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万隆
提要:尽管8月8日奥运开幕当天的大盘走势让不少投资者大跌眼镜,但有意思的是8日有消息称,基金公司近日接到"净买入"指令,而基金公司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并未予以否认。有部分专业人士认为,这对市场会是一个稳定因素。
那么,基金再接净买入令对市场究竟将产生何种影响,投资者该如何判断这一信号呢?
一、基金对市场的控制力削弱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全流通以后,之前的市场主力基金已经退居二线,丧失了对市场的话语权。实际上无论从资金和筹码规模优势,还是信息优势甚至于对产业发展前景的判断能力,相较产业资本而言,基金都稍逊一筹。
全流通不但带来了估值体系和市场筹码的重排,更重要的是让市场生态结构发生改变。从近一段时间的格局来看,我们发现相比而言,游资等小规模资金对热点的主导能力反而较基金更强,奥运前夕也更为活跃。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基金主导低位已经不复存在。
二、基金做多积极性并不高
在奥运之前,关于基金们接到维稳指令的消息就不断被传播,这也让市场给奥运前市场寄予了一定期望。然而,基金最终并没有“众望所归”的顺应政策引导理性决策,也没有合理引导投资者理念发展。
从数据来看,我们发现几周来基金都呈现一定的净卖出状态,这说明基金行为并没有如大部分人的预期发展,当然上周五数据显示基金还是确实执行了单日的维稳任务,买入了部分筹码。
实际上基金这种行为和其慑于产业资本的压力,以及对宏观经济前景不明朗因素的担忧是相互一致的,而借助维稳调整持仓结构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基金维稳从来就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证实,而这会不会是一种市场自身的主观臆断,还在两可之间!
三、基金并不能承担引导市场理性发展的重任
本栏目认为,无论从制度的不合理设计还是现阶段投资决策表现来看,基金非但不能维持市场理性稳定和引导投资理念发展,反而屡屡导致市场大幅波动。
首先正如我们所言,公募基金的利益捆绑并没有和投资者利益相一致,基金利益是和规模、排名等因素相互捆绑的,而投资者利益则取决于市场,取决于投资收益等。在某种程度上,公募基金甚于可以借助利益输送损公肥私,基金“老鼠仓”行为就是明证。而在这种体制下,公募基金们更不可能为维持市场的平稳发展而理性决策,反而其博弈行为要受制于诸多不合理因素。
其次,事实也证明基金的投资决策和投资理念存在一定问题。在6000点看多周期性行业和目前阶段看空相应板块的基金投资决策行为,和QFII以及私募恰恰反其道而行。实际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6000点顶部的市场过热和目前阶段的市场非理性震荡,基金都难辞其咎,而系统性的高买低卖也并不见得是一种合理投资理念的体现。
因此,无论从市场地位还是自身的投资决策能力来说,目前公募基金暂时是难以起到维持市场理性发展的重任,那么对基金净买入令,我们大可不必当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