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资金推动何时了风险知多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5日 07:5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资金推动何时了风险知多少

  成交量、新开户数成为判断行情走向的重要参考指标资金推动何时了风险知多少?

  东方证券凌俊杰

  本轮大牛市运行至今,无论是大盘指数、成交量或者是其他主要市场数据,均刷新了历史纪录。同时,财富效应也极大刺激了广大民众的投资热情。特别是进入2007年之后,日均开户数几乎保持在每天10万户以上,而最近一段时间,这个数字更是超过了30万。同时,新股民带来的大量新增资金又不断推升着指数上涨,制造着新的财富效应,牛市的“自激效应”正极力发挥。那么,这样的资金推动行情还能持续多久,“自激效应”什么时候才会逐步衰减呢?

  牛市后期的重要特征

  尽管在成熟市场上,资金依然是推动行情的主要动力,但是在A股市场,这一特点表现得过于淋漓尽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散户投资者一直是A股市场的主要力量,无论是1996年的“5·12”行情,还是1999年的“5·19”行情,散户在当时牛市中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在大牛市中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而在这样的散户牛市中,资金推动则是基本特点之一。

  在1996年的“5·12”行情中,尽管在一开始是对部分绩优股价值低估的修正,但是当牛市进入后期,估值压力再也抵挡不住汹涌的资金潮,哪怕在

人民日报社论和“十二道金牌”后,市场依旧创出了新高。而1999年“5·19”行情是价值发现行情,炒作的是想象空间,更是只要有资金进场,再给公司附加上某个题材,股价就可以飙升,“资金+包装”是那轮行情的主要特征。

  散户机构各领风骚

  而在本轮行情中,牛市早期,资金推动的特征并不明显,或者说散户资金推动的特征不突出。去年下半年的行情,让投资者感叹赚了指数不赚钱,基金重仓股一枝独秀的表演,让投资者仿佛觉得资金推动型市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价值投资、大盘蓝筹、基金重仓股等名词,并深深地印入了投资者的脑海之中。

  但市场却总是和大部分人唱反调,当2007年来临,大家把资金纷纷交给基金

理财时,蓝筹股、基金重仓股却一蹶不振了,而题材股纷纷揭竿而起,连续涨停的表演让人热血沸腾。也正是在散户的激情演绎下,尽管一季度基金普遍不看好市场,并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减持,QFII等也对市场表示怀疑,但是大盘仍在顽强地不断创出新高。

  关注两大风向标

  笔者认为,当前的市场已经进入到博傻阶段,尽管谁都不能轻易说大盘见顶,但是谁都有可能接到这最后一棒。不断出台的利空消息尽管没有对市场起到作用,但是力量却在慢慢积聚。

  同时,由于本轮行情运行至今,几乎没有出现较深幅度的调整,这对新股民也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对于大多数新进场的投资者而言,他们认为这个市场不会有大的调整。但随着市场的进一步走强,一旦先前进场的新股民渐渐成了“老股民”,逐步意识到了风险的存在而加入到空头阵营时,市场的多空搏杀就将日益激烈,表现就是成交量的激增。当前每天巨大的换手,说明市场的中长期筹码已经松动,并且已经有越来越多先前入市的新股民加入到空头阵营中。这个过程的最后结果,则是空头力量逐渐加强,牛市的“自激效应”逐渐消失,最终市场出现较大调整,而那些最后入市的新股民就接到了最后一棒,成为套牢一族。

  在今后行情中,大家可以重点关注开户数和成交量两个指标。资金推动型市场的主要特征就是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推动,那么也就意味着市场成交量需要不断放大,一旦某个阶段市场在上攻过程中成交量再也无法跟上,那么大盘离见顶也就不远了;同时开户数平均值下降,则是非常明显的危险信号,以上两点将是资金推动型市场的风向标。而近两个交易日成交量明显萎缩,已经低于20日均量水平;最新的开户数虽然仍有33万多户,但增长的幅度也在明显减小。这些,都需要引起投资者警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