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反弹能否改变人气低迷的现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3日 17:28 新浪财经

反弹能否改变人气低迷的现状

  广州万隆

  提要:周五市场小幅上涨,但两市成交量之和仅700余亿,日成交量不及上半年高峰期的五分之一,再创年内成交量新低。两个多月的调整市中亏钱效应已经在全社会扩散,更多的人开始远离市场,地量反映了人气低迷,这种情况如果不是熊市来临,至少调整期要持续较长时间,除非有连续大幅的上涨行情出现,用强烈的赚钱效应吸引场外资金再入市。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市见底反弹的可能性较大,产生连续大幅回升行情的可能性较小,人气低迷的现状不可能根本性扭转,中期弱势现状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但是,弱市中有一批中小盘成长题材股率先见底,推动这类个股走出一波象样的行情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耐不住寂寞的短线客可逢低局部做多。

  市场行为透视:大市短线大幅下跌后如期产生反弹,反弹过程中成交低迷,表明介入抢反弹的资金不多,与峰值时的日成交量4000多亿相比,周五两市700余亿的成交量仅相当于当时的六分之一强,可见连续两个月的调整期已经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亏钱效应在全社会扩散,使场外的人不敢入市,场内的人因失望而陆续退出市场,习惯短线操作的游资因市场走势的不确定性太大而倾向于观望;对市场走势影响最大的公募基金近期也遇到了麻烦,亏钱效应下赎回压力大增,由于要应付日益增大的赎回压力,基金们即使手头有部份现金,也不敢大举进场逢低扫货,甚至前一阶段走势稳健抗跌的基金重仓股近日也陆续走软,盘面情形表明一些基金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已经放弃了护盘重仓股的行为。

  人气低迷、权重股走势不稳的情况下,市场要走出比较好的上升行情是不可能的。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应该具备几大条件:

  首先,宏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用企业的成长性来化解目前高估值的压力,才能令牛市继续进行,牛市是维持人气的首要条件。目前宏观经济存在几大隐忧:经济循环周期中有高潮有低谷,这是一个历史规律,多年的持续高增长后何时出现拐点?

宏观调控打击下的
房地产
业内出现衰退现象是暂时的还是某种领先指标?油价高企并继续上涨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损害将有多大?物价温和上涨一般来说对经济有刺激作用,但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反过来会影响经济健康成长,CPI数据据说是在合理的范围内,这一趋势能不能保持下去?

  其次,人人都知道沪深股市估值偏高,如果投资人是完全理性的,高估市场的前景只能是下跌。对于机构投资人而言,股市跌到什么位置才值得他们再度买入呢?主力机构——公募基金、社保基金、QFII、保险基金、券商等重金在握者是相对理性的投资人,只有市场下跌到他们认可的价值投资区域,才会出现大规模主动建仓行为。判断市场估值的高低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100个专家对此有100种解释,并不能简单地用静态市盈率来衡量。中石油高调上市后,笔者心目中有了一个理想的判断市场估值位置和市场心态变化的参照物,有关看法见本栏前几期的文章。

  最后,在主力机构主动做多后,市场还能不能再现今年上半年的牛市盛况?主力大举做多必将在市场中产生良好的获利效应,获利效应将有效刺激股民和基民再度投入市场,从而改变低迷的现状。由于市场相对位置与上半年不同、市场参与者情况与上半年不同(随着基金队伍的壮大,市场中的散户越来越少,机构占比越来越大),阶段性调整结束后,新一轮行情不会简单重复上半年的历史。

  市场走势预测:在市场环境出现重要变化前,人气低迷的现状难以改变,上涨行情可定性为反弹。下周初可能延续短线反弹行情,反弹第一目标位先看5150点。中期调整将持续较长时间,反弹结束后还有再探底过程。

  实战策略:反弹初期短线投资者介入做多,但调整期内做多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需控制持仓总量。一批中小盘成长股先于大市止跌回升,它们的走势与指数走势关联度不高,是弱市中适合做多的品种。权重股走弱是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没有明确的见底信号时,不要过早介入中国石油等权重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