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可能促使主力减仓的几大因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6日 16:38  新浪财经

可能促使主力减仓的几大因素


  广州万隆

  提要:我们认为,在目前的市况下,本文所描述的几大因素可能成为促使机构大幅减仓的关键因素。

  从近期的市场情况来看,目前机构普遍保持谨慎的态度,如基金这一市场上最大的主力机构,对两市的估值水平就表示明显的担忧。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对经济高速增长速度保持的预期,本币升值等,及其它非市场化因素如排名和获利压力的驱使,往往又会压抑大机构们减仓的冲动,这自然会导致市场处于一个十分微妙的状态之中。

  但是随着宏观政策面部分因素的逐步转变,是否会有一些因素成为促发机构们大幅减仓的关键呢?

  一,指数期货可能会成为促使基金减仓的一个阶段性因素

  对于基金来说,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集中持有大蓝筹股,持仓品种过于集中导致的后果是流动性缺乏。也就是说,目前一旦基金开始集中减仓大蓝筹股,一方面会导致多杀多的惨烈状况出现,净值迅速收缩是基金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即使大蓝筹股估价不便宜,基金们也不会轻易减仓。另外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做空机制,获利排名压力也往往导致基金只愿意单向做多。

  而一旦推出指数期货,则会带来两种可能。一是基金有足够的空间在期指上进行套保,从而消除其抛空可能导致市场大跌带来盈利缩减的顾虑,从而推动其在高估值状态下大幅主动减仓;另外则是大量基金在建立空头仓位的时候,由于缺乏对手盘最终可能导致期指大幅下跌,从而影响现货指数出乎预期的下跌,最终迫使基金们被动减仓。

  二,市场自身因素改变

  另外,由于推动牛市发展的因素自身改变,也可能成为导致主力机构减仓的主要原因。

  从基本面的因素来看,可能导致机构大幅度减仓的因素可能有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人民币汇率急速调整和顺差的下降、 加息的累加效应可能改变投资者投资意愿。最后,正如我们昨日的文章所言如果非流通股集中减持,也可能导致市场出现调整。

  第一,推动本轮行情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力量就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加速。正如我们曾提到过的,今年上市公司高增长的态势不可能长期维系,是属于非正常的业绩释放,有很多不可持续的因素。一旦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和市场本身预期相去甚远,突然逆转市场的整体预期,可能成为大盘出现拐点的促发因素。从目前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的乐观预期来看,目前好象还看不到这一迹象。

  第二,十七大之后可能会加速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汇率水平的加速调整会不会导致外贸顺差出现一个阶段性下降。而本币升值和外贸顺差增长导致流动性过剩显然是推动本轮行情的重要动力之一,这种改变自然会从根本上动摇市场走牛的基础。

  第三,加息效应的累积影响。应该说加息对市场的影响是存在的,只是由于利多因素的强劲,才导致在目前的加息周期中其效应没有显现。但是随着加息的幅度越来越大,加息的累积效应对市场的影响可能开始发生作用。至少,由于利率水平的相对提高和投资者对市场回报水平预期的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可能会改变。另外,央行目前货币政策面临的压力较大,不排除其采取更加严厉的货币政策措施,从而导致市场资金面更进一步紧缩。而且从往年的情况来看,每年底的资金面情况通常都不是十分乐观。

  最后,大小非集中上市的影响。虽然我们对目前大小非是否会集中流通,尤其是国资委掌握的大非是否会在现阶段上市不能完全肯定。但是,由于管理层通过改变供求调节市场的意图十分明显,非流通股大量上市的概率不小。尤其是部分大盘蓝筹股,国有资产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恐怕也乐于在目前的高位进行部分减持保证其利益最大化。

  总体上以上因素的出现,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的阶段性基本面,从而导致主力拉开大幅减仓的序幕。

  三,基金能不能减缓市场波动

  另目前还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即市场资金结构和以前有一个主要的变化在于,基金成为市场中最主流的机构资金,这意味着基金的操作对市场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那么,基金平稳操作的风格应能够减缓市场波动幅度,基金成为减少市场剧烈波动风险的顶梁柱。

  本栏目认为,基金在引导理性投资和减缓市场非理性波动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看,基金本身的体制性问题也同样给市场带来风险,比如基金持仓过于集中,在市场波动剧烈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赎回压力过大等等。况且,市场的整体风险是由于自上而下的整个制度体系决定的,单靠资金结构的优化是难以完全解决的。毕竟在市场风险释放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人会愿意用自身的利益来换取市场平稳。而一旦市场的看空预期形成,则基金的抛售压力和一般投资者的抛售压力是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基金平抑市场波动的设想并不可靠。而从5.30及之前的历次阶段性下跌来看,基金的存在至少对缓解市场的下跌速度也没有明显的作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