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行走在过热边缘的股市何去何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 16:44  新浪财经

行走在过热边缘的股市何去何从


  广州万隆

  提要:目前股市处于一个十分敏感时期,一方面是政策层面上宏观调控的压力越来越大,市场再次处于政策风险高发区;另一方面,由于监管者的越位,让政策和市场博弈的形势更为复杂。

  可以说,目前股市正处于一个十分复杂和敏感的时期,一方面是政策层面上宏观调控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各方利益牵扯、功利性的政策目标、监管者的越位,实际上更加放大了市场风险,并且让政策和市场博弈的形势更为复杂。

  而在这样的形势下,行走在过热边缘的股市将何去何从。

  一、政策调控压力越来越大

  实际上从本轮牛市发展至今以来,牛市的发展就始终在过热和政策打压之间轮回。而目前市场又再次面对政策调控的风口浪尖,一是投资者风险教育的声音越来越密、证监会对基金投资行为的调查,甚至和牛市利益联系最密切的国资委,也开始对市场热炒的央企整体上市题材开始不满。这意味着,政策层面上实际上又拉开了新一轮股市降温的序幕。

  无论如何,我们都难以忽视政策面态度对股市的直接影响,而这种政策利空的集中释放意味着股市再次进入一个政策风险高发期。

  另外我们必须注意的是,管理层的真正意图从来就不希望市场长期走熊,无论对于投资者还是监管者而言,牛市所带来的利益实际上是双方共同受惠的。尤其对管理层来说,在国资证券化的大计划完成之前,长熊所造成的利益损失实际上是其不能承受的。否则,十七大上提出的创造机会让人民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就必将成为一句空话。

  二、监管利剑直指热炒整体上市行为

  在本栏目昨日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由于市场资金对整体上市题材的热炒,最终导致以国资委和证监会为首的管理层开始对这种过度投机炒做严重不满。并且这种政策层面的压力,最终可能导致投资者对整体上市题材的抛售。应该说,这对目前市场的影响将是十分明显的。

  一方面,现在能够支持市场继续阶段性走牛的题材已经日渐枯竭,而整体上市则是吸引市场人气的主要焦点。一旦这一题材受到政策面打压,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就必然受到打击;第二,目前被热炒的央企整体上市类题材,一般都是大盘蓝筹股,对指数和整体人气的影响十分明显。更重要的是,监管者监管目标的错位和越位,直接干扰和指导主流资金的买卖行为(证监会对基金购买中国船舶的调查),让投资者对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可预期产生怀疑,让市场公平和公正受到冲击,这从更深层次上导致投资者丧失在公正合理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理性投资的信心。

  三、本币升值推动的内外双热趋势可能扭转

  人民币升值以来,我们就面临着对外和对内双过热的局面。一方面,对外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资纷纷看好人民币升值的长期前景;另一方面,外资的涌入直接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虽然央行极力进行调控,然而通货膨胀和包括股票在内的资产价格依然我行我素创出新高。

  而造成这种内外双热尴尬格局的根本在于长期出口主导型产业政策所导致的内外部失衡,这种多年累积下来的失衡显然不是货币政策或者汇率的小幅度调整所能解决的。

  管理层目前致力于出口退税调整及推动汇率机制更加灵活的变动,其目的就在于试图从根源上扭转内外部失衡的不利状况。并且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改变贸易顺差增长过快,内外部失衡的效果如果并不明显,则不排除会进一步调整汇率机制,具体来说不排除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调整。当然,这种调整对出口产业的冲击可能会相当的剧烈,这也可能导致管理层对采取这种调整十分谨慎。

  而一旦出现这种汇率的大幅调整,对境内外资金流向的影响必会十分明显。

  四,行走在过热边缘的股市何去何从

  总体上,目前正处于宏观调控的关键时刻。无论是政策面针对经济层面过热的调控,还是直接针对股市的打压,其最终的效果都将从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上反映出来。另外一方面,市场自身存在的种种体制性的缺陷和弊病,则可能在调控的过程中进一步放大股市的风险。目前管理者监管越位,直接干扰市场资金的操作和投资方向,都可能加快投资者信心流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