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利空导致股市调整反弹减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4日 19:36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郑小栓 报道

  近期股票市场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与以前所不同的是前期谈论的是股指如何如何创了新高,近期则是被套了多少多少。

  中石油暴跌 散户被套

  曹先生是位入市不久的股民,前一段时间曾经在投资中国铝业中国石化中国神华等大盘蓝筹股时赚了一些钱,又在申购中国石油时中了一个签,可谓喜上加喜。但是让曹先生没想到的是中国石油一上市就出现连续暴跌,短短几个交易日股价竟跌去近30%,而且所持有的其他几只大盘蓝筹股也出现连续下跌,这让曹先生痛心不已。其实,近期与曹先生有同感的股民不在少数。据报道,随着股市的深幅调整与大批股票的连续下跌,不少散户被深度套牢。其中,最让股民刻骨铭心的是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宁波银行、中海油服。粗略估算,被这4只股票深度套牢的资金合计已将近两千亿元。

  中国石油上市后的6个交易日,其股价已从最高点下跌超过12元,深度套牢资金在一千亿以上;中国神华上市首日大幅高开,随后连拉3个涨停板,而在第五天冲至最高点94.88元后,便一路下跌,至本周一收盘已经跌破68元的开盘价至66元。而交易所数据显示,成功在高位抛售的多为机构,剩下被套的多是散户,被套资金超过600亿元;此外,号称“国内最优资质”的宁波银行和一度被误认成“中海油”的中海油服也都是在上市高开并连涨数日后开始连续下挫,套牢资金分别达100亿和150亿。

  4只

股票都是今年发行的新股,其中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和中海油服还都是备受关注的“海归股”。在经历上市之初的暴涨后,如今,除了中得新股的投资者还有赢余外,这4只股票令上市后参与其中的投资者痛苦不堪。

  利空导致股市调整

  近期的股市暴跌与下面几个利空因素不无关系。

  首先,监管层为基金降火,撤火的股市面临锅凉。最近,监管层加强了对基金的监管力度,据统计,10月份以来共30只基金宣布暂停申购,公告多解释为控制规模考虑;11月份以来则有7只基金宣布暂停申购;另有48只基金未确定停止暂停申购日期。而这些基金,大多普遍规模较大,多数是今年业绩表现较好,受到投资者追捧的类型或连续进行持续营销的品种。暂停申购的基金中,博时基金旗下有6只基金,华夏基金旗下5只基金,南方、大成、广发等基金公司旗下均有2只以上基金暂停申购。支撑股市这口大锅的火撤了,恐怕这口“锅”也难逃“凉”的命运。

  其次,股指期货引弓待发,做空大潮暗流涌动。据报道,股指期货交易目前已万事俱备,年内即将推出。可以说,股指期货一旦推出,将对A股市场形成最大的利空压力。一方面,大盘权重指标股目前股价都处于相对高位,积累了大量获利盘;另一方面,股指期货推出后通过大肆做空获取暴利的思路,将迫使机构投资者提前套现部分股票以备战股指期货,从而使机构重仓股遭受巨大抛压。

  再次,市场信心受挫,新增开户数持续下滑。最新的数据显示,投资者新增开户数已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这一方面表明近期缺乏赚钱效应的股市已经令投资者信心大挫;另一方面预示着未来进入股市的增量资金面临瓶颈,对后市的资金面将是一个重大考验。

  第四,周边市场干戈未定,A股难以独善其身。从美国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次级债危机有缓和的迹象。而近期香港市场出现的暴涨暴跌及亚太地区其他市场的普跌,更是直接影响了A股市场的走势。

  反弹一触即发

  经过持续下跌之后,本周一上证综合指数收出带较长下影线的阳十字星。根据历史经验,低位十字星的出现往往是行情转折的信号。投资者注意避免在目前的指数点位附近盲目杀跌,对于有良好基本面支撑的品种建议持股等待反弹。

  虽然近期大盘持续调整,但在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币加速升值和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本轮行情的下跌从性质上而言仍属于阶段性的休整。考察本轮牛市行情的运行情况来看,在重要整数关口或敏感阶段市场都经历了阶段性的休整,包括2006年的6月-8月、2007年的1月-3月以及2007年的5月-7月(5·30大跌行情),这3次阶段性休整过程中,上证综指的调整幅度分别为12.3%、15.12%、21.4%。本轮调整行情上证综指自历史高位6124.04点下跌以来,累积下跌1091.46点,跌幅达到17.8%。而且,上证综指在5000点左右获得较为有力的支撑。显然,经过持续下跌尤其是经过政策利空的打压,上证综指经加速赶底后,短期市场反弹一触即发。

  在具体操作策略上,应注意避免在目前的指数点位附近盲目杀跌,对于有良好基本面支撑的品种建议持股等待反弹。首先,从近期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趋势来看,围绕人民币升值的投资主线仍将贯穿后市行情的发展。而人民币升值受益板块包括金融、地产、航空、造纸以及拥有资源优势的企业。其次,受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节能减排、替代

能源、自主创新等科技类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具备较好的成长性而受到机构追捧。再次是继续关注中央企业整合重组带来投资机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