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及时雨 > 正文
 

跨年度行情能否再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 16:08 新闻晨报

跨年度行情能否再来

  □晨报记者 陈重博

  昨日,沪深股市创出一个半月来的新高,较以往年底时一路阴跌的走势,今年大盘的表现让人感到一丝暖意。那么,股指究竟是像2003年一样在年底前发动攻势,还是像大多数年份一样震荡筑底直到来年年初?或者是根本就没有行情?

  冬种夏收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演,但回顾历史一定会有所启示。北京首放之前的统计分析指出,今年冬季是一次不可错过的“冬播”良机。受定期报告披露、股市资金运作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A股市场历来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周期循环特点,其中“冬种夏收”便是比较明显的规律。也就是说,每年的冬季(11月至次年2月间),股指大多处于年内的相对低位。

  从1995年到2004年的10年之间,冬季见到年内低点(或次低点)的规律至少目前尚未被打破。不过,大多数年份都是在冬季的末期,也就是来年的1、2月开始发动行情的,只有2003年是在当年的年底就提前发起攻势。

  重演历史

  “而从纯技术分析的角度看,明年的1月份可能是大调整的结束日期。如果再结合股改,把可能出现的困难考虑得更充分一些,则明年1至3月份成为又一轮大升浪启动时间的概率相当高。”北京首放的研究报告指出,由此得出的1月-2月见底的结论和10年来“冬季结束,大盘见底”的历史规律再一次重合,这更加说明冬季行情很可能会发生重大的转折。

  与此同时,潜在的政策利好因素同样不容忽视。纵观近年中国股市,往往在危急时刻,管理层均能出台救市政策,从而力挽狂澜。如在2002年1月、2003年1月、2003年11月期间,在这些历年来的底部区域,均有政策救市的身影。由此可见,重大利好政策出台的日期又往往集中于岁末年初。所以,一旦今年也有类似的消息面配合,大盘的走势将更加如虎添翼。

  年终情结

  在重温历史平添信心的同时,亦不能忽略目前多数投资者疲惫的心态。

  “由于现在尚看不到对股市有结束观望的理由,投资者还摆脱不了‘年终情结’的影响。受此制约,大盘也就只能在观望之中继续缩量整理、小幅波动。即使日后股指还是阳线多于阴线,甚至重心有所上移,但年内突破盘局、放量上涨的概率非常小。”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桂浩明指出。

  他认为,临近年终时,投资者都会对来年的操作进行一番考虑,由于无法看清后市,无法作出准确判断,观望就成了当前最好的选择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可以不跌,甚至还会有小幅的上涨,但是预计这些都得不到成交量的配合。在交投萎缩的背景下,股指的波动区间也被压缩,甚至以震荡幅度巨大而著名的权证,也受到这种氛围的一定影响,价格的上下落差空间缩小。人们对股市的观望情绪制约了股市上涨行情的形成,却引导资金进入了安全性较高的国债市场和企债市场,在债券市场中,远比股市更多的阳线,不断放大的成交量就表明了市场资金流向债市。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