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智慧:几个行业里的瑜亮之争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17:50 新浪财经
东方智慧 黄硕 风流倜傥如周郎,亦会被气到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可见同业竞争的杀伤力。不过,纵观近十年的中国产业整合,发现各个行业里皆有瑜亮之争。但大家的扩张之道各有秋千,想来“产业整合”一题原本没什么标准答案,正确答案也存在有多种版本。 一、家电销售的瑜与亮 近日,国美暗渡陈仓成三联商社的最后买家一事,暗示着家电行业的瑜亮之争升级。国美是诸葛亮,那周瑜当然就是苏宁了。调查报告显示,在全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中,只有济南和南京的市场中,国美不占优势。三联在济南的市场份额则超过70%,苏宁在南京的市场份额更高达80%以上。于是,“攻克济南”、“解放南京”成为国美上下的目标。以超过5亿元的代价,获得三联商社到2013年才可以流通的11%股权,媒体继称《国美取三联商社股权 只为渠道不谋壳》。不过,更大的变局或许还只是开始。国内大型家电终端销售渠道目前只剩下国美、苏宁两家。随之而来不可避免地将上演国美、苏宁两强相争的龙虎大战——苏宁在其三年规划中明确将在北京、上海开出100家以上的分店;而且将以每年200家以上的开店速度应对国美全国性的收购策略。但南北两强分治天下的格局仍非黄光裕最终期望。新闻媒体近日炒作国美的另一题材是:国美仍在暗中谈判希望引入百思买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最终取得“解放南京”的决定性胜利——黄光裕显然希望借助国际资本的力量实现一统天下的目的。 二、家电生产的春秋战国 上述两家家电销售终端之战,是在两家民企间进行,故事比较商业、比较精彩。但家电生产间的行业之战,用春秋战国来形容似乎更为贴切一些。春兰与美的间的反差令人深思:从1998年的最高价64.3元到今天的不足6元,整整十年,春兰的股价缩水了十倍。究其陨落的原因之一是:其在推行多元化战略时,未能坚定地发展当时已经有巨大优势的空调业务,多元化涉足的几个产业均未赢得利润以反哺空调主业,使得春兰不具备再向春兰制冷输血的实力,葬送了春兰的发展机遇。相比之下,广东顺德的美的电器是家电行当里的幸运者,沿着白家电之路走来,这几年路越走越顺,成为一家公认的绩优股,股价也越涨越高。 三、地产界的瑜亮 地产股的瑜亮之争,我们选择万科与碧桂园来作代表。并非说地产界只有这两家公司堪称大腕(这个行当里的大腕有许多),而是因为它们在住宅产品产业化的同一思路下的两种相反做法,堪称瑜亮之别。当碧桂园(2007.HK)在2007年4月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之后,各种争议也纷至沓来。不过,碧桂园的确有过人之处,2008年02月20日新浪网转登《环球企业家》杂志的《碧桂园真相》中如是分析: (1)据说碧桂园上市后,有人在宴席间问万科董事长王石对其的评价,王曾表示不屑一顾。但随后,由万科内部出具的一份碧桂园发展模式报告彻底扭转了王石的看法,王亲自打电话告诉当时宴席上的每一个人,他收回之前的错误判断,并表示碧桂园的模式值得研究。 (2)杨国强希望将碧桂园的业务链条整合到极致,不仅是产品设计,从建筑施工、物业管理到酒店经营等均有涉足,而这些大盘规模通常在几千亩以上,建筑面积达几百万平米,如此庞大的建筑项目也便于实现规模化复制以及降低采购成本。看起来,碧桂园就像是一个全价值链利润的吞噬者,一个反“外包”趋势的典型。这与万科这类中国主流的房地产发展商思路迥异。一位万科内部人士私下告诉本刊,碧桂园模式之所以让万科惊讶,就是因为早期万科曾尝试做这样的“全能选手”,但后来因为成本压力不得不放弃。对重新提倡住宅产品产业化的万科来说,要想达到碧桂园这样的快速复制、规模化制造的方式难度不小。万科一直提倡“精品”概念,这使得不同地方的万科分公司在拿到项目时首先考虑的是出新出奇,而非规模复制所带来的成本优势。 在大盘阴多晴少的日子里,抛开短线的涨涨跌跌,深入到上市公司背后去研究一些产业整合的话题,反而能更看得长远一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