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主力机构疯狂扫货地产股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 17:27 新浪财经
渤海投资研究所 周延 美元兑人民币10月26日中间价定为人民币7.8940元,创2005年7月汇率重估以来的新低,人民币升值直接刺激房地产和银行股上涨,成为股指回升的重要动力。正是基于人民币升值成为地产股走牛的长期驱动因素这一点,包括基金、QFII等主力资金在三季度对地产股进行了集中的重点增持。 一、基金、QFII三季度集中火力扫货地产股 消息面上,于10月23日举办的“2006中国地产金融年会”上,国内外的一些投资机构纷纷看好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他们认为,在人民币升值、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房地产企业的业绩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地产股行情走强的势头较为强劲。其中,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龚方雄认为“未来三年,中国房地产股是最好的投资选择”。此外高盛近日同时也调高了地产行业的投资评级。而在本周初市场大跌,恐慌气氛浓厚之时,房地产板块再次扮演了拯救大盘的角色。从去年至今的牛势行情中,房地产是主流资金深度介入的板块,已经公布三季度报表的绩优房地产股仍然是以基金为首的机构资金重仓持有甚至继续增持的对象。10月26日,包括博时、广发、长盛、大成等在内的16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披露了三季度业绩报告。加上25日已披露的22家公司的基金,目前共有183只基金披露三季报。其中股票类基金127只(含平衡型、股票型和封闭式基金,不包括指数基金)。统计显示,这127只基金在三季度增持比例最大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金融业和信息技术业。就目前的可比数据看,今年三季度基金增仓最明显的是房地产业,市值占净值比例由二季度的2.65%上升到三季度的5.74%,而这一行业的股价在三季度以来的涨幅也相当可观,达23.68%。其中金地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基金在继二季度增仓后在三季度继续增持,以基金为主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有超过1亿股,占流通股的约四分之一。在这份报表公布后,金地集团股价应声大涨,这说明了房地产股的上涨潜力仍然不容忽视。 二、新会计准则即将出台 土地增值重估题材迎来局部性爆发机会 我国将于明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其中物业重新估值成为部分上市公司的利润“核弹”,去年香港绝大部分地产上市公司因采用新会计准则,需把物业升值或贬值差价列入损益帐中,以致利润出现了三级跳,近期国内的地产股走势强劲,明显与此有关,对于资产价值数倍于账面溢价的公司来说,这些“隐性资产”将会在明年确认为账面收益,届时将会出现每股收益3元甚至5元的公司,有统计明年实施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的土地房产重估增值可达2千多亿元,不少拥有土地资产的公司将纷纷“露富”。显然,会计准则变化引起的上市公司业绩变化,将会真正的体现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使公司的实际价值充分的通过净资产的形式展现出来。土地是一个重要的稀缺资源,其特点是永远升值,那么拥有大量土地储备,但价值被低估的上市公司就会成为主力的香饽饽,同时存在土地搬迁带来土地升值机会必然将受益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一旦实际价值充分体现,未来价值回归行情一触即发! 三、土地增值重估题材炒作升温,在调整中其巨大财富神化将大放光芒 土地升值概念股从今年初以来就不断的跑出牛股!资源型地产是本币升值中最大可能受益者:垄断资源型地产,往往在本币升值的地产行情中,充当领头羊。日本当年,东京地区地价年增幅曾超越平均2-3倍;在中国,垄断资源型地产,已经成为境外资本的投资目标,预期将推动价格长期上涨。前期G深振业(资讯 行情 论坛)翻倍大涨,以及近期纷纷创出新高的万科(资讯 行情 论坛)A、华侨城(资讯 行情 论坛)、招商地产(资讯 行情 论坛)等等资源性地产股不断掀起市场的土地增值重估浪潮。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加不断加大,全球资本流动性的增强,一些具备购并价值的上市公司其股价将最终得到反映,一场购并浪潮正在酝酿之中。对于那些土地储备或者房产物业丰富的房地产类公司,在人民币持续保持升值及拥有土地的价格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具备土地升值概念,其资产价值存在被严重低估的可能。从而使得那些资产重估增值明显土地储备的公司,往往成为一些产业资本关注的焦点,因此一旦资产重估所引发的土地增值概念的股的炒作升温,二级市场的做多动力将再次被点燃,值得重点关注。 实战出击:银基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000511):拥有丰厚的土地储备资源,在浑北地区拥有权益40万平方米,这些土地的账面平均成本为每平方米2165元。按照区域房地产10000元/平方米的均价推算,公司储备的土地资产价值应该在40亿元人民币左右。比照土地账面值,土地资产将增值4.68倍;比照公司目前的11.7亿元的净资产,G银基净资产重置后将增加31.5亿元,每股净资产将达12.79元,潜在资产增值空间巨大!目前该股受大盘拖累无量回调,已经低于主力成本,恰恰是逢低介入的大好时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