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东方智慧:感受混业经营的热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18:22 新浪财经

东方智慧:感受混业经营的热闹

  东方智慧 黄硕

  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题材来作2007年的最后一篇股评的主题呢,什么样的题材才佩得上这个即将到来的2008年呢,估计只有“混业经营”这个题材了吧。作为唯一可以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领域的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具有银、证、保三大机构无法企及的优势。本文暂从各大金融机构对信托公司的抢购潮来看混业经营大潮——

  一、信托的业务嫁接功能

  除PE等几项业务外,信托本身没有专属的业务,但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与其他业务嫁接,创造出一些新的产品。所以,就资产业务的灵活性和创造能力而言,任何一个金融行业可能都无法与信托相比拟。据称,目前监管层已对商业银行进入信托业的路径给出了相对明确的思路——支持收购信托公司,不支持直接设立信托公司,以此进行混业经营试点。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信托会成为最热门的抢购品种之一。

  二、银行在出手

  商业银行在获得信托牌照之后,其可望顺利试点房贷资产证券化、人民币理财、信贷资产转让信托、企业年金,以及不良资产处置信托等创新业务。在拥有信托牌照之后,商业银行就可以运用信托原理为自己的最高端客户提供更细化的服务,等于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增加了一件很有分量的武器。稍加留意这半年的媒体报道,便会发现:交通银行入主湖北国投成立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民生银行将斥资23.42亿元收购陕国投26.58%股份,建设银行与北方信托的控股股东泰达控股曾就收购相关事宜有过接触。

  三 、保险公司在出手

  A股市场上的两大保险巨头,一是中国平安,另一是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走在混业经营的最前端,旗下的金融牌照一应俱全,绝对控股产险、寿险、证券、信托、银行、养老金等子公司,得以全面分享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中国人寿则相形逊色许多。在中国人寿对拓展银行、信托、基金、证券公司等方面业务的迫切需求下,我们可以理解这半年来为何一再传出中国人寿参股中诚信托的说法,因为中诚信托参股和控股了国都证券、嘉实基金、中诚期货和德意志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2007-07-23〈经济观察报〉在《国寿购中诚信托“一石数鸟”金融帝国的后续兴趣与挑战》一文中报道:“尽管高管们刻意保持低调,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寿已经完成了对中诚信托14.4亿股、约60%股份,价值36亿的收购。这个一石数鸟的漂亮交易一旦经财政部最后批准,中国人寿将通过信托平台进入证券、基金、期货业务领域。此次以获得业务牌照为最重要目的的收购,可谓国寿迈向混业金融控股集团的跨越性进展。此后中国人寿要做的,也许就只剩下怎样买一家合适的银行,以及最终如何将所有资源有效整合,使其作为一个整体协调发力”。

  混业经营固然是发生在大金融机构间的一场战役,但证券市场上的小公司也可以沾上一点光,A股市场上纯正的信托股,如:陕国投、安信信托S爱建,还有形形色色的信托参股概念,例如:富龙热电(000426)持有中诚信托公司4000万元股权,它们也都可以沾上信托公司的光。2007年,银行、保险、信托、基金、证券公司……各方势力“混战”证券市场,银行借理财产品几乎“通吃”全球证券市场的产品,保险公司借投连险(兼有保险和理财两大功能)挺进证券市场,信托成为私募基金的阳光化平台,基金恨不得将全国股民转型成“基民”,证券公司的业绩动不动就翻上十倍,如此热闹,我们可以预见2008年的“混业经营”将成为金融市场上最眩目的一道风景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浪财经-中证报联合多空调查

投票时间:当日下午3点至次日上午9点

下一交易日大盘走势判断

上涨           震荡           下跌          

您目前的仓位

空仓(0%)       25%左右       50%左右       75%左右       满仓(100%)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