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谈股论金:11月26日专家看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 07:16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谈股论金:11月26日专家看市场

  三大引擎或铸就红色星期一

  上周A股市场重心持续下移,尤其是上周四的长阴线,不仅跌穿了5000点,而且还离有牛熊分界线信号之称的半年线愈来愈近,似乎闻到了“熊”的气味。但上周五的止跌阳K线,又让多头为之一振,似乎看到了红色星期一的希望。

  渤海投资研究所 秦洪

  调整压力得到充分释放

  对于上周A股市场的宽幅震荡,业内人士认为核心因素在于两点,一是A股市场国际化趋势使得A股市场日益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影响。不幸的是,近期周边市场持续疲软,抑制了多头的做多激情。二是高估值使得A股市场高处不胜寒,所以,一有类似于调控政策预期信息、周边市场不稳等风吹草动,多头资金就草木皆兵,出现调整的走势。

  不过,上述两大信息在上周五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周边市场已悄然企稳,港股恒生指数反弹536.17点,涨幅2.06%。经过持续的调整之后,A股市场2007年的动态市盈率也迅速下降至35倍附近,考虑到2008年的业绩增长以及税收改革所带来的利润超预期增长,市场的估值已渐趋合理,大盘的调整压力渐渐得到释放,市场将面临着做多动能聚集所带来的上升契机。

  三信息推动做多动能聚集

  从盘面来看,市场的做多动能聚集主要体现在三个乐观信息中,一是人民币汇率突破7.40的重要心理关口,创出7.3992的汇改以来的新高。而

人民币升值是本轮超级牛市行情的基础之一,有观点称,人民币升值不息,牛市不止。所以,汇率再创汇改新高将提振多头的持股底气与做多的激情。

  二是中国石油已有止跌企稳的征兆。虽然从中国石油的日K线图来看,仍处于下降通道中,但是5日均线显示出在34元一线明显有新多资金买盘出现的迹象。尤其是基金营销的激情持续高涨,意味着后续资金较为充沛,作为未来股指期货战略优势地位的中国石油,自然会引发机构资金的积极配置。所以,中国石油有望在34元一线筑就短线底部,牵引大盘出现弹升行情。

  三是市场出现了新的做多品种。近期行业基本面的积极变化推动着A股市场新的热点形成,如航天军工产业政策的积极变化使得航天军工板块在近期反复逞强。再比如钢铁股的长材价格持续提升,也使得三钢闽光、莱钢股份、八一钢铁等钢铁股再度逞强,成为大盘弹升的又一引擎力量。另外,中小板块得益于年报高送转的预期在近期也反复走高,成交量也屡屡放大,意味着有资金在上周趁主板调整之际,另辟蹊径,介入到中小板块中,推动着做多动能的聚集。

  红色星期一可期

  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在周边市场企稳、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以及盘面积极信息的推动下,大盘在本周将迎来反弹行情,本周一更有望在中国石油企稳以及航天军工股等诸多强势股推动下,出现红色星期一的走势。

  现在的问题是,红色星期一的走势能否带来红色一星期的走势特征,笔者认为关键要看两方面信息的配合,一是成交量。上周五尾盘量能放大,为红色星期一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同样,能否出现红色星期一,关键在于成交量能否在本周一出现放大,沪市至少能够看到700亿元以上的成交量,方能确定一轮弹升行情的开始,否则充其量是下跌途中的反弹。二是权重股能否完全企稳。

  故在实际操作中,跟踪两大板块:一是权重股板块,这是决定大盘是短线反弹还是中线弹升行情的关键信号;二是行业积极变化或者K线图明显有量能放大迹象的个股,这可能是短线弹升行情中的首选品种,如三钢闽光、莱钢股份等钢铁股,宏达经编、北纬通信等中小板块股,宝商集团、三环股份、龙建股份等基本面相对不错且低价的品种。

  小康社会的投资市场繁荣

  金岩石

  盘点2007年,从股市和房市的极度繁荣到普洱茶与和田玉的暴涨暴跌,一个非理性繁荣的大众投资市场在中国出现了。虽然每一个投资品市场都有其特殊的驱动机制,涨跌动态也不尽相同,但不同投资市场的繁荣为什么会在中国几乎同时发生?

  经济发展理论说明,在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结构会逐步升级。经济结构的升级,通常用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来衡量,把第三产业占比的上升视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标准。产业结构升级的量化依据,除了不同产业的结构指标之外,一个更加重要的水平线是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这在中国恰恰发生在2006年。

  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还有一个层面,就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的分化,也是在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的阶段,社会各阶层的分化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浮出水面。在社会阶层分化的背景之下,我们就开始面对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偏好、投资偏好,还有储蓄偏好。由于经济的偏好不同,同一资产的定价和效用在不同阶层也必然不同,市场就产生了使效用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在市场经济体系中,这种资源配置的机制逐步升级为投资市场,推动着社会生活的金融化。

  现代金融学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常被称为偏好资产定价模型,因为各阶层之间的行为差异和偏好之别几乎是不可分割的。如果说在农业社会,人们的行为偏好趋同,工业社会则把这种趋同推向极端。随着社会的进步,第三产业占比的上升推动了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这就使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所代表的发展阶段,除了产业结构的差异之外,还有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化。

  差异化的社会在面对同一经济现象之时,自然会出现差异化的选择。这时我们引进一个经济变量:通货膨胀。问一个问题:通货膨胀压力对不同阶层的行为群体是否会引发不同的选择?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这就出现了差异化社会的不同选择,新一代经济学者开始研究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差异化选择,以及差异化群体各自不同的行为偏好。

  在经济发展的生存阶段,通货膨胀袭来,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是挤兑银行储蓄,抢购消费品,由此导致消费品价格加速上升,进而引发工资上升,于是会形成工资-价格的螺旋上升,使经济的增长出现 “滞涨”。当经济发展超越生存阶段,进入小康社会,通货膨胀加剧之时,一部分人开始选择投资,并通过投资市场的财富效应引导储蓄出笼,驱动投资市场的繁荣。人们由于偏好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投资品市场,但是这种差异化选择的共性在于:1、都有基于货币幻觉而交易的升值预期;2、流入投资品市场的资金几乎都来源于银行储蓄;3、流出市场的信息都有偏导性的财富效应。

  信息的流动和资金的流动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之中,会通过储蓄的负利率和投资的财富效应双重作用,形成多层次的投资市场,制造出资产泡沫。通货膨胀到资产泡沫的经济循环进入宏观经济之后,金融业在货币的流动性之上,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货币的流动性与通货膨胀齐飞,资产的流动性与资产泡沫并驾,金融化的人生走进了千家万户,引导着人们的自由选择。传统的经济周期转化为资产泡沫的生成与破灭,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动。

  资产泡沫不仅来源于通货膨胀,并且包容着通货膨胀,人们在货币幻觉的作用下走进各自的梦想,放弃了当前消费,提高了远期供给,因此缓解了可能的恶性通货膨胀。因此,宏观经济循环对“适度通胀”的包容性提高了,金融化的资产配置以高端消费的形态点缀着人们的生活品味,把通货膨胀的压力转变为津津乐道的投资。在一个新的社会阶层里,投资成为时尚,理财代表品位,储蓄的美德变成了守业的痴呆,暴富的神话催生着创业的激情。有了这样一个崇尚投资创业的社会阶层,有了这样一种消化通货膨胀的市场机制,国家在适度通货膨胀的空间游刃有余,各国政府还会在民族利益的驱动下,操控货币政策的杠杆,输出本国的通货膨胀。

  许多人还在怀念没有通货膨胀的时代,想往挤干资产泡沫的生活,歌颂远离经济的政府,诅咒离经叛道的社会,却没有意识到,所有这一切都已变成了人们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立足2008:风物长宜放眼量

  受海外市场波动的影响,5000点位置并没有成为多方最有力的防守底线,在延续跌多涨少的弱势下指数在上周末创下了新低,但正如每年年末那样,立足2008年,目前的调整是为明年的上涨腾出了更大的空间。

  本轮调整从内因来看,市场估值偏高以及技术量价背离后的确也需要调整,但从外因来看,特别是最近阶段的多次3%以上的大跌都与国际市场的波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在2007年下半年之前,A股市场基本上还属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国际市场的大幅波动,对A股的影响比较有限。即使是8月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的初期,A股仍然成为独立于国际市场之外的避风港。但随着10月以来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等巨无霸的陆续回归,A股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越发显著,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A股市场通过美股——港股——A股实现与国际市场联系的传导机制已基本形成。原因在于,国际资本为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2003年以来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A股,而QFII只是其中极小数的合法资金。随着外资的流入,为达到影响中国A股的目的,境外又推出针对中国A股的股指期货,像2006年9月5日,新加坡就率先推出针对国内市场的A50指数期货,在随后A股市场的几次大跌,该期货品种都提前做出反应。最近11月8日,全球第一家做空A股的ETF在纽约成立,同一天,A股市场出现了“11·8”暴跌,联系到最近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境外大行联手唱空A股的言论,我们不得不相信,A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已在悄然进行之中。

  回首2007,“5·30”调整让市场见识到上涨并非牛市的全部,6天21.47%的跌幅惨烈异常。而本轮指数从10月16日6124点以来的调整,虽然没有出现极端行为,但至11月23日最低的4896点跌幅也达到了20.05%,其中本应起到稳定作用的中国石油和中国神华却领跌市场,最大跌幅都超过了30%,成为主力做空的推手。但牛市毕竟还在,冬播春收的股市规律还在,因此在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人民币持续升值、北京奥运临近、资金面逐步充裕以及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等背景下,目前只是牛市的休整。根据Wind统计显示,以沪深300为例,2007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平均增长63.27%,而2008年的增长率仍有38.92%,目前位置对应于2008年的动态市盈率在27倍左右,明显已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随着这些占总市值权重超过78%的

股票缺乏下跌空间,整个指数的下跌空间也将十分有限,因此,立足2008年目前位置买入机遇远大于风险。具体操作上,临近年报业绩好、有高送转题材的公司已悄然走牛,其中中小板中像威海广泰、天马股份等可重点关注。

  (江帆)

  大盘筑底接近尾声 回升可期

  上周大盘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再下一个台价,沪指一度失守5000点。近期持续单边暴跌已与经济向好趋势未变明显不和谐,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市场心理层面,均有酝酿反弹的要求。加上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推动,本周巨额资金解冻回流等,一些使大盘止跌企稳的因素正逐步增强。由此,笔者认为,阶段性的筑底过程逐步接近尾声,本周大盘震荡回升可期。

  尽管上周新基金发行开闸有利于资金面的改善,但是未能扭转股指出现调整新低的格局。相反,估值定价过高的中石油计入指数后,对大盘的调整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权重蓝筹股成为调整的重灾区,造成下跌的主要因素在于市场对很多蓝筹股的四季度业绩增长产生担忧。众所周知,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是推动牛市上涨的根基。既然市场出现了对盈利增长阶段性减缓甚至低于预期的担忧,那么重新审视企业盈利增长速度显得十分必要。虽然通胀压力的存在,使得生产成本提高,降低了企业盈利增长的预期,但考虑到经济增长向好趋势未变,企业资产注入和并购等利好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最后一稿已于近日上报国务院,若该条例实施,有利于未来上市公司盈利仍可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都将支撑股市强势的根基不会发生动摇。

  技术上看,上周五沪指最低下探至4896点附近重返5000点转危为安。笔者曾利用黄金分割率判断,此轮股指下探遇到强支撑的区域在4800至5100点区间。若根据波浪理论,沪指形态趋势从最高点的6214点展开的abc级调整,目前的位置恰好是最后一跌c级调整,并且又遇到半年线的较强支撑,综合各方面来看,沪指理应逐步进入了阶段性调整的尾声。

  基于谨慎乐观看待本周大盘的震荡回升,尤其是上周五以人民币升值题材的主流热点烽烟又起,如航空、金融以及地产先于大盘活跃,说明市场投资信心在缓慢恢复。因此,在操作上没有必要再盲目杀跌,而是耐心等待,适当参与航空、金融等升值题材,以及参股期货、创投题材的个股机会。

  等待熊市

  戴若·顾比

  和陷入了巨大麻烦的美国股市一样,中国股市正在经历强劲的下跌压力。这次美国股市危机也影响到了全球其它地方的股市。这些回撤正在对中国股市施加影响。这是重大的趋势变化。尽管强劲的下跌压力正在形成,但是上证指数仍然处在5000点到5500点之间的盘整带中。

  现在交易者非常谨慎,除非市场表现出清晰的盘整形态或者趋势方向。始于2006年11月的长期趋势线的值非常接近5000点。这条趋势线为盘整带降低到更低的水平增加了额外的支撑。交易者将等待市场新低和一次形成于5000点附近的反弹。然后他们将对此新低及反弹同相对强弱指标的表现比较。相对强弱指标的背离是一个看涨的趋势改变信号。

  交易者关注着顾比复合移 动平均线长期均线组的表现。最重要的特征是顾比复合移 动平均线短期均线组反弹至长期均线组上方的能力。远离长期均线组的回撤是市场看跌的结果。这样的回撤正在发展,并且有可能形成暂时的熊市。当指数跌破5000点和长期趋势线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得到了确认。

  在未来的几个交易日,交易者需要寻找以下特征,以确认对盘整带底边的成功检验:1、指数继续维持在5000点左右;2、短期顾比复合移 动平均线向上运行并穿越长期顾比复合移 动平均线;3、短期顾比复合移 动平均线运行到长期顾比复合移 动平均线上方;4、长期顾比复合移 动平均线先横向整理,然后掉转向上;这些都是表示市场仍然处在成功盘整时期的特征。

  盘整带可能会失守,继而导致更强劲的熊市的形成。以下是交易者需要寻找的确认盘整失败的特征。1、指数无法运行在5000点之上,急跌至5000点以下;2、指数跌至长期趋势线以下;3、长期顾比复合移 动平均线继续压缩,然后掉转下降;4、指数跌破5000点;如果出现这些特征,那么就表明趋势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也就确认了一个以4300点左右为第一个支撑目标的下降趋势的开始。4300点已经作为阻力位经历了数次的考验。跌至4300点表明一个新的下降趋势已经建立。这将更难找到比较好的交易机会。如果4300点的支撑位也失守,那么下一个支撑位在3600点附近。

    相关报道:

    谈股论金:11月21日7位专家看市场

    谈股论金:11月20日7位专家看市场

    谈股论金:11月16日专家看市场

    谈股论金:11月15日7位专家看市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