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不差钱”到“不恐美”创业板搁置助长机构做多
本报记者 付刚 王兆寰 公培佳 北京报道
就在欧美市场持续暴跌引发全球新一轮恐慌之际,3月4日,A股以一根擎天柱长阳放量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消息传出,2月份信贷规模再超万亿,持续的流动性释放引发了市场想象空间,创业板搁置和二套房政策解禁等多项利好出台引发上证指数4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从“不差钱”到“不恐美”,机构大胆开始新一轮做多。
3月4日14:02,1.3亿元资金瞬间涌入招商银行,14:04大盘迅速成交22亿元,巨额资金开始助推股市,大盘从两点之后开始发力,沪深股市出现今年以来单日最猛烈上涨,沪综指涨幅6.12%,成交金额达1305亿元;深成指涨幅6.91%,成交额643亿元。
宏观经济指标助推A股井喷
引人关注的是,3月4日的两市大涨,是近10年来“两会”期间少见的涨幅。在信达证券分析师马佳颖看来,推动当天井喷的主因是政策利好传闻增多。
在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乐嘉庆看来,美欧市场“投降式”的下跌已经使得国际资本重新评估A股,A股近日多次反复独立走强,依然让其获得了“不恐美”的标签。
《华夏时报》获得的万隆证券统计显示,在沪深两市交易额近期连续创下巨量的背景下,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仅3月4日股指大涨当天,就有237.2亿元资金流入,而A股在2月份暴涨的两周(2月2日-13日)中,两市合计净流入也不过853.17亿元。
记者注意到,一直被视为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风向标的瑞银证券,早在此前股指大幅回调之际,一天内就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买进23只蓝筹股,成交额达2亿元。
“关于2月信贷投放规模有不同的数据,但无论8000亿也好,1.1万亿也罢,都远超市场预期,而更强烈的刺激要算是去年底4万亿有可能继续大规模追加的传言。”马佳颖同时向记者指出,此外,中投公司高管表示汇金还会继续增持工、中、建股票等多条未经证实的预期利好,全方位地覆盖了A股资金面、政策面和市场热点。
在友邦华泰上证红利ETF基金经理张娅看来,自去年12月份以来,主要先行宏观指标的环比走稳以及银行新增贷款的超预期投放,促使了市场对于未来宏观形势转好预期的逐渐形成,这也是去年11月份始于政府4万亿政策刺激的反弹行情得以在年后强势延续的系统性原因。
中银行业优选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志磊告诉《华夏时报》,4日公布的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49.0,为连续第三个月出现回升,这一数据强化了实体经济企稳的迹象,也带动了近期A股市场的强势反弹。
在李志磊看来,自去年12月以来,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效应显现,货币供应量增速出现明显回升,1月份信贷增长更是达到1.62万亿。显然,在成本压力及政策支持的影响下,银行放贷意愿明显,为经济复苏提供了充足的支持。
海通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刘铁军也强调,虽然理论和实务界认为,PMI连续3个月回升可以看做是经济复苏的一个标志,但是,他们仍然对中国经济已经复苏的结论持谨慎态度。在他看来,目前的证据还缺乏足够说服力,4月份将是考察经济复苏趋势是否成立的关键时间窗口,届时,相关数据的优劣将直接对A股方向构成重大影响。
创业板搁置暗示蓝筹归来
机构之间对于经济指标的不同解读,似乎在暗示他们对当前股市方向的选择上存在交锋。
近期媒体纷纷报道创业板准备就绪的消息,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市场部副主任欧阳泽华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创业板已经准备就绪,何时推出还在等待时机,有利时机当然是经济形势见底、经济运行稳定或较为稳定;而全国政协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则直言不讳:推出创业板眼前局部的风险是必须承担的,深交所也愿意承担这个责任,目的是为了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但《华夏时报》3月5日晚从证监会一位官员处获悉,由于当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涉及任何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内容,而此前两年均有提及,这意味着,创业板问世再被搁置。
“原来的计划是让证监会在‘两会’前宣布创业板相关管理办法等,现在看来,高层对此有所犹豫。”
当记者追问是何种原因搁置时,他分析称,一是担忧创业板推出后会受资金疯狂炒作,二是监管部门对其是否会分流主板资金还是心存顾虑。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前推出股指期货的时机要好于推出创业板。
在交银先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史伟看来,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股票估值趋向进入低位,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化,股票牛市的脚步渐行渐近。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机构对于前期涨幅过大的中小盘都采取回避的态度,更多选择了蓝筹股和主题投资的股票配置,尤其是一些低估的股票;而最近新发的三只指数基金将直接配置沪深300大蓝筹股票。
随着未来两个月开工旺季的开始以及第二轮去库存化的结束,周期性行业预期继续成为最大的基本面故事主题。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乐观地表示,温总理维持资本市场稳定的明确表态,可以预见,市场中将不会出现不稳定的因素。此前的一些稳定措施,诸如指数基金、股票型基金、汇金增持三大行股票等随后有望延续和加强,不排除会有更大的措施。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