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北京首放:12月27日实战掘金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17:59 新浪财经

北京首放:12月27日实战掘金报告

  北京首放实战掘金报告一:板块掘金(12月27日)

  蓝筹披靡再度激情上演牛市盛宴

  昨日推荐的权重指标股中国联通600050巨量涨停,带动沪指突破2500点大关,盘中介入机会多多,正如本栏昨日指出的一致,新高涨停进入主升浪,后市仍有较大的空间。

  沪综指三天上涨接近200点,本周多方再度大获全胜。蓝筹股在经历了一周多的短期修整后,本周终于再度演绎了一轮爆发式攻击浪潮。从周一工行的涨停再次拉开大盘新一轮的攻击序幕后,蓝筹股无疑成为本周市场的核心推动力。工行、中石化以及广深铁路、中国联通,可谓轮番上演了又一出年终大戏,从而为06年超级牛市划上了一个最完美的句号。不过,旧的一年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牛市行情的结束,而是新一年的开始,而不断被机构追捧的蓝筹股仍将在07年的春季行情中继续上演最完美的饕餮盛宴。

  一、作为06年牛市的最大赢家,但由于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足、优质品种总体稀缺以及高速成长预期等多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07年蓝筹股仍将继续上演“强者恒强、高了又高”的激情一幕。

  06年是蓝筹股大扩容的一年,也是蓝筹股行情全面爆发的一年。正式凭借蓝筹股的激情演绎,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得到了证券市场有史以来最丰厚的回。尽管相关蓝筹品种06年涨幅巨大,但是如果考虑到07年继续高速成长以及估值溢价等因素,蓝筹股仍将是当前市场的最佳投资目标。看好中国,就不能不投资蓝筹股。尤其是在当前市场被普遍看好、流动性继续泛滥、蓝筹品种总体稀缺的有利背景下,蓝筹股仍有望在07年春季行情中继续大放异彩。

  这在最近一周多来的市场热点的演变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事实上,本周蓝筹股的再次启动并非偶然,这是一周来市场在经历了大幅振荡以及热点在“二八”和“八二”之间的频繁转换后,最终得到市场认同的结果。尽管从静态市盈率角度看,目前部分蓝筹品种估值并不低,但是如果考虑到未来的高速成长因素、稀缺导致的溢价因素以及流动性带来的溢价因素,蓝筹股仍然是市场最有吸引力的群体,这也正是市场再次将目标锁定在蓝筹群体中的最主要原因。

  从周三盘面看,蓝筹股的魅力再次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无论是大盘权重股包括工行、中石化,中国联通、广深铁路,还是各行业龙头股包括大商、五粮液、伊力股份、招商地产等等,均得到了资金最猛烈的追捧,并继续全线创出历史新高,从而为07年蓝筹股行情的再度激情演绎拉开了序幕。

  二、蓝筹股群体由于享受成长和估值双溢价,强势上攻行情仍然值得期待。

  从过往经验看,蓝筹股群体大致被市场分为两类,一是以工行、中石化以及宝钢等为代表的权重较大的蓝筹股,二是以贵州茅台、万科以及招行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股。当然这二者之间也存在较多的交集,比如宝钢和中石化同时又是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历史经验表明,涨幅较大、受到资金追捧的一般都是那些权重相对较低的行业龙头型股票,而权重股由于对指数的影响过于敏感而往往被机构所忽略。但是随着机构、蓝筹在经历了06年的大规模扩容后,这种局面已经发生全面改观。只要是低估、增长预期明确,盘子大绝不是障碍,尤其是在资金超级充裕的背景下,流通盘大反而能够提供更好的流动性,最终应该享受一定的溢价。就这就是为什么工行、中石化等大象股“不断走牛”的根本原因所在所在:一是具备持续高成长的预期和能力,当前估值并不高;二是作为权重股不仅对股指期货具有影响力,而且流动性变得更好,应该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

  除了大盘权重股外,其他行业龙头性质的蓝筹股的上涨基础则更多在于高成长性和稀缺性,即使给予适当的高估也并不为过。道理很简单:首先,作为行业的龙头,无疑最容易享受到宏观经济和行业增长带来的利益,给予一定高估本来在情理之中;其次,从机构资产配置角度看,由于稀缺性,相关个股即使高估仍然不过轻易被机构减持,因为这些品种一旦卖出,就很难在以更低的价格接回,特别是在流动性泛滥、市场被全面看好的背景下。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类似茅台、张裕、万科、招商地产等龙头品种股价反复不断缩量创出新高,并且高了又高的主要原因。

  按照上述逻辑,当前市场中仍有相当多的蓝筹品种仍有进一步向上拓展的空间。特别是那些具备一定的行业垄断优势、独特竞争优势等的二线蓝筹品种,将成为新进资金重点挖掘的对象。例如金发科技宝新能源等,都属于类似的品种,得到了机构资金的强力追捧。再如中石化虽然属于绝对的权重股,但是由于未来的良好成长预期,当前估值仍然明显偏低,也是非常好的投资品种。

  因此具体选股操作中,投资者应该在继续将目标锁定蓝筹股的总体原则下,改变过去那种抵触大盘股的惯性思维,而应当将重点放在那些具备独特竞争优势、垄断优势且成长突出的品种中,累计升幅以及盘子大小绝不是继续上涨的根本性障碍。“优胜劣汰、强者恒强“才是大牛市格局下的最终盈利法则。

  北京首放实战掘金报告二:大盘预测(12月27日)

  中国联通再掀大盘蓝筹新攻势

  昨日推荐的权重指标股中国联通600050巨量涨停,带动沪指突破2500点大关,盘中介入机会多多,正如本栏昨日指出的一致,新高涨停进入主升浪,后市仍有较大的空间。

  一、大势研判:冲高振荡

  1、 明日预测:大盘权重股在经历了近期的充分蓄势后,周三再度出现大幅上攻走势,最终带动整个蓝筹板块再度崛起,而这种惯性上攻动力明日仍将继续延续,因此预计明日大盘仍将以冲高为主,期间的振荡仍然不可避免。

  ①股指波动范围:2520点-2580点;

  ②运行方式:冲高后振荡,2500点上方抛压仍需不断消化,盘中振荡仍然不可避免。

  ③大势关注焦点:大盘蓝筹股的上攻虽然仍将拉动指数走高,但其持续性将直接决定大盘的涨跌。临近年终,业绩因素将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部分业绩下滑、估值偏高的品种将接受市场对其股价的考验,可能会对高企的大盘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2、中短线趋势:在经历了一周多的修整后,大盘蓝筹股的再次上攻无疑成为中短期市场的关键。由于目前无论工行、中国联通还是中石化等权重股仍有进一步上涨动力,因此短期大盘将继续冲高。

  二、 主力动向分析:蓝筹股群体的再度崛起无疑再次成为大盘加速上涨的核心推动力量。

  1、多方主力动向剖析:大盘在经历了上午围绕2480进行的整固后,蓝筹群体终于出现全面爆发。尤其是前期涨幅较小的大盘蓝筹股更是得到了市场最热烈的追捧。其中,最核心的代表非中国联通莫属,最终以涨停报收另外刚刚上市4日的广深铁路也上封涨停。最终带动包括大秦铁路、工行以及长江电力等大批蓝筹股再度联袂走强。除上述权重股外,一些行业龙头股也出现了整体走高迹象,大商股份、东软股份涨停,五粮液、伊力股份、置信电器等涨幅也均超过6%。显然,以蓝筹股为代表的优质品种的再度启动成为周三股指大涨的关键所在。

  2、空头主力动向剖析:虽然两市指数出现大涨,但是仍有近一般的个股出现下跌,可谓兵火两重天。绩差代表ST股出现大面积下跌,相当多个股甚至跌停,另外部分上市定位较高的次新股也出现大幅下跌。其他个股虽然也下跌,但多以正常回调为主,跌幅较大股票整体上仍然以个股原因为主。

  三、操作策略:虽然大盘连续创出新高,市场热点继续保持活跃,但市场并没有呈现一边倒的普涨格局。优劣品种上演“兵火两重天”,预计这种局面仍将在近期继续保持。因此操作上仍然应当采取“重个股而轻指数”的策略,尤其是重点关注那些未来成长预期更加明确的蓝筹类品种。

  四、实战淘金池:部分估值偏低或者成长预期突出的蓝筹品种仍然可以考虑积极持有,另外前期涨幅不大的二线蓝筹股也值得短线关注。

  风险提示:部分涨幅过大的品种,06年业绩下降且前期涨幅较大的绩差股仍然存在回落风险,不可忽视。

  北京首放实战掘金报告三:焦点透视(大势分析)(12月27日)

  2006年站稳2600点划上完美句号

  北京首放

  昨日推荐的权重指标股中国联通600050巨量涨停,带动沪指突破2500点大关,盘中介入机会多多,正如本栏昨日指出的一致,新高涨停进入主升浪,后市仍有较大的空间。

  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在权重蓝筹股上演了一幕幕的强势涨停风暴的带动下,做多人气极大的被激发起来,沪指加速行情一览无遗,昨日沪指试探性攻击2500点整数关口之后,今天该阻力在多方摧枯拉朽般强有力的推动下被轻松突破,并且收盘以最高点2536.39点收盘,而且成交量仍没有放大,可以判断的是,虽然出现连续上扬,虽然技术指标严重超买,虽然个股涨幅巨大,虽然存在严重二八现象,但是上升趋势是健康的,是良性的,后市沪指仍将继续向上挑战更高的新高,将2006年的强大多方行情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焦点一:2006年强大攻势即将结束,多方力攻千六大关划上完美句号。

  2005年12月27日沪指收盘在1154.29点,而今天沪指收盘在2536.39点,一年的时间沪指上涨1382.10点,涨幅逼近120%,而其中截至今日收盘涨幅最大的个股超过600%,接近半数的个股涨幅超过100%,这还没有计算曾经最大的涨幅,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成交量创出了历史上的最大水平,两市市值也在近期突破了8万亿元,股改已经顺利完成,迎接了小非减持、超级航母的上市发行,抵抗宏观调控压力等,可以说,2006年的行情是中国证券历史上的最大的一轮牛市的开始,是中国证券市场黄金十年的开端,这一轮牛市使所有中国投资者从没有经历过的牛市。而2006年已经进入尾声,只剩下了两个交易日,而沪指也已经突破了2500点,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进行预测,在2006年的收官行情中,多方将继续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向2600点发起猛攻,在2006年年末踏上2600点的高点,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多方将强大的行情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焦点二:严重二八现象未来将延续,坚持蓝筹坚持价值抓住主流核心。

  以8月份为界限,本年的行情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由于股改而引发的个股的全面上扬,其中还穿插着有色板块、新能源的疯狂,在这一阶段,几乎所有的个股都出现了较好的涨势,大部分投资者的盈利就是在这一阶段;而后一部分则是在人民币升值的巨大推动力作用下,地产、银行、权重等成为绝对的领涨龙头,也成为推动指数的最大动力,在这一阶段,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二八现象甚至是一九现象,在不到10%的个股的上扬背景下,绝大部分个股都没有什么行情,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这一阶段,出现了赚指数不赚钱的情况,甚至出现了一定的亏损。本轮行情发展至今,对于投资者理念的冲击是巨大的,也是深远的,我们认为,虽然近期部分超跌股有所活跃,甚至是出现了一定的爆炒,但这只是行情的小小插曲,而行情的主流就是价值成长,权重指标,行业龙头等,只有参与到这些板块个股中,投资者才能获得牛市中巨大的超额收益。

  焦点三:2007年潜力行业大跟踪,进行战略性建仓迎接更大的主升浪。

  今年主流板块是有色、新能源,股改、房地产、银行等,而可以看到,有色、新能源已经早已结束,而股改行情则因为过程的结束也已经风光不再,但下半年的地产、银行、权重等则成为主流机构主流资金的重点追捧目标,而且从走势上看,地产、银行、权重等有望在未来的行情中继续延伸,形成一个跨年度行情。而且我们认为,在2007年,市场还存在其他的相当多的机会,而这些机会的大背景的主线仍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机会,如消费、机械、装备制造、自主创新等。机会一:人民币升值过程中房地产价值重估步伐刚刚开始,银行股在金融开放后迎来快速扩大的机会;股指期货为权重股带来掌控市场格局的机会;机会二: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中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且时机成熟,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经济强国的崛起,也就是说,工程机械和装备制造业是2007年崛起的一个重大机会;其他的还有消费中的品牌龙头公司等,对于这些机会,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行业中的龙头,行业中品牌公司,而不是低价的、超跌的,公司一般的公司,只有抓住龙头,才能获取巨大收益。

  北京首放实战掘金报告四:

  实战策略(12月27日)

  北京首放

  大盘运行

  今天沪指成功站稳2500点大关,虽然盘中波动较大,但成交量的萎缩表明加速行情仍非常健康和良性,在2006年行情即将结束之际,多方将继续高举高打,向2600点发起冲击,有望挑战并且站稳2600点,将2006年行情划上完美句号。

  策略分析

  抓住主流才能获取超额利润,才能超越大盘的收益,而不能参与二线股、甚至是三线股、垃圾股的行情,在超级大牛市中,抓住强者是最佳的操作策略。

  板块研究

  权重指标股:大市值个股尤其值得关注,中长线的佳品。

  地产:行业中的龙头公司最具价值,是主流中的主流,是主流资金的品种,空间广阔。

  银行:跨年度行情,继续看好。

  机械、装备制造:2007年将崛起的佳品,加大关注力度。

  消费,自主创新:仍然是龙头公司、品牌公司的机会。

  选股思路

  在牛市中,选择股票的第一要素就是不怕高,只要是价值品种,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因此,即使行业中的龙头公司已经有了较大的涨幅,但是他们仍然是最佳的运作品种;第二,有基金重点参与的品种,基金是主流核心,只有跟上他们的步伐,才能跟上行情的步伐;第三,经过一年多的上扬,低价股中的黄金机会已经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是垃圾品种,因此,投资者选择个股必须从中价股中选择,甚至是中高价股中选择,一九现象仍将继续。

  中线跟踪

  工商银行601398,招商银行600036,桂柳工000528,中联重科000157,沈阳机床000410,大秦铁路601006,中国联通600050、民生银行600016,中信证券600030,振华港机600320,金融街000402,华侨城000069、保利地产600048,东方明珠600832,鞍钢股份0000898,武钢股份600005,宝钢股份600019

  策略回顾

  昨日推荐的权重指标股中国联通600050巨量涨停,带动沪指突破2500点大关,盘中介入机会多多,正如本栏昨日指出的一致,新高涨停进入主升浪,后市仍有较大的空间。

  北京首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