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7:被压抑的牛市猜想 5000点或者更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7日 15:23  华夏时报

2007:被压抑的牛市猜想5000点或者更高


  压抑,绝对的压抑。

  与“5·30”暴跌不同的是,“6·20”以后的连续下跌更像是钝刀割肉

  “我的市值已经下跌了三成多。”7月5日上午9点45分,上证指数又下跌了63点,在北京市万达广场的大通证券营业部,老股民邓先生无奈地说:“我赚的钱早已经没了,如果再跌,就要赔钱了。”

  邓先生还算幸运的,在今年3月份入市的新股民中不少人已经赔钱,5月入市的就赔大了。按照沪深交易所的统计,仅6月,两市市值损失超过万亿,而遭受损失最大的就是新入市的散户,不少新股民买入的垃圾股下跌甚至超过50%。

  压抑的情绪在广泛地传播,就是过去坚定唱多的专家学者也出言谨慎,惟有上海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博士,虽然语气中带有倦意,仍然坚定看多,他认为,“推动牛市的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2007年底有望看到5000点以上”。而从他一贯坚持的资本市场黄金10年看,“未来中国内地股市上一万点、两万点都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可以佐证的是,模拟股指期货的12月股指已经达到5700点。目前的市场走势虽然压抑,但模拟股指期货的走势却更反映了市场内在的动力,这在此前已经得到了多次印证。

  在市场异常压抑的时候,牛市的声音或者信号经常被忽略。

  7月5日,沪市暴跌200点,击穿3700点报收3615.87点,跌幅为5.25%,深市暴跌725.56点,报收11783点,跌幅达5.90%,两市跌停的个股达211只,上涨的不到百家,投资者仓皇出逃。

  7月6日,沪市大涨165点,涨幅达4.58%,深市大涨611.77点,涨幅达5.19%,两市上百家股票涨停,下跌的只有55家,伸手即拾的满地黄金与多数人失之交臂。

  股市大涨之时,一条消息在传播说,决策层明确表示要确保股市持续健康发展,避免大起大落。实际上,此前证监会领导、三大报社评都有相关的暗示,只是市场麻木罢了。

  被放大的利空

  7月2日中午11点45分,北三环安定路长新大厦申银万国证券的交易大厅已经剩下不到5个人。大厅里的炒股“高手”赵阿姨也打算回家吃饭了,她说:“5月份每天大家都霸着电脑不肯回家,中午吃盒饭等待开盘与现在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看,大厅都没人了。”

  “钱不好挣了,炒股十多年,半夜出政策连着5个板儿的跌停谁受得了啊。”说到印花税调整,赵阿姨还是心有余悸。

  赵阿姨说的正是“5·30”大跌,印花税率提高两倍,被不少人称为压垮牛市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决策是否恰当值得反思,但市场明显放大了这一利空。市场暴跌向下直达3400点,才在60天线勉强找到支撑,强大的牛市惯性推动市场反弹到前期高点,但已经受伤的市场经受不起任何利空的打击,这种利空也许只是间接的或者轻微的。

  6月18日,8家银行被企业挪用信贷资金的情况遭到银监会查处,违规资金入市受抑;6月20日,基金券商QDII全面铺开,资金开闸外流,热钱随机而动转投港股;6月28日,1.55万亿特别国债登上人大审议列车,旋即获得通过。这些密集的政策或者措施出台,被市场放大,市场再次陷入低潮。

  “不能简单地把多个政策集合起来,就得出市场不能走高的结论。”东方证券分析师张杨7月2日中午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分夸大政策的压力,而没有看清出台的背景,将会错失市场良机。“不管是特别国债还是减停利息税,乃至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都是政府针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其根本意图是保证市场平稳的发展,并非完全针对股市。”

  特别国债的推出引发了指数不断走低,市场将其理解为相当于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收紧的流动性。实际上从收紧流动性来看是如此,但是这一部分资金实际上是银行间资金的流动,与股市资金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利空政策“解读过分”导致众多散户加紧抛售,市场一片怨声载道。

  市场还在不断向下,冷静的市场人士在不断地追问自己:“如果我们错误地将利空放大,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对本来已经存在或者可能新生的利好忽略了呢?”

  长期利好被忽略

  7月2日下午3点,记者拨通了李振宁博士的电话,在各种演讲场所慷慨激昂的李振宁,说话的声音略带倦意。看来,资本市场最近疲软的走势多少影响到了这位中国资本市场坚定看多者的情绪。

  “‘5·30大跌’是国家调控的结果,而‘6·20’以来的调整却是投资者自己吓唬自己,从此次调整的深度看,已经基本到位,从时间上看,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李振宁这样评述近期的市场,但是他很快转回他对市场的中长期判断,他说:“我们没有必要拘泥于目前的调整,从大的趋势看,造成此轮牛市的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牛市仍然可以延续。”

  李振宁是此轮牛市的坚定支持者,同时也是资本市场黄金十年的首倡者,他将股份制改造与20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体制改革、90年代城市体制改革并列为改革开放后的三大改革,他认为股份制改造所带来的资产价值重估将引领市场走向2万点甚至更高。

  “好的制度造就好人”,他认为,股份制改造后,大股东的利益与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因此大股东会不断把好的资产注入,把坏的资产换出。“道理很简单,好的资产在资本市场可以几倍甚至十倍以上的价格卖出,没有哪位大股东会拒绝这样的好买卖。”李振宁的声音重新变得兴奋起来。

  与他持有相似观点的还有湘财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7月2日下午4点,金博士用其惯有的思维和沉稳的语调,向记者灌输市场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的原因。他认为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政策的取向没有变,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币升值、上市公司的赢利增长和治理结构改善的趋势没有变。在目前的状态下,虽然政策之手与市场之手在博弈,在中国的国情下,很多时候还存在政策市的情况,但是,基本面的利好因素却是长期存在的,也是或有失误的政策之手所不能逆转的。

  “这样的长期利好已经被疲弱的市场忽略,”长期关注资本市场的郭先生说,“在市场强势的时候,即使是利空也会被市场理解为利空出尽变利好;而在弱市时,利好也会被理解为利空。”

  我们曾经采访的邓先生和郭阿姨可能都没法听到李振宁和金岩石的长篇分析,他们只能按照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去操作,他们唯一希望的是政府对市场不要有太多的干预。在这一点上,金博士和他们的观点一致,就像市场不希望管理层不要主动刺破泡沫一样,市场也不希望管理层去出台什么利好,应该尊重市场的选择。从目前状况看,市场的长期趋势是向上的,市场的风险来源于对政策恐惧的心理放大。

  未来的走势

  7月3日上午,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内地的资本市场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面临机遇和挑战。有人指出,这是新华社重发,但为什么要重发,业内人士表示实质上是对市场的一种呵护,因为此前有消息说中国证监会已经召机构负责人进京开会,要求稳定市场。

  7月4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财政部有关负责人,7月5日发表文章指出,发行特别国债不是针对股市的紧缩措施,新浪财经将其作为头条发布,但投资者已经不管这些,结果当天股市暴跌200点。

  疲弱的市场似乎已经对这些隐蔽的利好暗示麻木。7月5日,股市再度暴跌,远离60天均线超过3%,按照传统的技术分析,市场可能进入中级调整。难道4300点真的会成为此轮牛市行情的终点?2007年还会有行情吗?

  就在市场不断走弱的情况下,此轮行情的坚定看多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虽然坚持他一贯不预测点位的习惯,但仍然撰文指出,4000点是股市最低的基本价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能让快牛变慢熊”。

  刘纪鹏解释说,4000点是中国资本市场、中国国民经济蓬勃向上最低的基本价点,这个价位是我们必须要守住的,只有在这个价位上才可以化解很多历史遗留的矛盾。

  实际上,此次大牛市完成了很多历史性的使命,如解决银行和券商的呆坏账问题、国有上市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在接下来的下半年,这样的历史使命同样存在,大量的红筹回归需要稳定上涨的资本市场来承载。

  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88.HK)日前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计划在上海证交所发行不超过18亿股A股股票,此次募集资金也很可能不低于539亿元人民币。接下来,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海油等大型蓝筹公司的回归将接踵而至。

  李振宁就认为,市场经过一到两个月的调整后,将重拾升势,在2007年底以前,应该在5000点以上。至于是5000点还是6000点,他觉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牛市的趋势继续。金岩石比较含蓄,没有对下半年的走势发表看法,但他间接地支持了李的观点,2008年,沪市挑战6000点。

  让人颇为意外的是,支持李振宁看法的恰好是在沪市3000点出现震荡时看空A股的罗杰斯,尽管近期A股的波动令QFII纷纷发表做空言论,但这位在3000点以上重新看好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投资大师却坚定唱多沪深股市。7月2日,他在新加坡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他已经清空了几乎所有新兴股市的仓位,但是中国例外,除非中国股市今年再和去年一样翻倍,否则他会选择坚定持有。如果按照这样的推算,那沪市指数肯定在6000点以上。

  已经没有人再去理会这样的客观报道和分析,但市场也许就在此时绝处逢生。7月5日下午收盘后,面对空旷的股市大厅,那位赵阿姨拖着长音儿说:“该买股票喽,散户被洗光了就该股市涨了。”

  7月6日,股市大涨165.48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深发展A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