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利捷:失守政策底构筑市场底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07:4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浙江利捷孙皓 尽管上周五又有5只新基金获准发行,但并没有唤醒市场的做多热情,昨日沪深两市出现放量下跌,其中上证综指重挫154点,失守4200点关口并再创7个月以来新低。眼下市场对于基金发行等利好消息似乎有了“审美疲劳”,指数跌势不止,那么市场究竟将走向何方? 失守“政策底” 今年以来,在多重利空因素影响下股市持续疲软,但2月15日以后,政策面持续偏暖,监管部门连续四周放行基金产品,共有12只股票方向基金获批发行。如此密集的批准新基金入市,管理层“救市”的决心显露无疑,同时也使得市场普遍认为年线下方的4200点附近区域是一个“政策底”。然而,昨日的“黑色星期一”却将这个“政策底”给跌破了。 周一盘面上,沪市前10大权重股中,包括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中国神华、中国平安、交通银行在内的大盘股均创出了调整新低。中国石油等其它权重股也逼近前期低点。在细分指数方面,几大蓝筹指数也纷纷创出新低,金融指数创去年4月份以来新低,地产指数收盘价创7个月来新低。与此同时,尽管周一盘面上仍有环保、三通等概念股活跃,但是由于它们短线涨幅过大,估值泡沫的累积使得持续上升的动能有所衰退,因此对市场做多人气的激发显然大不如前。另外,周边市场上周经历的“黑色星期五”也加大了A股市场调整的压力。 着眼于中长线 虽然短期市场已跌破“政策底”,且继续维持弱势的可能性不小,但若将眼光放得长远些,笔者认为市场眼下的调整并没有想象中可怕。进入2008年以来,大盘相继跌破半年线、年线,眼下再度失守“政策底”。一系列重要支撑点位相继跌破之后,投资者不禁要问:市场何时才能够止跌? 在笔者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引入“市场底”的概念。本轮大牛市基本上被公认为始至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6月首批股改试点上市公司正式实施股改,但直到2005年的12月份市场才真正步入主升行情,期间的7月份大盘甚至一度跌至1000点附近。由此看来,即使已处“政策底”区域,且有重大利好支撑,市场也不会迅速回暖,“政策底”不代表“市场底”。 眼下的市场也与其类似,即作为“政策底”的4200点附近区域并非市场调整的终极目标,由于“市场底”与“政策底”之间即有时间差也存在着高度差,因此短期市场仍将向“市场底”靠拢。不过,如果把思维跳出短线,跌破“政策底”之后买入的股票从中长线角度看并不吃亏。股改之时如此,如今在本币升值背景下也存在同样的机会。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中都会出现一次资本裂变的过程,而一国出现资本裂变就是以本币升值为信号。目前正在发生的人民币升值过程,已明确告诉我们,我国资本市场已经迎来了历史上千载难逢的“资本裂变”。因此只要本轮人民币升值不停息,就意味着大牛市行情仍未走到尽头。 关注价值投资 既然牛市仍有望持续演绎,那么眼下指数下跌所带来的机遇就值得投资者去把握。就中长线投资策略而言,笔者认为理性投资者仍应遵循价值投资理念。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崛起和发展,“资本裂变”会给掌握了资本和资产的投资者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在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面前,投资者需要有全球经济视野,而从全球资本市场发展来看,坚持价值投资能够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另外,股票市场向来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眼下题材股全面活跃,走势遥遥领先于大盘,但就中长线而言,缺乏估值优势。而那些有业绩支撑的蓝筹股,在持续调整后估值已进入相对合理区间,中长线投资价值已初步显现,后市在指数企稳过程中有望扮演主流热点角色。因此,建议投资者逢低予以中长线关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