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阳后大盘调整 IPO开闸酝酿市场机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18:58 新浪财经 | |||||||||
在周边股市普遍大幅调整的大背景之下,经过了连续九连阳上涨的大盘,本周终于出现调整。其中,沪综指是报收于1613.89点,下跌2.75%。而沪市全周的成交金额也由上周的历史天量2293亿萎缩到1654亿。这种量能的萎缩是从本周三开始明显显现的,之前在5月9日到5月23日之间,沪市的成交量基本上每天都在400亿以上,但在本周三急剧萎缩到334亿后,周四、周五就直接萎缩到了300亿以下,分别只有233亿和247亿。
当然,外围股市的下跌也许仅只是A股调整的一根导火线而已,而调整的实质主要还是股指涨幅较大。特别是由于市场从“5.1”节后出现的快速暴涨,导致很多个股涨幅巨大,所以随之而来的是本周个股又进入到了严重分化阶段。前期一些先进入股改,本身又是属于有色金属资源类、能源类、地产、商业、食品等热门投资主题或者属于基金重仓持有的绩优品种等范畴,均出现了比较大涨幅的相关个股,本周出现了普遍调整;而一些前期涨幅较小的个股出现了上涨。这既显示出许多个股在经历了巨大的上涨,相应积累了巨大的获利盘之后,一旦股指在高位开始进入大幅震荡之时,获利筹码出局的愿望就会变得异常强烈;而与此同时,也显示出,在继续有资金涌进市场的情况下,一些涨幅较小的个股特别是许多三线低价股被资金相中,出现了比较典型的补涨。 本周涨幅最大的仍都是属于本周刚复牌的准G股。在停牌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后,由于大盘在此期间出现了大涨,所以它们普遍存在着强烈的补涨要求。而另外一些低价的、基本面不算好的个股,甚至包括ST个股,由于前期市场的主要的精力都没有放到它们身上基本上可以说是被忽略了,所以涨幅是明显落后于大盘。它们本周的强势表现,可以认为是较晚介入市场的资金在关注它们。除了它们前期涨幅明显落后于大盘,吸引了较晚介入市场的资金关注它们之外,实际上尚未股改,存在着事实上的含权以及又有政策面的鼓励配合,才是其中的根本原因。在刚刚召开的中国金融高峰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再次强调,证监会会继续大力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积极推动基本具备改革条件的公司在上半年进入改革程序。同时创造条件在下半年集中解决存在各种特殊情况公司的股改问题,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尽可能多的上市公司在年内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这实际上是管理层已经给那些尚未进入股改的上市公司定了基调,2006年底必须要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所以,资金流入、资金推动、个股补涨,这就是当前市场的最重要特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老划断”全流通背景下发行的第一股----中工国际招股意向书本周公诸于众。这标志着市场最基本的融资功能在两年后终于得以恢复。这也许是本周市场出现调整和成交量大幅萎缩的一个原因。关于IPO发行,对于大盘的影响,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关资金分流的压力,不是一两只股能够看出来的,到一定的时候就能够看得比较清楚。当然,如果将来有源源不断的优质公司上市,能够吸引场外源源不断的资金介入,那就会出现一个良性循环。 由于前期大盘的量能放大得惊人,资金大规模进来后,要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估计未来大盘随着量能忽大忽小,在高位震荡的时间会比较长,也会比较复杂。在大盘目前这种大幅震荡阶段,投资者在操作中,要牢牢掌握下面原则:坚决回避涨幅较大的个股。也许大盘在高位的每一次大跌,都有可能构筑某一类涨幅较大板块的头部。在选择股票的时候,除了关注公司基本面作为第一要素之外,分析其近一年的整体涨幅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涨幅大就意味着获利回吐的压力大,而涨幅小则意味着获利回吐的压力小。特别是那些还尚未进入股改,涨幅小的个股仍有补涨潜力。而重点关注的另一类个股就是将源源不断发行、上市的新股,从中选择基本面好的新股介入,中短线都应该有比较大的机会。这将是今年下半年最具获利机会的两个板块。 (张亚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