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体经济预期向好凸显股市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7日 09:26  新浪财经

实体经济预期向好凸显股市价值


  国诚投资

  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亚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和诸多国家对美国经济的依赖度,致使此次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都是受伤不轻,伤筋动骨已经是小伤,很多国家已经是内伤,经济的增长速度都将出现负增长,只有中国依然能够保持高增长,虽然增速回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全球经济格局即将面临洗牌时,国诚投资认为中国将会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中国地位将会凸现,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得出结论。

  一是从股票市场看,A股鹤立鸡群,走出特立独行的走势,成为带领全球股市企稳的领涨先锋。A股有很强的表率作用,上周A股创下4.24行情的最大周涨幅13.66%。也引领外围市场出现局部的反弹,但是由于对未来的悲观的预期,外围股市整体走弱,延续弱势格局,美股上周五更是遭受重挫,跌337.93点,收于8497.31点,跌幅为3.82%。从估值角度分析,预期外来A股市场是全球相对具有投资价值的市场,对外围市场的企稳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是从经济实力分析,4万亿的投资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是刺激内需强有力的手段,“中国需求”推动世界经济平稳运行。4万亿投资刺激内需做的决不是无用功,而是乘机和顺势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在金砖四国中对比,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远远落后于中国,但中国的铁路总里程数尚不到印度的一半,因此基础建设的需求市场潜力很大,4万亿投资及其乘数效应,将会极大促进对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短板问题"的解决。从98年中国成功的经验看,管理层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然后从战略上进行西部大开发是明智的决策。在目前再次增加投资,科学合理高效的用好四万亿是解决经济的短板,弥补以前亏欠太多的地方,进而再次拉动全国经济的软着陆。这四万亿,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诸多项目都快速的上马运行,而且也尽显了对资本市场的刺激作用,推动A股的量价配合完美,底部逐步的攀升,热点板块也是呈现接力赛迹象。

  三是“中国信心”在G20国峰会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领导人在峰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主张四项措施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四项改革举措对解决目前的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之前一直认为自己拥有完美的金融体系,通过这次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意识到自己的金融体系亟须改革,这是此次金融峰会实现的最大突破。中国领导人抓住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等举措,能够使金融危机的发生率大大减少,增强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在峰会上,中国也成为最“吃香”,最受追捧的国家。根据南国财经网综合国际经济权威机构的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到2007年已占世界外汇储备的3/4,“金砖四国”的中国是“大户”。中国强大的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经济仍在增长,是少数的能给其他国家帮助的与会国之一。 及中国国债存余总额占GDP比重为21%,只有日本的一个零头,中国经济完全可以承受和消化这笔巨额投资。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0%。“金砖四国”中 “中国速度”的发展是举世瞩目,对世界GDP贡献达到27%。“中国信心”使中国领导人以一种非常强有力的地位参加会议。

  综述,无可置疑的是,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中,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责任都将得到凸显。 虽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利润下降的幅度正在逐步加大,亏损企业正在不断增多。“这是国资委成立五年来第一次面临如此紧迫的局面。” 但是目前央企经营形势总体向好,我们要充满信心来应对这次挑战。“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要有理由相信中国将会带头度过难关,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金砖四国”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会日益重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浪财经-中证报联合多空调查

投票时间:当日下午3点至次日上午9点

下一交易日大盘走势判断

上涨           震荡           下跌          

您目前的仓位

空仓(0%)       25%左右       50%左右       75%左右       满仓(100%)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上证指数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