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机构竟然放弃认购 新股不败神话首次遭遇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 09:24 北京晨报

  晨报记者 汪世军

  国航IPO的网下配售询价区间为2.75元/股至2.95元/股。可是奇怪的是,参与询价的基金、券商等机构基本没有参与网下认购,这在中国股市新股申购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江苏天鼎的秦洪认为,很多询价机构之所以没有进行认购,主要原因还在于国航的质地不佳,连续上涨的国际油价使航空行业的前景十分黯淡。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近期A股扩容速度太快,机构手里的余钱实在是不多,而本周又将有5只新股发行,因此机构肯定会精打细算,在这5家公司中精挑细选,选择那些质地优良、盘小绩优的新股进行申购。

  “看看恢复

新股发行后,那些中小板新股的上市首日暴涨的表现,再比较一下中国银行大秦铁路等大盘新股在上市后逐渐接近发行价的表现,你就知道该申购什么股票了。”市场人士的说法也许更具代表性和说服性,“更何况国航的质地还远不如中国银行和大秦铁路呢!”

  保险商无奈买单

  据媒体报道,尽管询价的对象主要是基金,但主要的网下认购者却是保险公司,这被戏称为“基金定价,保险买单”。

  表面看起来,保险公司整个就是“冤大头”,专门买那些没人要的股票。可实际上,保险公司也有自己的无奈。

  自2004年10月25日,管理层发布《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来,众多保险机构已获批投资A股,并且投资额度也在不断放大,相比起几近满仓的基金和券商来,他们才是真正的有钱人。但是由于《暂行办法》对保险机构投资股票有严格的限制,要求“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得达到该上市公司人民币普通股票的30%”,因此导致保险机构很难参与小盘股的投资,只能更多地选择那些大盘绩优蓝筹股。

  同时,由于股指期货的推出在即,作为指数化投资的必选配置品种,像中国银行、中国石化、大秦铁路、国航这样的“航母”级股票自然是不能放弃。对保险机构来说,认购2亿股国航新股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之所以认购这么少,只能说明,保险机构对国航的前景也不太认同。

  分析人士认为国航质地不佳,连续上涨的

国际油价也使航空行业的前景十分黯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