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定向增发再度火爆 多方受益牛市效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 15:25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张胜男

  好的行情需要资金支持,资金偏爱好的公司。在行情大涨的时候发布定向增发的消息,无疑是资金盛宴中的又一大蛋糕。厨师手艺高,食客自然众。

  现在,大盘连创新高,各方资金进场热情持续高涨,这样的投资环境呼唤市场扩容
,IPO喜讯不断,大盘小盘争相进场;非公开发行也因公司的需要、特定对象的欢迎而如火如荼。股价不再是问题,好公司的增发,如皇帝女儿的“绣球”——不怕没人要。

  资质佳 谁不愿与他“攀亲”

  25日公告中,关于融资的消息非常抢眼:除了中国人寿的首次公开发行开始网上申购以外,发布非公开发行相关消息的公司就有五家。其中,深天健000090、金融街000402的非公开发行申请获得证监会的核准;云维股份600725的非公开发行议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宁波华翔002048本次非公开发行股数5200万股股票将于今日上市;万科A(000002)公布非公开发行A股发行情况报告书。

  深天健被誉为具有拐点型投资价值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有研究员认为,公司2006年开始步入快速成长期,基于目前房地产项目的良好销售(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上涨176.38%),以及子公司莱宝IPO为之带来的2007年增厚净资产的预期,公司每股收益短期应看到2元以上。

  金融街的投资价值一直不容忽视,地处北京,深受政府支持,有京津地区地产龙头的美誉。海通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张峦认为,此次非公开募集的两个项目均为写字楼项目,其中A3项目建成后将进行销售,而F3项目则通过租售方式完成。预计两个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增强公司在金融街区域的租赁优势。其中A3项目将于2007年12月底竣工,假设该项目全部销售,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约16-18亿元、营业利润约3-5亿元,销售毛利率约20-35%。

  万科此次以10.5元/股非公开发行4亿股A股已于12月25日发行完毕,共募集资金净额41.967亿元。万科此次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向厦门吕岭路、佛山南海桂城等8个项目。发行完成后,第一大股东华润持有万科14.54%股权。

  光大证券的赵强认为,在昨日万科公布的非公开发行的报告书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关联交易方面,公司称将参照2006年的定价原则继续受让浙江南都剩余的20%股权;二是公司披露了募集资金投向,各项目预计的销售净利率在8%-10%之间。因此我们认为,万科成功收购南都将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为未来进一步的并购打下基础。从两次收购的安排来看,万科体现出了高人一筹的整合能力和文化包容性。我们相信,这次的成功案例将使得同业增强对万科的认可程度。

  增发后 股价上涨神话

  看现在上市公司增发不“恐高”的壮志豪情,不由回想上半年,被行情持续上涨“吓坏”的计划定向增发的公司们。深圳房地产公司泛海建设(000046)曾因为定向增发的申请在证监会审核期间,公司股价一路上扬,从发布定向增发公告日的5.90元涨至8月份的8块多,公司内部人士暗自祈祷,希望股价不要再涨,生怕4.86元的非公开发行价不会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然而,二级市场股价并未因公司的低调而减缓上涨步伐,终于,10月10日公司公告,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亿股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并豁免要约收购义务。而此时,比照4.86元的增发价格,当日收盘价为8.80元。这样的股价和这样的结果让上市公司和准备全盘接收增发股份的大股东泛海建设控股都松了一口气。此后,公司股价如脱缰野马一路狂奔,从11月15日至今,一个多月时间,从9.15元上涨到昨日盘中19.18元,股价翻一番。泛海建设也成为2006年地产板块涨幅前十名之首。

  在增发过程中,发行价格的确定通常以董事会公告日之前的若干交易日平均股价的某一溢价值为基准而制定。在董事会公告日后,又要经过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证监会审核批复等若干环节,在此过程中,股价定然不会“心如止水”。正如泛海建设,拟募集资金的投向——收购北京泛海东风置业65%股权及投资其拥有的1#、2#、3#地块,已经吸引了相当多投资者的目光,研究机构对公司存在整体上市预期的评价更成一重磅筹码。这样一看,股价上涨自在情理之中。虽然因定向增发扩大股本而对原投资人的收益打了折,但股价上涨109.60%,足以弥补打折的损失。公司大股东4亿股全部认购,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