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缺少新权重 深市面临结构性失衡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 15:39 证券日报

  □ 九鼎德盛 肖玉航

  近阶段以来,特别是当上海市场以工行、中行拉抬指数突破向上后,总体A股市场已呈现沪强深弱的局面,从本周开始,上海综指开始强势领先于深圳综指和深圳成份指数,至周三上海综指三个交易日已上涨192.72点,而同期深圳综指仅上涨10.17点。而深圳成份指数也失去了强势明显的特征。经过市场轨迹的研判,笔者认为深圳市场由于缺少新权重股的
加盟以及上海市场新权重股的不断加盟,中期来看,深圳市场将面临结构性失衡的风险正在加大,而未来市场机会将逊色于上海市场。

  沪市资金吸纳力强劲

  从近个时期以来,市场明显表现为加盟沪市主力资金在明显增多,比如周三深沪两市表现为同时上升,但深市成交前五位的资金总额仅为25.73亿元,而上海当日成交前五名资金总额却达到了92.47亿元,是深市前五位的近3.5938倍,这表明上海市场已成为主流资金的战场,这种结构性失衡将导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资金分流格局。

  从上海与深圳两个市场产生明显变化或分化的时间来看,主要来自于工行与中行向上突破走势后,而此两只权重股未来将进入沪深300指数品种是肯定的,因此新主力资金对两只绝对价位低廉、调控指数关键的新品种峰拥而入,相对就减少了对深圳相关已经年度涨幅过大的品种如万科A、深发展A、中兴通讯等的关注,这些深圳主力品种面临的是投资者减持后加入上海新大盘蓝筹的资金分流局面。在今年以来,深圳一些主力品种在上海市场上涨过程中,往往不甘落后,但从近期表现来看,已表现为明显的力不从心,其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于上海新权重股对市场整体资金吸引,而这种资金吸引除了工行、中行、广深铁路等正在分流外,未来仍有中国人寿、中国石油、建设银行、平安保险等新权重股的吸引,因此从中期来看,由于深圳市场新权重股特别是中国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新大盘蓝筹权重股没有补充,其未来面临结构性失衡所导致的风险将使深圳许多品种面临较大的资金分流,进而导致其品种下跌,市场指数不断弱化的局面。

  新股表现 沪市更胜一筹

  今年6月份新股IPO以来,由于深圳新股定位于中小企业板,除了个别股票如江山化工獐子岛等强于大盘外,许多品种表现为上市高开后就低走且跌幅惊人,由于中小企业板与主板交易规则并无明显的差别,其大部分股票均是上市当天放巨量,而后一跌下跌,比如国脉科技、远光软件等,如果开盘当日介入,大多亏损累累,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投资者投资深市新股的热情。反观上海市场上市的新股,大秦铁路中国国航北辰实业、招商轮船、广深铁路、保利地产等均有不俗的表现,而超级大盘股工行与中行的表现更是解放了所有的投资者。从中国A股未来市场发展来看,由于主力机构基本面的变化,许多大盘蓝筹股将成为争相介入的主流品种,而目前深圳市场由于没有此类品种的加盟加上老权重股涨幅已高,在资金分流而入沪市的背景下,新老主力资金均会对沪市投资面更加关注或深度介入,因此深圳市场如果这种局面或中小企业板公司交易制度没有大的改善的话,深圳市场中期弱市将日趋形成,其结构性失衡将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A股市场新格局的演变已使得深沪股市未来表现将出现明显的分化,而这种分化正如今年以来众多品种在大盘不断创新高的过程中却在同期1500点附近原地踏步或创新低。从中期来看,如果深圳市场新权重股或中小企业板交易制度没有变化的话,深圳市场未来将跑输市场的可能性将极大,而其由于资金流向所带来的结构性失衡仍将加剧,因此在工行以及未来保险股、新大盘蓝筹不断加盟沪市的背景下,深圳市场的机会将远逊色于上海市场,投资者可多加关注沪市特别是新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