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及时雨 > 2005年中国并购年会 > 正文
 

2005年中国并购年会现场实录(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 18:20 新浪财经

  2005年中国并购年会于2005年4月28日下午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全球并购的中国机会与价值”。新浪财经作为网络媒体支持,对该次盛会做了全程直播,以下为现场实录:

    主持人:现在我们大会就要进入到第二个环节,在这里我要把主席台交给英才杂志的总编宋立新女士。有请宋女士。

  宋立新:大家好,我是宋立新,是英才杂志的主编。在全球范围内,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并购不仅是历史的大趋势,也是中国经济的新问题。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和中国并购交易网主办的“十大并购事件”、“十大并购人物”评选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五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境内外业界关注的焦点。在过去的一年,正是由于以十大并购人物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精英们的努力,推动了中国并购的发展。在2004年,还有一位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令世人瞩目。他就是已故的原均瑶集团董事长,同时也是2003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之一的王均瑶先生。为了纪念王均瑶先生,组委会特别制作了一个短片,以表怀念。

  并购不能忽略健康,去年我们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的王巍先生不仅积极推动了我们的十大并购事件和十大并购人物的评选,还写了很多并购失败案件的文章。那么今天我们的组委会不仅特别拍摄了短片,还特别请来了,我们均瑶集团的副董事长,王均瑶先生的弟弟王均豪先生,我们请他上台说几句话。

  王均豪:很高兴今天参加这个并购年会。但是此时的心情也很沉重和欣慰。我想沉重的是今天站在这个台上的应该是我们的董事长王均瑶先生,欣慰的是在这个并购年会上,组委会和社会各界在均瑶离去之后给予了这么大的对他的肯定,我在这里想代表均瑶集团所有的员工对社会各界给予王均瑶先生本人以及均瑶集团的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想社会各界都很关心均瑶的发展,也不断的在问我们均瑶集团的过渡情况怎么样,大家知道11月份到现在已经半年多了,均瑶集团现在整个的过渡很平稳,我们还是围绕着原先董事会制定的战略,更加稳健的快速发展,所以我想我们均瑶的2000多名员工以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大家对整个均瑶发展的关心,谢谢。

  宋立新:我们现在再次以掌声祝愿均瑶集团会走得更好。下面我要介绍一位嘉宾,他是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的副会长徐耀华先生和我共同主持这个会议。下面我们就请徐先生为我们介绍一下2004年十大并购人物的评选情况。

  徐耀华: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感谢大家对2004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的关注和支持。今年的十大并购人物是由一个评选团评选出来的,而这个评选团主要有四部分人士构成:一是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的理事和全球并购中心的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二部分是金融界人士;第三部分人是并购界的业内人士;第四部分人是一些研究并购问题的博士研究生。由这四部分人组成的评审团,他们根据大家的推荐,进行了非常认真的评选工作。评选标准依据为,第一条并购的规模,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标准。第二条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交易方式的创新性。第三条是在行业的影响。第四条是社会的关注程度,主要是这四条标准。

  宋立新:徐会长,请您来宣读2004中国十大并购人物的获奖名单。

  杨元庆 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

  张新生 百联集团董事长

  周玉成 华源集团董事长

  黄光裕 国美电器董事长

  陈天桥 盛大网络董事长

  周明臣 原中粮集团董事长

  任建新 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

  孙赞平 中迈集团董事长

  汪延 新浪网CEO兼总裁

  何享健 美的集团董事长

  宋立新:祝贺这十位获奖者,通过刚才的短片,我们领略了十大人物的风采。希望今后能够涌现出更多的像十大并购人物这样的优秀企业家来共同推进中国并购市场的成熟与规范。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要进行第三部分的互动论坛。下面我把主席台让给并购公会的王巍会长。有请王巍先生。

  王巍:谢谢,大家已经辛苦了很长时间了。现在我们进入第三阶段的互动,我们希望这场互动是一个非常直率的交谈。下面我们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先生。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先生。中国银行证券有限公司副总裁汤世生先生。和君创业咨询集团公司总裁李肃先生。德勤合伙人徐志刚先生上台。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样的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并购中的企业价值”。我把目前定位的小型论坛定位为全球并购中中国企业的价值。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题目,我想大家都知道最近的并购非常热,那么当我们看到西方这样大规模的并购汹涌而来的时候,中国企业是如何来参与这样的过程,那么很多是通过行政的方式来重组资源配置,到底有多少中国企业在谈并购的时候是用市场的方式来进行并购重组的呢?我觉得现在大家还看不清楚,所以邀请各位从理论界和实践界给大家说一下原因。我们想全球并购中国一定要进入,但是到底怎么样进入?在全球并购当中中国企业是什么样的价值?中国企业的地位如何?去年我看到了联想和IBM的并购引起了传媒界的高度赞扬,但是只要走出国门,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联想收购IBM。所以我们现在对全球的并购是一厢情愿,是我们中国不得不面临压力接轨吗?再有一个层面就是到底中国企业在全球并购中能够实现什么样的价值?如何实现价值?如果能实现价值的话,中国政府和企业界应该做哪些准备?这些问题都是比较零乱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所以我想请每位嘉宾能做三分钟左右的个人对全球并购中中国企业的地位、价值和走向做一个解释,与我们共享,大家可以从各种角度来谈。我们首先请夏所长先谈一下。

  夏斌:在座都是并购专家,而我不是,我是一个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工作者。那么让我谈机会和价值,那么就是从微观层面或者是宏观层面的视角,另外就是我们走出去并购人家和人家走进来并购我们又是不同的视角,所以人家来并购我们,我们的价值在哪里,好象想来想去就是目前看是一个成本比较低,市场比较大,这是对于外面的人来说。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因为我们的技术优势很差,我们出去的价值在哪里,我想可能从产业链上下游的链条角度来说,我们可能要从财务的并购慢慢发展成为战略性的并购。就是微观企业要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不能简单的先并购人家一个品牌开拓一些销路。比如说海尔,海尔刚开始出去在美国注册一些企业,可能更多的还是利用当地的一些销路,最后慢慢的用技术发展自己。我们现在更多的出去可能比较难,当然可能更多的是买人家的品牌。现在从全球并购角度来说,他们更好的是看重中国的市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中国企业对于成本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也应该警醒了,因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劳动力在慢慢的流失。那么从企业角度也是一样,靠资金的发展,我们的空间还有多大。那么从宏观层面讲,我想并购的问题引起我们思考的是一个经济安全问题,具体情况不太了解,从媒体上看,我们联想收购人家PC机,而且听说就那么一点营销渠道,美国国会要审查。我们多少行业和产业人家已经占了中国很大的份额了,我们审了吗?我们怎么审的?好象这方面思考不多,这个是讲的制造行业。那么服务行业我们的银行上市,我们的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企业在海外上市,我们的中介服务都是海外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投行,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企业,但是这只中间我们有没有战略问题。我们银行中间有没有一些商业机密问题,这样全部让他们看合适不合适?要不要培养我们自己的服务行业,和他们一块走向世界,培养我们自己控股的一些投行公司或者是证券公司,或者是在座很优秀的律师事务所,我想这些提出问题不一定解答,但是都应该引起我们认真的思考。谢谢。

  王巍:谢谢夏所长,我想他提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是今天下午的发言可能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徐志刚,因为他的背景是德勤公司,他是属于全球的几大巨头之一,所以他的立场是全球化的立场。同时本人在中国很多的中介机构都担任过领导同志,那么您对并购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安全问题您怎么看?

  徐志刚:我想说一下德勤本身就是一个并购的产物。你们可以看到德勤的名称后面有一个小的一点,这个一点表示什么呢?我们全球的总裁告诉我们说后面表示着有很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德勤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了。就是通过并购联系在一起了,因此德勤才能活到今天。因此就是并购活动本身会增加一个企业的价值。那么对于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价值提升,我想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个当一个外国的投资者到中国市场来寻找一个并购对象的时候,他是不是在发现或者是提升某一个企业的市场价值呢?我想我们在很多的交易中发现这个交易完成的同时就是这个被收购对象的价值提升的过程。他变的更国际化了,具有更好的公司治理了,有更好的国际销售网络了,或者是引进了更好的管理。因此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有的时候虽然说是一个并购的对象,但是本身也是有一个主动的提升自己价值的过程。那么第二就是我可以看到很多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往外走的现象,我们也看到他是在发现外面的企业的价值。那么从我们德勤现在支持的一些交易来说,可能三年以前我们作为财务顾问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国际的跨国企业,这些跨国企业占了我们交易总额的80%到90%,那么现在也许大概占70%。也就是说有20%到30%我们是代表国内的企业在做这项工作。我们期待着在今后能达到50%对50%,我们既发现国内企业的价值,又帮助国内企业发展海外的价值,这样大家加入市场竞争,大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个就是有利于我们的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谢谢。

  夏斌:我完全从市场原则讲,有效的并购活动是提升价值的,说穿了就是多赚钱。我们从国家角度说我们一边要推动并购,但是我们要不要在有关行业的并购中间的国家安全问题。

  徐志刚:这方面我的研究不多,但是我想用刚才商务部的司长在听到前面有人说国家安全问题的时候,就马上说了一个有一个外商投资的指导目录,他认为在这个指导目录的指引下,外商并购不会带来国内经济方面安全的重大问题。我要补充一下的就是很多的并购案例有一个透明化的过程,如果是一个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的过程,不是私底下的交易,或者不是几个人说得算的交易,这样也会防止出现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因为有一些案例如果是有一个公开透明的话,就会防止一些事情的发生。

  王巍:是不是透明就能降低国家经济安全?是不是一旦透明了就会降低国家经济安全?我想把这个话题转给李肃,他在这方面的也是有很多的想法的。

  李肃:中国企业在全球并购中的价值问题应该说有四个层面。刚才夏所长讲了其中一个层面,就是外资进入的第三次浪潮现在实际上有他自身非常特殊的特征。因为中国的外资进入最初的浪潮是港台企业带有投机性的抓机会进入,第二轮是在90年代外商进入的大资本结构,在中国的产业竞争中其实已经占了非常重要的主导地位。最近中国在全球并购中的新趋势绝对不是产业资本,因为产业资本进入中国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了。他可以直接打市场就可以了,因为现在市场的进入已经越来越开放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趋势就是国外大资本的进入,高胜可以拿85亿美元来中国并购,所以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欢迎外资的进入,因为在资本的进入中,企业家感到的安全度比产业资本进来给安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目前国际金融资本现在看好中国市场,在研究中国最有价值的企业,而且对最好的公司蜂拥而来去争夺中国企业的投资权,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是中国企业到底怎么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怎么样利用这次中国经济的非常高涨的热潮,怎么样把资本市场打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对安全问题总体来讲不是鼓励的主要层面,总体来讲国外的产业资本进入你想挡住他进入并不是在并购领域里可以解决的,你要真不想让国外公司控制中国经济,那你可以让他产业资本少进来,现在的趋势是金融资本进入的非常快,然后对中国企业的提升起着积极作用。另外一个方面我认为中国企业最近我们看到的趋势是在并购领域里面从原来的国有企业的并购,正在转入民营企业的并购。然后民营企业在越来越多的承担起产业重组和整合的历史性任务。最近我和王巍在合作一单生意,国内一大批民营的石油企业从全面的战略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民营企业在下游领域已经占50%以上了,在整个储罐和配送体系里面也在逐渐上升,而且全部的温州资本也在涌入找油和找资源。这样他们300家企业在一起开会,要成立长城石油公司,把上下游的分散投资的石油产业整合起来,变成一个国内的大石油公司,而且进军中国的石油市场,打破目前国家的垄断。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中国产业整合的趋势越来越少的依靠国有企业了,目前国有企业的并购像天方夜谭一样,或者是国有和国有的并购已经并完了,国有和民营企业并购,民营企业都很害怕。这个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现象,随着并购的发展,那么最好的国内企业必定要研究怎么样去国际上重组,把国际上的能力和资源并企业,所以国外的投资银行来找中国的企业并购的时候,从来讲的战略性的设计都是要探讨带领中国领袖型的企业领袖全世界,所以从这点意义上讲,我认为中国企业在自身的整合上,在引入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在全球的大规模扩张上都可能是中国企业并购的趋势。这三大趋势构成了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并购重组的重大意义,谢谢大家。

  王巍:谢谢李肃。经历了去年宏观调控之后,中国的民营企业是不是像你描述这样在全面进行整合,我觉得好象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我的印象当中,高唱产业重组的绝大部分是国企,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靠本土经济构筑,这个是去年的一个现象状况。所以我想把这个话题转给魏新董事长,因为他是实业界的,那么从微型角度看,全球并购中,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家你是如何来加入全球并购的,还有你们是怎么制定战略的,请您谈一下。

  魏新:我从一个企业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我觉得实际上国际化并购是一个历史上存在的现象,只不过到中国来了,可能最近两年我们国内的几家企业走出去了,说并购实际上是全球化并购,我觉得从并购意义上来讲一个是外国企业来并购我们,第二是我们走出去并购人家。那么从并购的本质就是资源的整合,包括战略资源的整合。目的无非是让资源配置更有效。因为无非一是生产优势,像国外的资本为什么选择我们,因为我们的劳动力便宜。我们中国从发展中国家走到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我们70年代的时候在文化大革命,才刚刚安定团结,才刚刚开始抓经济和生活。当时这些资本都在南美,那就是因为他们的劳动力成本低,但是20多年后,随着他们经济的发展,他们的劳动资本高了。因为资本是追逐利益的,他就找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这个时间就来到了中国。因为中国的政局是稳定的,我们差一点就是语言和制度上。那么这样一种并购,其实无非就是生产要素的转移。那么到中国来,我们想看一看如果说这种资本转移是国际间的,刚才夏所长也说了,美国的国会对联想收购IBM的一个PC部门这么紧张,因为美国在考虑他们国家的意义。刚才我们讲这种转移从欧美国家把这种资本转移到阿根廷和巴西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大家看一下从巴西和阿根廷往中国转移,阿根廷和巴西的情景大家也都看到了。那么这样一个中国企业的价值可能就在并购中显现了,如果我们最后从银行、金融所有的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都到了外国资本手中,我们自己的企业没有核心技术,有一天我们的劳动力成本提高的时候,那个时候资本又要找别的地方了。到资本走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就像巴西和阿根廷这样呢?所以我觉得中国企业的价值就是在并购过程中,中国自己的企业要走出去。而且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除了技术之外还有其他的东西。我觉得我们中国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可能要有自己的竞争力,如果没有若干年之后资本转移了,中国的经济就会崩溃。所以说到并购的目的第一是为了资源再配置,为了使资源配置的效率最高。关键的是最后这个效率是给了谁了?是给了中国的企业了还是给了别人了。当然大家要消除一个误区,不要说这样的话我们都去做并购。我们要知道当时日本的企业去美国并购的时候也失败了。这个可能和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你想并购的目标的国家的政策、政治、法律法规一定都要清楚,第二就是你这个企业到底有多大能耐,你并购之后你要怎么管理。你连语言障碍都解决不了还怎么并购。所以我觉得并购是必经之路,但是要做这个事的时候还是要慎重。

  王巍:谈并购我们都谈并购的意义、价值伟大,问题是他提出了价值是属于谁的价值。最终结果是这个价值会体现在谁家,今天看了对中国企业有价值的,有可能20年后成为中国企业最大的风险。那么就呼应了夏所长最初的发言,就是并购是否是安全的。那么我们想从你个人的角度上如何看联想和IBM收购。

  魏新:我觉得联想做这个事情是很有创意的。当然联想和IBM毕竟不太一样。因为联想集团就是做微电子制造,相当于我们方正集团下面的方正公司,当然方正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和联想集团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我们都是在IT硬件的制造和销售的产业链低端,就是因为我们在本土的企业,在市场是一片沼泽地的时候我们有人脉关系有了销售渠道,可是我们是没有核心技术的。这个领域的核心技术在英特尔微软。因为你是一个产业链的低端。手机我们2002年的也是呼吁发改委给政策,我们知道手机国内的企业盈利都是几个亿的,因为手机我们也是没有核心技术的,早期是贴牌,后来是加工。所以我坚决不做这个东西。所以这种方式一个是走规模经济,我做大,我觉得联想就是走的这条路,因为他做得大所以采购成本下降了,销售优势也出来了。还有就是我们逐步的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像我们方正科技收购了珠海电子做高密度板,然后也准备接触一些芯片,当然这些东西可能核心技术还是在别人手里,但是这个东西已经比光卖电脑就好了。所以我希望联想可以通过整合发挥规模效益,因为他现在在和惠普戴尔拼规模效应。但是我个人觉得方正下面的所有企业是不会做的。如果我们去并购国外的企业,我们还是要去找新兴的,某种技术我认为会崛起的,代表着某种核心技术的,但是价值不会那么大去并购。

  王巍:谢谢魏先生的评价。我想中国过去的20年产生了很多伟大的企业,包括联想和TCL等等,我想这些都是中国企业的骄傲。但是有一个遗憾的就是在这些企业周边没有中国的中介机构,全是全球的中介机构来帮助中国保驾护航。那么中国机构在哪里,今天在座的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事情。那么我们请银河证券的汤世生先生谈一下。我想问一下汤总什么因素妨碍了银河证券的成长?

  汤世生:我回答这个问题就是跟在座的所有中介机构解答一个我们的困惑。上面的讲了经济安全的问题,讲了民族品牌的并购问题。我作为一个工匠在并购市场上做了几十年,我对现在提出了中国的并购浪潮兴起了我是比较悲观的。有两个根本的原因阻碍了我们这个业务的发展。第一个原因是文化层面的原因,所谓文化层面是中国过去的国有企业是我们整个经济的主力军,我们只习惯于行政的化转或者是行政的重组。在市场上的并购是微乎其微的。这个大家都清楚,从电信、电网、航空业,如果说2004年中国最大的并购案应该是中国电网业的划分,中国电信的市场划分,但是可悲的是我们在座的律师、会计师都没有资格参与,一纸红头文件代替了我们所有市场的价值发现。悲哀之二是中国的企业环境就是金融环境。我们的金融环境目前本土的企业并购是采取不太支持的方法。表现为我们对企业的融资环境是极为缺乏的。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有几百家ST公司,过去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他们融资之后手上有钱,有钱就被当地的政府化转了,或者是担保了,做了这些事情,都没有很好的交给像魏新总经理这样的人进行市场并购。这样就导致了我们资本市场的长期质量下降。所以金融环境还体现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对融资安排的方面,中国公司的融资安排,特别是在并购上面的融资安排是非常缺乏的,我们没有像国外的闪电配售,也没有像短期的融资债券的一系列工具,更没有商业银行对于民营企业进行合理性并购的贷款支持,所以银行的眼光仅局限于那些看得见得或者是一些我们现有的政策东西。这种结果必然会导致中国非常好的就静静的等待着被别人并购,这个后果是我们全国很优秀的并购咨询顾问公司,国外的跨国的并购顾问公司,以及中国100多家投资银行和大量的律师都没有活干。在并购市场上,我们中介机构参与的是微乎其微的。这个就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带来的。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并购的对中介机构劳动价值的承认。我和明确的告诉大家,中国有很多的顾问公司,有很多投资银行,有很多的律师、会计师。无论从现在的职业水平还是对中国本土的文化政策了解看在国际上都不会很差的,但是可悲的是我们每每都是擦肩而过,我们在家里也没有人请我们,他们不觉得我们是发现价值的,更不觉得我们是为本土的民族产业服务的。他可能会请一些与他们毫无关系的,多年从事顾问业务的人又回过头来把自己卖掉了。这个也是我们文化的悲观,所以我再次借助这个并购公会的讨论告诉大家,就是中国有很好的并购顾问公司、律师、投资银行、会计师,他们可以发现价值,能够做良好的企业组合,如果说有好的金融环境的支持,有对中国民营企业同等的金融政策方面的安排,中国的企业在国内并购的浪潮势必会到来。再者中国的企业向海外的并购,我想我也不是乐观的。因为对海外的并购我们目前比较成功的就是受制于我国某些资源上的影响,可能有一些企业在海外收购,而这些收购的资源、效率、成本和未来战略的紧密度到底怎么样要经过国内的投资银行和专家做评估我想只会对大家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综上所述,我对中国并购市场的高速到来,对于国有企业用目前的划拨方式代替市场并购的手段,对市场给予并购不予支持的资本市场,我觉得还是要通过大家来做更多的更漫长的工作,我相信我们这个会只要开下去,我想会改变他。

  王巍:我们听了汤总的介绍似乎有一点悲壮的声音。我们现在把话筒转到观众席,看看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台上的嘉宾交流。

  问:我是来自于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今天参加这个并购会议我非常高兴。我们这家公司正在进行战略调整和资产重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正在挑选中介机构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帮助我们发现并且实现我们企业资产的价值。非常荣幸在座的6位嘉宾中有3位我们都有过沟通,那么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寻找中介合作伙伴过程中,作为我们企业是寻找本土的中介机构还是寻找像德勤这样的国际机构,我想请各位给我做一下介绍。

  王巍:请汤总和徐总来回答一下。

  汤世生:我首先要问你这个企业的并购以后是做什么?如果说企业的并购是为了扩大市场,或者是在占有资源,那么你应该找一个对中国的市场平台构造比较了解的,这个包括三个方面具体的了解。一个是对于建设市场平台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还有一个对于各地方的建立市场平台或者是收购市场平台的战略公关能力,以及在财务上的安排。你找一个很熟悉中国市场的。还有就是我们即使做这个事情或者是找某一个国内的公司也是一个伙伴,说不定我在给你做并购的计划,或者是德勤给你做一个调查,这是一个队伍。所以你请中介的目的就成功了一半,至于请谁有两个建议,第一是找熟悉国内环境的,第二是找熟悉国外的商业模式最优化的。你太土气的没有办法实行管理模式的最优化。

  徐志刚:我想从德勤来说,非常希望为国内的国有企业重组奉献自己的专业服务能力。另外我们希望提供我们擅长的服务,比如说我们过去为某些国有企业做过某些方面的服务,我们有这方面的经验,也许在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没有汤总那么有经验,所以我建议就是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表示我们的服务能力,然后你做一个选择,看看我们行不行。很多人就说挑中介结构的时候是挑名字,我建议就是要挑团队,挑谁来组建一个团队来给你服务。

  王巍:我想请和君创业的李肃对两位做一个评分。

  李肃:我应该评我。应该这么讲,我认为收购兼并我做了20年,从第一单开始做嘉凌这个企业。我观察中国的收购兼并是三种人在做。一类是像我们银河这样的证券公司,他在长时间的收购运作上市过程中积累了很多重组的经验。但是很多国内的证券公司出现的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证券公司长期习惯的拉公司做政策性得运作,所以导致整个重组的深层次运作稍微差一些,但是他的并购关系比国外广得多。另外我们在并购重组当中经常跟国外的公司打交道,那么在全球视野里面找规范化的技术绝对是找国外的公司,如果在全球范围内找投资者一定要找国外的银行。但是一些国内企业的本土化问题,总体来讲国内的中介组织会比国际好得多。因为国际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形成的模式,他真正的过程要有很长的本土化过程。所以客观一点讲,一个公司如果是在全球范围内并购要请两家,一家是国内的,一家是国际的。

  王巍:企业就像一个小学生,而中介公司可能是有初中生、有高中生,但是很多企业自己选财务顾问很可能是水平不是很高的,因为可以玩到一起去。因为没有人承认自己不如别人,所以我建议你先找财务顾问。

  问:我曾经在国内券商工作了9年,我的问题就是现在国内的券商或者是中介机构可能还是小学生、初中生,那么以后我们国内的券商还有没有成为大学生的问题?因为今天的主题是全球并购中国企业的机会和价值。我认为绝大部分的并购和操作思路都是由中介机构完成的,所以我感觉就是怎么样让中国的中介机构有这种全球并购的水平?

  汤世生:我认为国内的券商和咨询投资顾问公司至少是本科毕业了,不应该是中学生了。再一个我始终关心的是你是代表国外的买家还是国内的卖家。如果代表国内的卖家或者是买家做一个很好的并购价值分析或者是发现,做一个整合就是国内的投资咨询顾问公司我想他们会做得更切合实际一些。但是如果你要找一个国外的买家,那你当然就要找国外的会计师、律师和券商。实话跟大家说,包括现在中国最大的合资投资银行,在国外没有买家的主体。投资银行的价值在于身边有一大批有钱的买家。而我们中国的投资银行在国外身边几乎都没有买家。所以对你价值的评估一定要找国内的,这样会对你评估好一些。

  问:我发现在做医药行业并购的时候发现因为医药行业是一个很复杂的行业,因此在2005年很多专家认为医药并购的黄金年,那么很多买家可能对医药并购看不清楚就会丧失很多的良机,所以现在怎么样才能把机会展现给国外的投资者?

  汤世生:现在中国的医药行业在一个升级的阶段,有一些医药行业是不值多少钱的。因为有一些资源的淘汰,有的药号和同类产品的替代。所以我想好的医药行业和药厂是值钱的,国内的医药行业上市的有100多家,有一个合并同类项的问题,所以谁给做了融资安排,我们现有的制度对医药行业和对上市公司的金融支持确实太少。所以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有一些自然淘汰要忍受,第二是国内的买家还太少。

  问:现在看来影响中国并购的最大瓶颈就是中国并购中介机构的能力不能获得认可,那么我想问一下德勤的老总你认为德勤是属于什么样的企业?第二中国企业有没有可能发展为世界企业?第三德勤对可能发展为世界企业的中国企业的态度?

  徐志刚:德勤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是在全世界150个国家或者是地区里面有一批合伙人组成的单独的企业的联合体。然后他作为一个德勤国际的会员或者是加盟机构,因此我们在每个国家都是一个本土的团队,因此在这个团队里面我们也在不断发展我们本土的专家。因此不管说是在国有企业也好,在中国的并购发展当中,我们训练出的专家里都是本土的市场专业人员的培训过程。那么中国的企业能够走向世界,能够更好的全球化,刚才汤总说了,需要培养本地的企业家的团队,同时也需要培养中介机构的团队,德勤是希望成为一个具有本土化的专业团队。

  问:我想问一下方正的魏新总经理,大家都说并购的成功不管不是在他的交易,而是在于并购后的场合。尤其是在跨国并购中面临着很多整合的困难。那么联想收购IBM的PC部我不知道是一个机会还是一个负担?

  魏新:我从一个学者的角度看这个事情,这么讲我觉得做这种并购一个是企业的基础、条件和文化能不能有这样的管理队伍。还有两个企业之间的文化认同。我没有办法说他们最后怎么样,但是我觉得目前来讲从IBM的PC部门团队来看,他们已经对联想的并购认同了。另外我也觉得杨元庆他们也很努力,但是你说今后到底怎么样,还要看情况。

  问:我想问一下夏斌所长,您刚才说了中国金融业在对外开放的时候要注意风险和国家安全的问题,那么一方面国内的券商也要向国外的金融机构学一些管理和产品。那么在这个方面您觉得在和国内的券商合作的时候该注意哪些问题?

  夏斌:我说的经济安全问题也不是仅仅指中介机构都让中方做。我们并购的跨国公司进来,是不是我们就毫不限制,这个有没有安全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民族产业要不要在一定的阶段设一个保护的问题。第二涉及的就是我们在中介机构做中国大企业涉及国家其他战略性安排的企业中间,有没有安全问题。有没有信心向社会公开的问题,找谁做,怎么保证。我也听说法国在做一些有关活动,你要找外国的,不需要找中国的。那么我们的制度需要不需要有这些考虑和安排,我是这么考虑的。

  王巍:下面我想请夏所长做一个总结。

  夏斌:我总结一下台上嘉宾的想法。第一并购是大势所趋和国家经济发展一样必然要有并购。第二民营经济并购的活跃就像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崛起和活跃是一样的。第三并购产生效率,并购提高生产率,这个不用多说。第四中国的企业要抓住并购的机会,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要清醒的看到我们的优势有,但是给我们优势的时间并不多,越南、印度的经济在起来。第五并购中间有没有经济安全的问题,有责任是好事,起码在经济学界讨论拉美化问题同时,我们在并购活动讨论初期能够讨论安全问题,我想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绝对没有任何坏处。第六我们要呼吁政府要培养、扶植并购中的中国的中介机构,会计、律师、投行等等,当然还有评估公司和财务公司。我们要创建、制定促进并购活动的融资制度。就这六条,谢谢大家。

  王巍:感谢夏所长,也感谢在位的各位嘉宾。谢谢大家。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