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利好效应递减 中线上涨时机未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 07:40 每日经济新闻

利好效应递减中线上涨时机未到

  郑步春 每日经济新闻

  近两周沪深A股走势怪异,多数时间偏弱,但一旦涨起来却又十分凶悍。这表明投资者忽喜忽忧,完全已被政策指挥棒牵着鼻子走。经过上周三天折腾,沪综指累计跌2.23%收4497点,深综指跌0.44%,每日成交额均很小,表明多空双方均精疲力竭。人民币上周五最后报7.1825再创汇改后新高。另外,美股上周五夜间微跌。

  上周五收盘后,证监会再批准两只股票型基金,分别来自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和浦银安盛基金管理公司,这是继春节前股票型基金“开闸”之后,再一次有新基金放行,这肯定是利好,问题是利好程度如何。

  笔者认为这种利好肯定是呈递减效应,节前的利好引发股指狂涨,这次利好顶多只及上次一半,这主要是三个原因造成:第一个原因是投资者固有的惰性,类似的消息对盘面刺激必然是一波不如一波,更何况上次大阳线的次日股指即走软,造成许多午后追涨者吃套;第二个原因是基金如今并不容易销售,类似去年那种疯狂申购的局面在可见的未来再不可能重现;第三个原因是管理层重新发行大盘股,在此节骨眼上推基金有可能仅是为扩容护航,部分投资者不一定领情。

  如果细心点,投资者或者还能发现一个问题,这便是两次放行基金前均有“高手”去买指标股,2月1日,即大盘巨阳前一天大跌时,工行、国寿等金融股逆势上涨,这次出利好前中石化、宝钢、中铁等表现抗跌。一般而言,当“二八现象”出现时,有经验的投资者会将二、三线股抛出,即使暴跌也会抛出,如果这两次也按这种经验操作便可能较郁闷。

  本周将进入经济指标高发期,空方可能会有些借口,多方可能多些谨慎,但这其实均不是大盘弱势的本质,大盘之所以弱是因为预期上市公司业绩增幅有可能放缓,而这和外围经济走向不测相关。目前许多A股,尤其是周期类股的估值是以一、两年后市盈率来估,而这种业绩预测有点过分乐观,实际情况可能不是如此,该因素加上大、小非解禁及新股IPO因素,综合起来才构成大盘压力。

  无论从历史实证来看,还是从技术层面来看,凡大牛市转化为大熊市一般会对应着长期“跌不下来”这种局面,因惟有如此市场成本才能完全堆在上方,所以历史上凡是暴跌的牛市一般都没走完,其中多数对应着创新高的行情。

  以1997年至1999年的调整为例,其间每波反弹都够不着前一次反弹高点,呈现下降三角型走势,而这是种经典看跌图形,许多人因此砍仓,其后便是“井喷”;2000年至2001年大盘在两千点高位调整,每次均能摸前高甚至还短暂创出新高,但其后便出现了超级熊市。上述现象令人深思,套住了并老是解不了套的反而不是熊市,屡创新高但新高后冲高有限的行情才真正套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盘中短期的调整或者还可能持续,但用不了多久大盘将可能上涨,快一点可能会于三月份产生行情。目前投资者谨慎一点并不为过,但动不动说大熊来了也有点杯弓蛇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浪财经-中证报联合多空调查

投票时间:当日下午3点至次日上午9点

下一交易日大盘走势判断

上涨           震荡           下跌          

您目前的仓位

空仓(0%)       25%左右       50%左右       75%左右       满仓(100%)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