2389点时成交1807亿,4月13日上冲2500点时成交1906亿,但本周跨越2700点、冲击2800点时虽大涨88点、54点,连续三天创新高,但成交量仅1590、1640、1623亿,周四大盘跳水50点却放出1831亿今年第二天量,这是典型的量价背离。日后上涨时若不能放出比此更大的成交量,构筑复合型头部的可能性就很大。

  前五个月股票供给是零,而资金需求巨大,这从2400点时的成交量越过6000点水平便可见一斑。但进入6月份,股票供给将重新启动,估计6月下旬中国建筑等大盘股便将发行,而五六月份的新增贷款将进一步减少,尤其是票据融资为零,估计5月份的M1有可能下滑。一旦出水管大于进水管,市场即便不跌,最后结局也只能是滞涨。因为,供求关系乃商品市场最本质的关系。

  根据股指二五八演进规律,在1800点平台、2200点平台、2500点平台,我均坚决看多,认为2800点必到。但到了2800点之后,再往上的平台就是3200点。这将面临去年6月12日—7月底2775点—2957点箱形压力和3000点整数关的压力,径直上冲难度甚大,要冲也应是充分调整后下一波段的事。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走出熊市阴影乃当务之急

  王利敏

  本周股市再现今年以来节后大涨的神奇一幕,一举突破2700点,直逼2800点关口,导致众多过度谨慎的投资者再度陷入踏空的尴尬之中。其实,自1664点上涨以来,屡屡有人踏空,以至于有报道说30%的投资者在这波行情中没赚到钱。笔者认为,对这些投资者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快走出熊市的阴影。

  端午节前,有不少投资者向笔者咨询,究竟应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我的回答是:关键是看你承受风险的能力如何。据统计,今年以来,每次节后都是大涨的,还特意分析了为何多头行情中节后往往大涨的原因。遗憾的是,据说多数人还是担心节后股市不好,清了仓过节。

  虽然今年以来节后大涨的概率几乎达到100%,为什么多数投资者还是缺少持股的底气?根本原因还是因去年的大熊市让投资者吃足了苦头,例如去年“十一”后首个交易日,大盘曾经暴跌5.23%!于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很多人且不说节日不敢持股,即使在寻常的日子里,市场稍有风吹草动,便急着抛出筹码,甚至把刚刚买进还没有赚钱的筹码像烫山芋那样扔出去,自然造成大盘持续上涨后仍不赚钱。

  其实,多数投资者(包括专业人士)今年以来屡屡看不准行情,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尽管熊市已逐渐远去,但仍然没有走出熊市的阴影,摆脱熊市的心态。表现在对行情的判断上,有几种情况:一是大盘每一次创新高,便自以为是地预测所谓的阻力位、顶部,由此导致高位稍有波动便落荒而逃,屡屡踏空;二是每当大盘稍有回落,便预测大盘会跌多少多少点,结果大盘并没有跌得那么多,自然又会踏空;三是市场稍有利空传闻,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抛出筹码再说,结果大盘并没有下跌。

  多头行情之所以不轻言顶,是因为顶在顶上。从998点到6124点,一路言顶者都是错的,只有最后一次是对的。可见成功的概率极低。1664点开始的行情究竟何处是顶,同样也只能回过头才知道。对于投资者而言,多头行情中是靠重仓持筹、捂筹赚钱的,而很多人在持筹杀伤力最大的大熊市中居然一路捂股,当行情进入最应该持筹、捂筹时,却不敢积极持筹,岂不可惜。

  本周大盘又留下了30多点的向上跳空缺口,估计回档难免,问题是当加仓良机来临之时,你会不会珍惜?

  (本文作者为知名市场分析师)

  行情进入尾声阶段

  陆水旗(阿琪)

  随着金融危机告一段落,在“复苏+通胀”预期作用下,金融危机之前驰骋于市场的充裕流动性正在陆续重出江湖,金融危机爆发时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共投入约5万亿美元的“急救资金”正在开始溢出,再加上“美联储印钞票”后全球性的数量化扩张,全球资本“三流合一”的威力与魔力正在开始显现,自3月份以来,全球股市、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资源品、黄金与古玩等抗通胀保值品罕见地联袂大涨,最近两周涨势尤甚,这意味着各类资产价格因货币高度泛滥已开始进入新泡沫时代。

  在A股市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调整方案”对房地产股的二次激活,成品油价格调升使权重极大的“石化双熊”阶段性地演变为“石化双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有色金属、黄金、原材料等股股价的刺激,银行息差见底对本身处于估值折价状态的银行股的提振等,使得具有复苏与资产属性的行业成为行情主角。行情产生风格轮动的另一个背景是,除了数十家已发行或正在发行的、筹资总额已经超千亿的新基金外,从6月1日开始,具有私募特性的基金公司“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已正式开闸,这或许会成为市场培育新主力的一个新起点,也意味着市场流动性驱动力的重心正在由市场游资向基金方面迁移。

  从行情效应看,无论是“复苏+流动性”,还是“资产+流动性”的行情,理当比之前“题材+流动性”更靠谱,但遗憾的是,这个“更靠谱”的行情没有形成在行情启动阶段,而是产生于行情冲刺时期。目前除了银行、石油化工、钢铁股外,所有A股的静态市盈率已超过45倍,市场估值水平已相当于2007年的4800点,如果银行、石化、钢铁等蓝筹股继续大涨,填补完市场估值洼地,也意味着行情出现全局性泡沫,这一点与全球资产价格进入泡沫阶段是相一致的。

  在行情开始“洗泡泡浴”的时候,投资策略上需“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统计显示,从A股诞生至今的18年中,上半年行情的涨跌比例是13:5,下半年行情的涨跌比例是7:11;上半年行情的平均涨幅是29.03%;下半年行情的平均涨幅是4.77%。在市场公认的熊市行情中,波段性的“熊市反弹”均产生于上半年,下半年均是弱势表现。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开盘点位是1849点,目前半年不到,总涨幅已经达到48.90%。历史上只有2006年下半年“股改红利大派送”的行情涨幅能超过上半年,意味着如果今年股市“年景”不能超过2006年,今年最有财富效应的行情在开始进入泡沫化阶段的时候,也已进入了尾声阶段。较之上半年,下半年的行情将会“更难做”。(本文作者为上海证券通首席分析师)

  通胀离我们有多远?

  桂浩明

  似乎是一夜之间,议论通胀的人开始多起来。讲到通胀,紧接着的一个问题就是在通胀时期如何理财。依据一般的经验,在通胀初期,购买股票等资产是中产阶层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回想2007年上半年,在温和通胀中,股市大涨,人们看到了持有股票资产可以对付通胀,并且有机会获得超额收益。如此看来,现在如果出现通胀,股市似乎也就多了一个上涨的理由。最近房产股大幅上涨,一些分析师给出的理由之一就是因为存在通胀的预期。

  其实,最先提出现在存在通胀预期的是美国人,他们发现最近美国的长期国债利率开始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也飙升,曾经与美元同步的黄金也摆出了独自上涨的架势。由此联想到美国会否出现通胀。去年以来,为了拯救金融危机,美联储向资本市场注入大量资金,采取“量化宽松”的政策,联邦利率接近于零。在这种情况下,出现通胀也就顺理成章。

  这里,暂且先不谈有关美国的问题,我们来关注一下国内,如果美国出现通胀,会否蔓延到国内呢?应该说这种可能是存在的,但影响并不大。因为中国的居民消费主要是靠国内生产,通胀对能源、原材料价格会有拉动,但由于受到政策的制约,传导到居民消费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力度也会大大衰减。历史上,中国因受海外影响而产生输入型通胀的情况并不多见。就国内的具体情况看,大部分产能是过剩的,且粮食的自给率也较高,所以出现全面通胀并不容易。从现实情况看,国家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通胀而是通缩,而从通缩演变为通胀,对于一个规模庞大的经济体来说,不可能是一夜之间的事。所以,现在谈论中国会否出现通胀可能为时早了点。当然,随着经济的复苏以及流动性充裕局面的延续,出现通胀的可能还是存在的,但不会发生在今年。从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结构性调整任务看,也不支持出现大的通胀。

  其实,即便在美国,现在出现通胀的概率也是不大的。虽然美元汇率下跌,长期国债利率在上升,但伴随着通胀,物价必然会大幅上涨,居民储蓄意愿下降,这些状况并没有出现。美联储也已表态,一旦出现通胀,会采取很多措施予以控制,包括收回流动性等。美国现在谈论通胀的只是少数人,占主流的经济学家们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刺激经济增长,早日走出衰退。

  有的人谈论通胀,其着眼点是为股市上涨寻找条件。的确,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胀确实可能推高股市,但如果是为了希望股市上涨而刻意去挖掘某些通胀现象,并将其提升为通胀已形成趋势的判断,就有点本末倒置了。严谨的做法应该是回归事实,承认现在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并没有感受到通胀的直接威胁。由于通胀离我们还远,所以,拿通胀为股市说事,大可不必。更何况,现在支持股市上涨的理由很多,大可不必再增加通胀这一条。

  (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等待也是一种策略

  文兴

  据报道,上周美国一辆运钞车在雪城不慎掉落十多袋现金,首先发现这些现金袋的是雪城古董店的两个人,消息传开后,路过的车子及附近商家的人都跑出来,大部分人都是帮助捡钱,目前近28万美元现金已归还,但还有约6万美元下落不明。

  看了这则报道后,笔者产生了两个感触,一是在美国这样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中,依然有拾金不昧的举动;另一个感触是还有一些现金“下落不明”,很可能被人占为己有了。

  从这则新闻笔者联想到守株待兔,脑子里出现了一幅景象:在那条曾落下16个现金袋的马路边,会有一些人在等待下一次运钞车,等待另一批钱袋。

  目前股市就指数而言相当不错,2800点近在眼前。5月19日摸高2688点开始回调,几天后便回落到2538点,调整幅度不小,如果IPO重启,有再度回落的可能。但就是在2538点的位置上竟然出现“大象跳舞”的现象,市场匪夷所思地返身上涨,让看跌者看得目瞪口呆,满地都是分析师们跌落的眼镜碎片。

  这使笔者想到一个在投资机构任职的朋友,他们去年年底根据自己的研究,认为中国石油这只股票有“钱途”,在10元一带大批买入,以期今年有个“好收成”。不料2009年上半年,其他股票都有不小的涨幅,就是没有中国石油的事,朋友曾灰溜溜地对笔者说,看来今年要过紧日子了。因为资金全部扑在这只股票上,船大难调头,没有收益,个人的业绩提成当然无从谈起。

  但一直没有戏的中国石油,进入5月份后明显上涨,朋友的心情应该好了很多,现在半年就有了40%的投资收益,他尝到了等待的滋味。朋友深有感触地说,守株的确能待兔。

  自今年3月以来,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出现了一轮快速上涨,这只是美国政府为拯救经济不得不开印钞机可能导致美元贬值的一种预期反应而已。而近段时间石油期货价格由每桶33美元快速上涨至每桶60美元以上,就不能仅用预期反应来解释,通胀时代可能提前到来了。从今年年初至今,市场已有水、电提价的传闻,虽然这些传闻并未成真,但绝非空穴来风,试想若是这些与普通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上涨,其他商品价格就很难长期维持不变。今年第一季度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大幅上涨,而今石油期货价格也快速上涨,这些都暗示着通胀时代的到来并不遥远。

  还有一种可解释大象起舞的理由:中国石油发行价是16.7元,现在的股价还在当初的发行价以下,更别提曾经的48.62元。从这点看市场已经在利用IPO重启做多,且有向其他大盘蓝筹股演变的倾向。

  但隐忧还是存在的,近期行情仍有可能复制“5·30”之后的走势。一轮完整的上升行情通常由低价题材股启动,中后期转为蓝筹股领涨,指数加速上扬,完成探顶后,结束一轮上涨行情。这是必须细心观察的。总之,等待也是一种策略,看来朋友的年度分红不会少了。

  (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