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热钱涌入背景下的市场走势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 15:56 新浪财经

热钱涌入背景下的市场走势分析

  提要:在热钱涌入的背景下,如果不能从根本上下手,而仅仅只是限制国内资金流入股市,非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扬汤止沸。

  在热钱涌入的背景下,基金减仓、限制央企资金入市、甚至于加大新股发行力度和非流通股减持步伐都只能看作是扬汤止沸之举。因为境外热钱相当庞大(7.2万多亿美元),而国内资本市场规模较小,几百亿美元热钱流入中国股市即可掀起一波涛天大浪。监管层打造股市慢牛的必须要从解决根本问题上着手。

  一,管理层目前对股市过热采取的策略并不完善

  中国资本市场规模较小,目前市值仅2万亿(折合美元不足3000亿)市值,数千亿美元的游资就可以在市场掀起大波澜。而管理层在不能有效遏制游资的情况下,仅仅采取基金减仓、舆论引导国内个人资金流出市场、限制央企入市的策略,则会出现筹码逐步转移到境外游资手中,无异于扬汤至沸。

  即使通过加速

新股发行、小非和大非的流通,对大规模游资也是杯水车薪。

  所以,本栏目认为目前监管层所采取的减少国内资金流入股市的单项对策,对游资的影响都不大。相反,可能会加速游资控盘中国股市的进程。

  如果不能采取强硬措施将游资挤出股市,那么市场的阶段性过热至少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采取强硬措施将游资挤出股市的问题不仅仅在于难不难做到,还在于目前能不能这样做。)

  二,对热钱监管的复杂性要有充分认识

  国际游资不同于以往的国内主力资金,其主要特征是隐蔽性、灵活性和流动性强,具有丰富的对抗国家政策经验,对抗国家监管上的能力上远强于一般国内资金。

  当然国家政府可以通过“任意”的修改相关制度,对游资进行致命的一击(如泰国政府曾采取征收30%保证金的措施)。然而在目前各国不断开放资本市场的今天,其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和长期后果也是相当大的,甚至得不偿失,不得不令监管者三思而后行。

  从稳定的角度出发,一般不到特殊情况下,国家很难用动用强硬的资本管制手段惩治游资对市场的干扰。长期而言则只能通过完善监控体系,加强在短期资金流动监管方面的制度法规,来逐步限制游资的影响。

  所以,总体上我们对国家监管热钱过程的复杂性要有充分认识。实际上,热钱的问题是近几年国内监管层都无法回避的。而且热钱问题是国际上普遍要面对的世界性“难题”。

  目前一定要对国家监管热钱的过程和结果做一个精准判断是较难的,只能动态观察整个事情的进程。

  三,市场有自身的规律

  在经济开放程度日益明显的今天,市场具备自身的规律,任何政策措施都只能在符合市场内在规律的情况下引导和规范市场发展,而不能有悖于市场规律。

  在日本本币升值期间,由于采取限制日元升值以及过分强硬的资本管制政策,扭曲了市场自身的内在规律,反而招致市场更大程度报复,最终导致整个资产泡沫缓慢形成和急速破灭。

  在本币小幅升值的背景下,加强对热钱监管制度的建设,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法规限制投机性行为,而不是频繁的动用行政干预的大棒,才能够真正从根本上防止升值期间投机性热钱对中国股市的冲击。

  广州万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