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市在线:当前市场投资的四要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0日 18:46  新浪财经

股市在线:当前市场投资的四要素


  股市在线 博众研究所 石雄

  这阵子跟一些朋友闲聊,他们是06、07年加入的新股民,可能受到这两年市场舆论的影响,他们当中不乏价值投资者,至少他们自称是。他们咨询我的投资意见,碰到这样的市场,我还真不好说怎么操作,虽然市场的估值已经较低了,但介入呢,市场仍在跌跌不休,买进去不是明摆着买套吗;不进呢,对于这样的历史性的股灾,廉价的筹码不是每年都有的,机会是在灾难中煎熬出来的。不过我更偏重于后者,因为我不擅长频繁操作,我宁可买一支跌破净资产、低市盈率、高股息的绩优股放在帐户里,当作银行存款,也不愿意由于在股市低位过度悲观而错失这样一个投资机会。

  当然,他们还是消释不了对市场的悲观,不敢出手,不过笔者认为,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去年市场高位的时候无论估值有多高,一个劲地买入;今年无论市场跌的有多低,都躲得远远的。每个人对价值投资者的理解可能不一样,但“高买低卖”肯定是不符合价值投资的原则。投资者不能保持理性,就好比下象棋的时候被人吃了一个子就乱了阵脚一样,是很难最终取胜的,在当前市场笔者认为四个要素决定了成败:理性、信心、耐心、勇气。

  理性。理性说白了就是真正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每个人的决策都受到理性和感性的双重影响,感性一旦占上风,投资者可能会在冲动中做出决策,虽然事后会发现自己的决策是多么的愚蠢。比如,在2001年互联网泡沫发生前,投资者只要理性思考一下都会知道,一个市盈率超过1000倍的互联网公司,市值超过100亿,而当前公司没有什么赢利,要支撑现在的股价,公司得每年盈利数亿元,成功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但投资者还是疯狂地买入,哪怕砸锅卖铁,因为其他人都在买。理性全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不亏钱谁亏钱。

  信心。只有理性的分析,你才会找到信心。现在的投资者可能是受这几年牛市的影响,对股市和经济都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说他们不懂经济,他们也知道一些,比如GDP,CPI,通货膨胀,汇率他们都懂,说他们懂,大多数人实在是一知半解,没有自己独立成熟的思考,被媒体的宣传所左右。去年媒体宣传股市黄金10年,他们信了,乐观到了极致,反应到操作上就是追涨;今年媒体报道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中国股市楼市濒临崩溃,经济陷入衰退,他们立即陷入悲观,差不多认为世界末日到了,中国经济完蛋了。笔者仔细研究了一下8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经济走势,1988-1991年经济陷入衰退,1992年就重新进入了高速增长;1998-2002年经济陷入衰退,2003年重新进入了高速增长,这次是2008年陷入经济衰退,目前还无法预知衰退期有多长,但肯定的是,中国经济经历衰退后会重新走入上升通道,中国经济完不了,过度悲观是不理性的。

  勇气。有了信心,才会有勇气来抓住机遇。既然相信中国的经济不会完蛋,中国的股市不会关门,好的公司股价终究会起来,投资者就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在适当的时机,对于超跌的绩优股进行建仓抄底,也许市场还会下跌一阵子,但这至少比在6000点的时候追涨好。

  耐心。没有耐心就谈不上价值投资。虽然从长远来看我们对股市和经济保持乐观,但短期未必如此。经济衰退一般会延续2到3年,股市目前已经提前做出了反映,但大小非问题尚难解决,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出现下滑,到重新进入景气周期还需等待一段时间,所以这个阶段买股最好不要指望短期能有暴利,这个阶段就需要投资者能守的住,没抓住牛股是一种遗憾,但在牛股上被颠了下来是更大的遗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浪财经-中证报联合多空调查

投票时间:当日下午3点至次日上午9点

下一交易日大盘走势判断

上涨           震荡           下跌          

您目前的仓位

空仓(0%)       25%左右       50%左右       75%左右       满仓(100%)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